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知道孩子有没有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哪些表现

如何知道孩子有没有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哪些表现,第1张

如何知道孩子有没有安全感?孩子缺乏安全感有哪些表现


怎么知道孩子是否有安全感?安全,一个老生常谈,却被误解的词。缺乏安全感,就像缺钙一样,成了三姑六婆评价孩子时一个得心应手的诊断。孩子除了妈妈不让别人抱,就是没有安全感。妈妈上班,孩子就哭,这是缺乏安全感。

孩子初到一个陌生的地方,粘着妈妈,是没有安全感的。

但是,心理学上关于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道理和定义标准,并不是那么简单就能推导出来的。

依恋母亲的孩子,可能是极有安全感的孩子,也可能是依恋中缺乏安全感、迷茫的孩子。

什么是安全感

依恋理论创始人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提出,婴儿对照顾者的依恋需要先天的身体亲近和情感表达,这是先天基因所携带的生存需要。

与其他物种不同的是,当受到威胁时,人类并不寻求一个地方(比如一个窝或者一个地洞)来保证安全,而是寻求一个比自己“更强大/更智慧”的人的陪伴,通过对TA的稳定依恋来获得安全感。

这就是为什么从婴儿到成人,在孤独和恐惧的时候,身体总是渴望得到最亲近的人的拥抱。

对于婴儿来说,这个人通常是母亲。

对于成年人来说,这个人可能就是你的伴侣。

6个月之前,婴儿还处于依恋形成阶段,对依恋对象的偏好并不明显。

在6个月到9个月之间,对母亲的偏爱固化成一种强烈的依恋纽带,宝宝开始把母亲作为安全的基地。

从此,人们在陌生、惊吓、困倦或生病的时候开始寻找母亲,然后在母亲离开时表现出分离焦虑。

这是每个孩子都会经历的正常的心理发展路径,与是否有安全感无关。

约翰·鲍尔比(JohnBowlby)指出,真正的安全感是指母亲作为依恋对象和安全基地提供给婴儿的身体可及性和情绪反映的内心评价。

用白话文来说,就是你能不能和妈妈建立肢体接触,你的情绪表达是否会得到妈妈的回应。

为了检验这个理论,他的学生玛丽·爱因斯沃斯设计并实施了著名的陌生人情境实验。

陌生人情境实验

熟悉儿童心理学的家长对陌生人情境实验应该不陌生,该实验被誉为改变现代心理学的40项研究之一。

实验将26对婴儿和母亲带到一个堆满各种玩具的陌生房间。

在 期间,我经历了以下几个场景。

1。妈妈和宝宝在同一个房间

2。陌生人进入房间(母亲在场)

