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几天前,孙淦先生和几个好朋友见面聊天。其中一位感慨地说:现在的孩子,很难管。
我幽默地调侃,你耐力这么好,谁会惹你生气呢。他说上周末和老同学去看电影,老同学说害怕出门,坐在过道上离开。没想到,后排的家长和孩子都无言以对。
从电影放映开始,孩子们安静地坐了一会儿,开始跑来跑去,制造噪音,蹦蹦跳跳...感觉电影院是他们的家。
母亲听到孩子的吵闹声,马上一脸诚恳地训斥孩子,讲了一大堆理由,包括不要乱跑,要尊重别人,不要影响别人,做错了要说对不起...然后她带着孩子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结果在电影结束前五分钟,小男孩又开始吵闹,拿起一大桶爆米花,泼在朋友头上。而且,他张开嘴,伸出舌头,好像在向朋友们示威。可能是男孩太吵了,周围的人一脸嫌弃。迫于压力,母亲要求孩子再次向大家道歉。
孩子翻了个白眼,非常不满地回应道:“对不起。”然后母亲拉着孩子的手,头也不回地走了出去。这时,朋友突然叫住了他们,用温柔的语气让对方一起收拾爆米花。
男生立刻哭着大闹:“我已经道歉了,你还要什么?”母亲见孩子哭了,便黑着脸大声训斥道:“孩子天生调皮好动。你都这么大人了,怎么还跟小孩子一般见识?你真没素质。”
从头到尾,母子俩看着朋友收拾,没有一个人来帮忙。一个朋友好心提醒对方注意公共场所的卫生和礼仪,到头来却成了对方眼中没素质的人,前提是这个朋友还是受害者。
看来这位家长很懂得教育孩子,在孩子做错事之后,要求说对不起,指出错误。但是这种教育完全没有效果。
因为它缺少了一个至关重要的环节:教会孩子对自己的行为负责,否则他们会认为“道歉是一种耻辱”。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种思维定势,错都是别人的。无论犯了什么样的错误都不承认,只负责清白!
02,笋干先生不禁想起金星秀的另一个故事:
一个小男孩因为嘴馋,向路人乞讨鸡排失败。他妈妈看到孩子哭个不停,反而把错误归咎于别人:“连一个鸡排都不给,太小气了。女生穿成这样看起来就不严肃了……”
地铁进站的时候,男生使劲推了女生一下。还好路人把她拉了回来。女孩当场哭了,当时男孩的妈妈不仅没有训斥孩子,也没有道歉。相反,她把他塞进地铁,然后离开了。
这孩子的行为让人毛骨悚然。也许在很多家长眼里,孩子的无理取闹只是不懂事,应该被包容。但正是这种宽容,最终可能导致伤害他人生命这种令人毛骨悚然的行为。
更何况大人不教,他永远也不会懂;孩子再小,总会长大。一个没文化,自私自利的孩子,脱离父母的庇护,谁能容忍他的厚颜无耻?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如果一个孩子在现实生活中确认他的不听话没有造成任何不愉快的后果,那么他就会逐渐习惯于调皮、任性、捣乱、不听话,然后习以为常。
当孩子犯下这些错误的时候,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包容,宠溺,原谅,但社会规则不会。以后,我们会严惩他们,让他们痛不欲生,痛哭流涕,后悔不已。
当孩子犯了错,伤害了人,父母管教的重点应该是让他意识到这样做会造成什么严重的后果。更重要的是,他必须为这件事的后果负责。
03。谁做错了都要道歉,绝不是三心二意的敷衍了事。所以,教孩子如何道歉迫在眉睫。只有这样,孩子才能在未来以完美的态度和习惯面对社会和生活。
①记住道歉不是羞耻,而是真诚和真心的表现。如果错不是孩子的,就不要道歉讲和。同时,教会孩子区分深深的抱歉和不得不道歉的区别。有些事可以后悔,但没必要道歉。
②让孩子学会正确的道歉语言:做错了就要承认,妨碍了别人。如果我很抱歉,请原谅我;别人道歉没关系;如果你伤害了某人,要小心;很抱歉打扰你,很抱歉给你带来了麻烦,很抱歉。
③该道歉的时候,马上道歉。越是拖延,越是难以启齿,有时候甚至会后悔。当面道歉,孩子要立即停下手里的事,立正,看着对方脚前的地面,鞠躬30,以示忠诚。
④有时候不能说的,可以用语言传达。写在纸上的话比嘴里说的话更有分量。孩子可以给对方写道歉信,表达由衷的歉意。当然,如果两个人有共同的朋友,也可以向第三者转达歉意,但这是最下策。
⑤送个小礼物,一束花,夸夸对方的大心脏,是补偿对方的好办法,可以表示悔意。如果是无法挽回的情况,比如伤害了其他孩子,正确的做法是让孩子互相帮助,学会如何处理善后。
⑥道歉是孩子犯错的开始,要承担后果,付出代价。这不仅是为了得到别人的原谅,也是为了从小培养责任感。这对孩子加强自律,谨言慎行,以后顺利融入社会生活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⑦绝对不允许孩子做错了事,家长却说“对不起”。孩子一旦能发自内心地表达歉意,说明孩子学会了如何补救自己的过错,对自己的行为负责,照顾他人的感受,这样的孩子更受欢迎。
以后希望父母也能这样。因为每个孩子都是父母的缩影,当父母默许孩子的错误时,其实是父母忽略了孩子的教养。明智的做法是及时审视自己的言行是否不当。
不用打骂,也不用过多讲道理。好的家教是对孩子最好的教育。为错误买单,越快越好!否则,如果我们不自学,这个世界会用更残酷的手段教我们的孩子懂事。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