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是怎么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将他变成了一个“废人”?

你是怎么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将他变成了一个“废人”?,第1张

你是怎么样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将他变成了一个“废人”?

父母在童年为孩子承载了一切,他们渴望他/她在未来承载这个世界。

01。开学了。许多父母认为,如果他们把孩子安全送到学校,一切都会好的。众所周知,很多孩子已经丧失了生活能力……

开学第一天,宁波某小学出现了这样一则新闻:一半的孩子在吃虾的时候傻眼了。有的拿起来闻闻,有的拿起来舔舔,然后忍痛割爱,希望“小虾”叹息。

老师问为什么:“原来你不会剥虾啊!”

这样的消息一出,其实大家都已经习以为常了,因为每年开学前后,这样的消息都会像雨后春笋般冒出来。

很多老师早就习惯了。

对于一半不会剥虾的孩子,学校校长表示“已经很满意这个结果了”。他转学的时候,“几乎所有的孩子都不会吃虾,会剥虾的孩子也就个位数左右”。

孩子不会剥虾,不会系鞋带,自理能力差。有什么问题?

很多人的评论一致指向:被父母利用。

但是为什么一边是这种新闻,一边又是这种新闻,还是铺天盖地?

02、成长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

很重要的一点,可能是父母认为“孩子长大了,这些鸡毛蒜皮的事自然就来了”。

至少神童魏永康的母亲是这样认为的。

神童有多好,可以概括为:

两岁掌握1000多个汉字;

四岁读完初中;

八岁进重点高中;

13岁考入湘潭大学物理系;

17岁考入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获得硕士和博士学位。

这样的学习成绩是很惊人的,但是这个神童仅仅因为自理能力差就被学校劝阻了,连个研究生学位都没有拿到。

和很多家长一样,魏永康的妈妈认为只要孩子成绩好,其他的都是草;只有专心读书,才能有好的前途。除了学习,魏永康不允许干预家里的任何事情。

每天早上,他妈妈甚至会给他挤牙膏,然后给他洗衣服,上菜,洗澡,洗脸。甚至为了不让他边吃饭边看书,他上高中的时候,他妈妈都是自己喂他吃的。

可以说,从小学到大学,魏永康的生活都是由她母亲安排的。至于儿子自理能力差,她说“别人那么聪明,学得很快”。

魏永康被退学后,一则新闻报道有力地证明了他母亲的错误想法:

父母像大熊猫一样抚养孩子。为什么他们不能理解“今天还有谁会照顾谁一辈子?那是多么沉重的负担啊。所以你得自力更生。”

后来,魏永康的母亲终于意识到,她对自己给孩子造成的伤害深感后悔。

中国父母应该引以为戒。父母不可能陪孩子一辈子。一个脱离父母的无能的孩子,会过着悲惨的生活。

我曾经看过一则新闻,23岁的男孩索阳在家里饿死了。

这家伙没有心理疾病,只是因为家里人太宠他,让他变懒了。由于懒惰,他饿死了。

可以养尊处优到什么程度?

他8岁的时候,出门都是父母挑着担子,从来不走路;

作为一个农民,他的父母从来不让他干农活。“去玩吧,别累着了……”

能懒到饿死?

父母去世后,他卖掉了家里所有值钱的东西;

后来天气太热,就和表哥一起在施工队干活。我在酒店做服务员的时候,让别人给我服务。我给他吃的时候,他要别人直接喂到他嘴里。

最后回村挨家挨户乞讨,吃饱了就睡觉,实在饿了再出来乞讨;