3。母亲走了,陌生人留在房间里

4。母亲回到房间,陌生人离开

面对这么大的玩具诱惑,不同的宝宝在妈妈在场或不在场的情况下,表现出完全不同的反应。

在实验宝宝的不同行为之后,安斯沃思把孩子分成了四种依恋类型

1。安全

安全型是最好的依恋关系,这种依恋关系中的孩子是有安全感的孩子。

安全宝宝即使刚进入不熟悉的环境,也会粘着妈妈不放,但很快就会自由探索,因为他们把妈妈当成安全的基地,只要妈妈在,就觉得很安心。

离开妈妈去探索的宝宝,偶尔会回到妈妈身边呆一会儿,“加油充电”,遇到危险情况、受到惊吓时,也会逃到这里的安全基地。

安全婴儿有两种同等的能力-

当你感到安全的时候,你可以用自己的冲动去探索周围。

当你感到不安全的时候,你自然可以从联系中寻求安慰。

不管分开时有多难过,只要和妈妈再联系上,就很容易得到安慰,继续玩下去。

2。回避型

在实验中,婴儿被放在一个会让人恐慌的环境中。回避型宝宝看起来很冷漠,保持冷静。它们的妈妈离开还是回来对它们没有影响,它们只是不停地探索周围的环境。

这种表现被误解为淡定。

然而,他们在实验前后的心率和皮质醇激素(体内主要的应激激素)都明显高于实验前后的安全婴儿。

这种假装的平静是一种防御的要求。他们认为无论自己想要什么,自愿表达都没有用,所以放弃了要求。

通常回避型宝宝被妈妈抱在怀里的时候,不是紧紧地拥抱妈妈,也不是粘着妈妈,而是看起来软软的,软弱的,不投入的样子。

3。矛盾

矛盾宝宝太执着,无论妈妈在哪里都无法自由探索。

他们过于担心母亲的可用性,他们在依恋需求上的沟通似乎一直维持在较高的水平。

而根据妈妈们回归时的不同反应,矛盾型又可以细分为两种。

愤怒型

团聚后,生气型是在与母亲的联系和拒绝之间主动来回摇摆——从挣脱母亲的怀抱到发脾气。

只有通过这种持续而明显的方式,他们才能表达出依恋需求——仿佛继续施加压力,他们就可能继续被关心。

被动

他们似乎只能胆怯地或含蓄地向母亲寻求安慰,仿佛完全被无助和痛苦淹没,无法直接接近母亲。

与母亲不愉快的重逢,既不能减轻矛盾宝宝的悲痛,也不能结束他们对母亲下落的不断担忧。——就好像他们总是在寻找一个失踪的母亲,而她的母亲却在场。

4。混乱

混沌型并不是安斯沃斯在实验中发现的,而是她的学生玛丽·梅恩(MaryMain)在20年后重新检查200个视频片段后发现的第四种类型。

通常在这种关系中,依恋对象不仅被宝宝视为安全的港湾,也是危险的来源。

实验的启示

以上所有实验结果中,只有第一个属于安全依恋,后三个(回避/矛盾/困惑)属于不安全依恋。

从实验中我们可以看出,即使是感到极度安全的孩子,在与母亲分离时,仍然会哭泣。所以,孩子是否有安全感,不是基于分离时的反应,区别在于团聚时宝宝的反应。

宝宝在团聚时是否会主动表达对妈妈的身体依恋,是否会迅速安抚,是孩子是否有安全感的界定标准。

但是这个实验适合6m- 18m的孩子。太早了稳定的依恋关系还没有形成,太晚了孩子可能已经形成了对互惠关系的理解。安全型也可能在实验中接受母亲的离开(知道母亲会回来,知道她离开是因为这里足够安全,或者和她谈条件)。

以及对实验对象长达数十年的追踪研究发现,不同依恋类型的儿童,后来表现出不同的人格特征。

1。安全

有安全依恋史的孩子表现出更高程度的自尊、情绪健康、自我恢复力、积极情绪、主动性、社交能力,在游戏中更专注。

他们容易接近,容易信任或者让别人信任。不用担心被抛弃,也不用担心离自己太近。

2。回避型

回避型控制反应,通常看起来闷闷不乐、傲慢或具有对抗性,容易引起他人的愤怒。

和别人亲近会让回避型的人感到不安。他们很难完全信任和依赖他人。当有人离自己太近时,他们会紧张,会不舒服,包括他们的伴侣。有时与强迫、自恋、精神分裂症有关。

3。矛盾

矛盾型(看似粘人,不成熟)的孩子容易被过度溺爱,被当成比实际年龄小的孩子。

作为一个成年人,我希望别人和自己亲近,别人却不情愿。我经常担心我的同伴不是真的爱自己,或者是不想离开他们。

我想和别人完全融为一体,但这种欲望有时会把别人吓跑。严重时与成年后的癔症和表现问题有关。

回避型经常欺负别人,矛盾型经常被欺负。安全型既不欺负人也不被人欺负。

4。混乱

从精神病理学的角度来看,混乱型往往导致边缘型人格障碍(大多数边缘型人格障碍都有混乱的依恋史)。

表现为自我形象、情绪、行为、人际交往不稳定。这种类型在精神病学中是最常见的,也是最难治愈的,往往从儿童时期就成为一种危险因素。

给父母的启示

实验展示了赤裸裸的令人担忧的结果,但据统计,现实生活中安全依恋占60%,在社会中仍占多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3859.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20
下一篇2022-11-20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