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表现好。作为父母,应该给一点奖励,那么如何正确的表扬呢?夸孩子需要讲究技巧吗?
“做得好有什么好表扬的?我来告诉你哪里做得不好,好让你下次做得更好!”
小时候,我们只有在渴望赞美的时候,才能听着这样的话长大。
长大后,我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得到理解和鼓励,所以我们疯狂地赞美他们:
1岁半的孩子把棍子插进洞里——“你真棒!我知道你是最聪明的!”
2岁的孩子随便画了几笔——“你是天才!我长大了肯定能当艺术家!”
“你一下子画了一个人,我们家就归你最聪明了!”
“我吃的比邻居鲍晓还多,牛逼!”
甚至“我拉了这么大一坨屎,太神奇了!”
孩子沐浴在“你真棒!你最好!你是第一!”在光晕里。
心理医生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真的是伤透了心。他们认为完全不表扬他们是不可能的,但是这么大的变化也可能会产生问题,所以他们做了一系列实验来验证这些担忧:
斯坦福实验
在第一轮中,研究人员要求所有的孩子做一个简单的智力测验。每个孩子都可以出色地完成任务,但不同的是,研究人员将孩子随机分为两组。一个小组夸口说,“你在解谜方面很有天赋,你很聪明。”另一组表扬努力:“你刚才一定很努力,所以做得很好。”
第二轮,有两种测试供孩子选择。第一组比较难,但是可以学到知识。第二组和第一轮一样简单。猜猜孩子们会选择什么?在第一轮被表扬努力的孩子中,90%的人选择了更困难的任务。大多数被表扬聪明的孩子选择了简单的任务。
为什么会这样?研究人员认为:“当我们称赞孩子聪明时,我们是在告诉他们不要为了保持聪明而冒险犯错。”
接下来是第三轮测试,这一次,所有的孩子都参加同一个测试,这个测试难度很大。结果孩子都不及格。但是对于失败,两组孩子的反应完全不同。那些之前被表扬努力的孩子,在测试中非常投入,想尽各种办法解决难题。几个孩子告诉我,‘这是我最喜欢的测试。’而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认为自己失败是因为不够聪明。他们在考试中总是很紧张,抓耳挠腮,不会做题时会感到沮丧。
上一轮测试,这次题目和第一轮一样简单。那些因努力而受到表扬的孩子在这次测试中的分数比第一次高出了30%左右。而那些被夸聪明的孩子,成绩比第一次下降了20%左右。
所以实验结果告诉我们:鼓励,也就是表扬孩子的努力,会让孩子有一种掌控自己的感觉。孩子会认为成功掌握在自己手中。相反,表扬,即赞美孩子的聪明,意味着告诉他们成功不在他们的掌控之中。这样,当他们面对失败时,往往是束手无策的。
在接下来对孩子的跟踪采访中,研究人员还发现,那些认为天赋是成功关键的孩子不自觉地低估了努力的重要性。这些孩子会这样推理:我很聪明,所以不用那么努力学习。他们甚至认为努力是愚蠢的,这意味着向所有人承认自己不够聪明。
这个实验重复了很多次。无论是什么样的家庭背景的孩子,都无法忍受被夸聪明后的失败感。男生都一样,尤其是成绩好的女生,最吃亏。就算是学龄前的孩子也一样,这样的表扬会伤害到他们。
现在反思一下我们每天对孩子的赞美。你是不是随口说一句“你真棒!”“你真聪明!”“你是第一!”?大多数情况下是对天赋的褒奖,而不是对努力的褒奖!
我们已经知道表扬孩子会对孩子造成伤害,那么家长应该怎么做呢?
区分鼓励和表扬
如何鼓励?
答案就两个字:“和谐”。以上所有的“赞”,家长其实都是站在自己的角度看孩子,所以各种评价、要求、控制都来了。但是,如果我们试图在情感上与我们的孩子联系起来,我们说的话就会立即不同。
我们大脑的各个区域都有镜像神经元,可以把一个人的感受和旁观者的心理状态联系起来。这样,当我们感受到对方的情绪时,就会不自觉地产生同样的情绪状态。
为了鼓励,我们可以:
1。仔细观察孩子的行为,产生情感联系;
2。尊重地描述孩子的行为,不要看结果,要看过程,达到情感的和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