衣服从来不洗,脏了就扔,换另一件。从不做饭。连上厕所都是在家里挖个洞解决的……

托尔斯泰说,“如果一个人知道如何工作,如何去爱,那么他就会拥有美好的人生。”反之亦然,达拉斯到礼堂

教会孩子如何工作,如何去爱。家长不能越位,也不能错过机会。因为从穿衣刷牙,到洗碗洗衣服,人都需要在照顾自己的过程中慢慢学习各种技能。

父母代入的结果是,孩子失去了生活的能力和对生活的兴趣,更重要的是,失去了任何思考的能力。

卢梭说,童年没有养成思考的习惯,会让他一辈子都没有思考的能力。

不说了——反正孩子长大了会穿衣吃饭。记住,成长不会在一夜之间发生。

03。真正的充实是培养孩子独立的人格

关于孩子自理能力差的新闻层出不穷的另一个原因是很多家长误读了“孩子应该有钱”。

他们认为穷人家的孩子早就是家里的主人了。当父母让孩子学会照顾自己,做家务的时候,无形中暴露了孩子的贫穷和缺点。

所以,一定要按照小王子小公主的标准来宠孩子。伸手拿衣服,张嘴吃饭,手指保持干净,这些都让他们有了“高贵”的气质。

对于独立的孩子,他们不是敬畏,而是同情。

比如前两天朋友圈里的“8岁重庆男孩独自吃火锅”。男生明明吃火锅吃得很开心很“独立”,吃火锅却被认为很惨很“孤独”。

8岁重庆男孩吃火锅的视频

显然,这些家长并不知道,其实,孩子真正的充实是培养孩子的人格独立。

说到家庭财富,很少有人能像李嘉诚那样富有,但李嘉诚对孩子的教育从来不是让他们享受所有的荣华富贵,所以他们应该是“富二代”。

他从小就教育孩子要自力更生。

现在孩子上学,家长都是开车送,连书包都是给孩子背的。

然而在李嘉诚,很少用私家车送孩子上学,让孩子自己坐电车和公交车,更不用说背书包了。

现在,孩子们回到家,什么都不用做。最大的劳动就是用手指滑动手机,打开电视遥控器。

而李嘉诚却让自己的两个孩子从小就在高尔夫球场上做杂工、服务员、球童。

有远见比有资产更重要,有独立能力比有知识更重要。

独立的人格,竞争的基础。中国父母一味溺爱孩子,什么都为孩子做,其实是给孩子的未来埋下了定时炸弹。

美国一位儿童心理健康专家说,“童年非常快乐的人,成年后往往不快乐”。

父母在孩子小的时候为孩子扛着一切。他们怎么能指望他在未来承载世界?

04。温室里的花很难风化

有人形容现在的孩子,在父母的呵护下长大,就像温室里的花朵,再也经不起一点打击。

根据卫生部的数据,自杀在我国死亡原因中排名第五,而15岁至35岁的年轻人是自杀的主要群体。

连作家余华都说“中国年轻一代中,优秀的人多,能扛东西的人少!”

于是,优秀的大学生意见不合就自杀,心情过于烦躁就自杀的悲剧新闻在网上比比皆是。

很多家长不理解孩子的自杀。“你太脆弱了,孩子。你很容易抑郁自杀。如果像我们那时候的生活,你早就死了几十次了。”

矛盾最复杂的综合体,没错,就是中国父母,他们认为孩子脆弱,同时又让孩子脆弱。

有人做过这样的调查:

抗压能力差被认为是优秀大学生自杀的主要原因。其实不是孩子抗压能力差,而是孩子没有接受挫折的机会。

想一想这样的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是否经常出现:

孩子要自己系鞋带,自己吃饭。父母觉得太慢,就这么做了;

孩子想做家务。家长认为孩子在闹,对孩子大喊“去,去,一边写作业”。

青少年韧性的指导老师泰琪说:

“现在的孩子在家里和学校都被过度保护,一般不会遇到困难。他们没有机会发展克服实际挫折的能力,相应地,他们也没有在这个过程中形成坚定的性格。

所以,在以后的生活中,一旦遇到挫折,必然会出现严重的心理问题,很难走出挫折的阴影。"

严重的后果是,在父母的安排下长大的孩子,在面对困难和挫折时,觉得“生不如死”,总是以极端的自杀来结束自己的生命。

孩子即使不走极端,在工作生活中面对一地鸡毛,也会担心,也会不开心。

以上面的魏永康为例。标准的“职业高材生,生活低能儿”,他只关心学业,不会与人相处,于是几经周折在深圳找到了工作。

苦难和挫折是孩子毅力的养料,溺爱和溺爱是腐蚀孩子意志的毒药。

孩子在家被惯坏了,等待他的将是在外面到处碰壁。

05、爱情≠包办,请给孩子独立面对挫折的机会

家长一定要明白,让孩子独立适应社会,让孩子有竞争力,让孩子有成功的可能,这是家庭教育必不可少的一部分。

想想这样的现象是否可悲:

媒体上关于“中一”(中国唯一的二代)的讨论很多。印度等大学因为当代孩子独立性差,拒绝了中国的独生子女。

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学校认为一个生活上不能独立的孩子,根本没有自觉性和创造力。

也就是说,父母花了一辈子的时间试图让孩子成功,却不知道自己是否成功摧毁了孩子的一生。

龙应台的《守望》中有一段话,概括了当今中国家长的教育言行。特别贴切:

我们拼命想学会百米冲刺,却没人教我们:

跌倒的时候,如何有尊严的跌倒;

当你的膝盖破了,流了血,怎么清理伤口,怎么包扎;

当你痛苦难忍的时候,你用什么样的表情面对别人;

当你倒栽葱的时候,你是如何处理内心流血的伤口,如何获得内心深处的平静;

当我的心像玻璃一样碎了一地,该怎么收拾?

其实纵观一些发达国家,都是要求孩子独立面对挫折:

美国父母愿意让孩子不拿钱,学会独立,学会如何谋生;

瑞士父母为了让孩子多学一门语言,愿意让孩子从小到双语区做保姆;

德国法律明文规定,孩子必须承担相应的家务,比如为全家擦鞋;

在俄罗斯街头很少看到父母抱着或背着孩子。跌跌撞撞的孩子从来不哭。

美国教育权威詹姆斯博士也一再强调:

“依赖本身就滋生了懒惰、精神松懈、不屑独立思考、容易被他人左右等弱点。它在任何地方都取代了儿童。是满分的家长,但绝对不是合格的家长。他们的‘爱’就像一把双刃剑,既伤害了孩子,也伤害了他们!”

温室里培育不出参天大树。只有让孩子独立面对一切,孩子才能真正承载世界。

愿“孩子不会剥虾”这样的新闻不再成为评论的热点,愿孩子遇到任何挫折就轻易放弃生命的悲剧不再上演,愿每个孩子都有面对困难的勇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4112.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20
下一篇2022-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