小儿推拿有几种方法

小儿推拿有几种方法,第1张

小儿推拿有几种手法 推法

推拿在小儿推拿的临床实践中应用广泛。有四种方法:直接法、分离法、组合法和旋转法。

1。直接扣除:

医生将拇指桡侧缘或中、中指表面贴在治疗部,向一个方向直线推压。动作要轻快、连续,要像扫把一样刷过去,这样推后皮肤才不红。手法频率约为每分钟250~300次。推的时候一定要走直线,不要斜着走,以免动了招麻烦。常用于按摩特定穴位的“线状穴位”和“五经”。

功效:清热解表,止泻通便,除烦安神。

主治:外感发热、腹泻、便秘、焦虑易怒。

2。扣款方式:

使用此法时,双手用力要均匀、柔和、和谐。一般推20~30次。常用于额、胸、腹、背、腕、掌。

功效:分气血,调和阴阳。

主治:发热、咳嗽、腹胀、便秘等。

3。组合方式:

与单独扣除法相比,合并扣除法又叫合法和谐。要求动作与扣法相同,但推的方向相反。同样的零件扣除方法也适用。

功效:调和阴阳,调理气血。

主治:发热、腹胀、便秘等。在临床上,合推法常与分推法配合使用,合推法起着补充作用。

4。旋转方式:

医生将拇指肋面轻轻贴在穴位上进行治疗,顺时针方向做圆周运动。按摩只是在皮肤表面旋转推动拇指,一般不会带动皮下组织。手法频率为每分钟150~200次。主要用于“五经”穴位。

功效:健脾养胃,补肺益肾。

主治:脾胃虚弱、消化不良、肺虚咳嗽等。

### 运法

运动就是运动,在治疗部位以弧形或环形推进叫运动。也有人称之为交通方式。它是一种演绎法。也是小儿推拿常用的方法之一。

医生将拇指的肋面或中指的肋面贴在治疗点上,从这个点向另一个点做弧形推压。或者围绕穴位做圆周推。

操作上,宜轻不宜重。它只是皮肤表面的摩擦,并不带动皮下组织。第二,宜慢不宜急,频率每分钟80~100次左右。

适用于弧形穴位或圆形穴位。

功效:清热除烦,宽胸理气。

适应症:发热、胸闷、呕吐等。

移动法和旋转法的异同:

1。相似之处:都是在体表循环推动,不带动皮下组织。

2。异同:

运动方式:运动幅度较大,频率较慢,每分钟80-100次左右。

旋推法:动作幅度小,频率快,每分钟160-200次左右。

### 捏法

用拇指和其他手指在治疗部位对称地挤压、扭转,称为揉捏。

如果是通过揉捏的方式涂抹在脊椎上,那就叫捏脊。这种方法也叫“揉法”,因为它治疗儿童“营养不良”的效果很好,有神奇的效果。下面介绍捏脊的两种操作方法。

1。医生的双手呈拳头状,食指中段的背面紧紧贴在患者脊柱两侧。拇指伸直,置于前方,对准食指中段桡掌面。然后,皮肤被捏,轻轻挤压和扭曲。双手交替,慢慢向前移动。

2。医生手腕下垂,拇指伸直,手指朝前,与食、中指的指面相对;将拇指掌分别贴在患者脊柱两侧。相对用力捏中指和拇指之间的皮肤,轻轻挤压扭动,双手交替慢慢向前。

捏脊(堆积)一般从龟尾穴开始,沿脊柱两侧至大椎穴结束,一般连续操作5~6次。结合病情,捏、三提、一提常用于需要加强手动刺激的患儿;也就是做一次捏脊。从第二次开始,每次向前捏三下,双手同时在同一平面上用力向上拉。或提肾俞穴、脾俞穴、舒菲等重要穴位。提拉皮肤时,常听到清脆的“咔嚓、咔嚓”声,这是正常的筋膜剥离声。

另外,在揉捏的应用上,要以拇指尖的手掌面为发力点,而不是简单的以拇指尖为发力点,不要扭曲皮肤。捏皮捏得太多,会动作迟缓,难以前进,捏得太少,容易滑落。用力太多很痛苦,用力太少不容易生气。

功效:调理阴阳,疏通经络,健脾胃,促进气血循环,改善脏腑功能,增强机体抗病能力。

适应症:小儿疳积、消化不良、佝偻病、腹泻等症。

这种方法常用于儿童保健,刺激食欲,增强体质。

捏脊不仅用于小儿推拿,也适用于成人失眠、神经衰弱、慢性胃肠功能障碍等体弱患者。

12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569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2-06
下一篇2022-12-06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