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时间看到一个视频:一个小男孩连续抬起脚,踢了自己的妈妈五下。随着吼声,他非常兴奋。
大多数人看了这个视频,都在讨论这个妈妈教育失败。没错,这种问题经常习惯!
以下10种宠溺孩子的形式比较典型。仔细看看,看看你是否也有这些行为。有些应该赶紧改。
1。特殊待遇
孩子在家庭中地位优越,处处受到特殊照顾,比如“一个人吃饭”。好的食物放在他面前,供他独自享用;做“独生子女”意味着爷爷奶奶不用过生日,孩子过生日还要买大蛋糕送礼物...这样的孩子觉得自己很特别,习惯了高人一等,所以必然会变得自私,没有同情心,不在乎别人。
2。过度关注
家人一直照顾他,陪伴他。过年的时候,亲戚朋友来了,往往会谈笑风生。有时,大人们围着他坐成一圈,欢迎孩子们一次次表演节目,掌声不断。这样的孩子自以为是中心,确实成了“小太阳”。家里人都要围着他转,一天到晚不得安宁,注意力极度分散。“人来疯”特别严重,连客人都来了,说不出话来。
3、容易满足
孩子要什么就给什么。有些家长给孩子和小学生很多零花钱,让孩子更容易满足自己。这种孩子必然会养成不珍惜物品,注重物质享受,浪费金钱,不为他人着想的坏性格,没有耐心和吃苦精神。
4。生活是懒惰的
让孩子不规律的吃、住、玩、学,想做什么就做什么,睡懒觉,不吃饭,白天闲逛,晚上看电视到深夜等等。这样的孩子长大后缺乏上进心和好奇心,得过且过,做事虎头蛇尾,有始有终。
5。祈求恳求
比如我一边哄,一边求孩子吃饭睡觉,答应给孩子讲3个故事才吃完饭。孩子的心理是,你越求他,他越会忸怩。不仅不能明辨是非,培养不出责任感和大度的品格,教育的威信也丧失殆尽。
6。取代
我曾经问过一些妈妈会不会不让孩子工作,甚至有人说:“我不忍心让孩子工作到我痛苦的时候?”还有人说:“叫一个‘小东西’做事情,比较麻烦。不如我帮他做。”所以三四岁的孩子还是要吃饭穿衣,五六岁的孩子还是什么家务都不做,也不知道劳动的乐趣和帮父母减轻负担的责任。如果这种安排继续下去,他们将不可避免地失去一个勤劳、善良、富有同情心、有能力和上进的孩子。这绝不是耸人听闻。
7。大惊小怪
“初生牛犊不怕虎”。孩子们不怕水,不怕黑,不怕摔跤,不怕生病。摔跤之后,我经常会悄悄起来继续玩。后来为什么有的孩子因为胆小而哭?往往是父母和爷爷奶奶造成的。当孩子生病时,他会惊慌失措。溺爱的最终结果是孩子不会让父母离开。这些孩子被认为是懦夫。
8。剥夺独立性
仰面行走;我害怕在嘴里融化,又害怕吐出来就飞走。这样的孩子会变得胆小无能,失去自信,产生依赖心理,往往成为“看门的老虎”,在家欺软怕硬,在外畏首畏尾,造成严重的性格缺陷。
9。怕哭
因为从小迁就孩子,孩子一出事就用哭、睡、不吃来威胁父母。溺爱的父母不得不哄骗、屈服、顺从和迁就。怕孩子哭的父母是不称职的父母;责骂父母的孩子会成为无情的叛逆者,在性格中播下自私、无情、任性、缺乏自制力的种子。
10。亲自辩护
有时候父亲带孩子,母亲保护:“别太严厉了,他还小。”有的家长教育孩子,奶奶会站出来说话:“不能要求太多,他长大了自然会好的;你年轻的时候,远不如他!”
这样的孩子当然教不出来!因为他没有是非观念,总是一把“伞”一个“庇护”,后果不仅扭曲了孩子的性格,有时还会造成家庭不和。
父母能庇护孩子一段时间,就不能庇护孩子一辈子。孩子和家长在这个问题上要摆正位置,调整心态。给孩子一个断奶的机会。
另一方面,家长要明确自己的角色和身份,要对孩子有信心,要让孩子参与生活锻炼和社会竞争。
怎样才能不宠坏孩子?总结以下几点,希望所有的孩子都不要被惯坏了才能长大:
请不要说这些话。“撞桌子,谁叫它伤害我们的宝宝”“这么小的孩子懂什么”“没事,拿一个吃了吧”。长辈说这些话,真的让人觉得不需要解释!父母应该让孩子知道,他们想要的东西是有代价的,而不是他们可以得到他们想要的东西。
…孩子应该自立。负责你自己的事情。父母不能代替孩子思考问题。他们应该要求孩子独立思考,尊重孩子的意见,让孩子独立思考,有自己的主见,从而为孩子未来的成功奠定基础。
学会坚持。其实要让孩子把吃苦融入到日常生活中,需要家长抓住每一点,不要在每一件小事上让步。当孩子很难完成一件手工作品的时候;当孩子跳绳到筋疲力尽的最后一刻。
这个时候,孩子需要父母和家庭的鼓励、诱导和鼓励。要求孩子坚持做自己正在做的事情,要求孩子坚持与困难作斗争。其实苦难的精神就来自这最后的咬牙切齿。
所以,孩子习惯不了。他们越习惯,就越习惯。如果你爱孩子,请让他们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