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家庭,没有父亲的参与,母亲能否独自抚养孩子?答案是肯定的。
但是男女还是有很多区别的。母亲不可能既是父亲又是母亲的教育角色。
没有父亲参与的家庭教育,无论母亲多么厉害,教育出来的孩子,还是缺少了什么。
如果在一个家庭中,父亲个子高,照顾家庭,教育孩子,那不仅仅是家庭的幸运,也是孩子的幸运。
近代史上,有这样一位父亲,是父辈们的楷模。
不仅他牛逼,他带大的孩子也都牛逼。他再一次完美地诠释了这样一个道理:良好的教育还是需要奋斗的。
他是梁启超。
梁启超作为父亲有多好?让我们看看他的孩子。
梁启超一共有九个孩子。“一校三院士,全家都是人才”指的就是他们家。
“三院士”是他的长子梁思成,著名建筑师,首任中央研究院院士;次子梁思永,著名考古学家,首任中央研究院院士;吴亮李思是著名的火箭控制系统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
其他还有诗歌研究专家、军官、图书馆学专家、经济学家、社会活动家等。,没有一个是拖后腿的。
这样的家庭自然令人羡慕。
最强父亲梁启超是如何教育孩子的?他的很多想法还是不合时宜的,值得很多家长学习。
1。做父亲的,再忙也有时间陪孩子
“工作太忙,真的没时间陪孩子。我为我的孩子感到羞耻。”这是很多现代爸爸口中的常用词。
但是,能有多忙?忙到连每天陪孩子吃饭都是奢侈?再忙,梁启超忙吗?
作为一名社会活动家,他忙于参加戊戌变法和在公交车上写作,宣传君主立宪制,支持新文化运动。他是那个时期几乎每一场新变革的积极倡导者和参与者;
作为学者,他是创立现代史学理论的代表人物。他是清华研究院“四大导师”之一。他在目录学和图书馆学方面有很高的造诣。
他著书立说,积极参加“诗歌革命”和“小说革命”。他被称为“百科全书式”的人物。
真是个大忙人。他没有说没时间照顾孩子,而是全身心地投入到每一个孩子的事情中。
孩子生病了,他亲自去看望,亲自照顾。他还要问孩子平时穿什么衣服,他甚至会对女生的衣服颜色提出建议。
梁启超主要通过家书与子女交流。他写了400多封家信,根据每个孩子的特点,给予不同的鼓励和指导。
我们常常把父亲的爱形容为“父爱如山而不言”,但梁启超对子女的爱却不是这样的。他向孩子们展示他充满激情的言语和行动,让他们充分体会到他的爱。
他给每个孩子起了不同的外号,让他们觉得自己在父亲心中是独一无二的孩子。他称他的大女儿司舜为“大宝贝”和“我最喜欢的孩子”。他给第三个女儿思怡起了个绰号叫“司马懿”,给小儿子司舜起了个绰号叫“老小孩”。
在孩子心中,和父亲的感情是最重要的,愿意做让父亲骄傲的孩子。
2。做人,三观必须正
父亲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会对孩子产生重要影响。
梁启超一生致力于做对社会有益的事情,对孩子的要求也是如此。不管他做什么,只要对社会有用,他都支持。
他把一生都献给了国家事业。他的《少年中国》说,“少年智则国家智,少年富则国家富,少年强则国家强,少年独立则国家独立,少年自由则国家自由,少年进步则国家进步,少年优于欧洲,少年优于地球,国家优于地球。”慷慨激昂,清晰地表达了自己的家国情怀。
他非常重视孩子的道德教育,认为做人第一,能力第二。他说:“如果你成为一个人,你对自然了解得越多越好。”如果你不能成为一个人,你知道的越多,你就越糟糕。"
在他的教育下,他的孩子都懂得坚守自己的底线,有自己的家国。他的九个孩子中有七个在国外学习,但他们都回到了自己的国家为他们工作。
他的两个儿子梁思成和梁思永,宁愿颠沛流离,也不愿留在北平给日本人打工。在逃亡途中,他的大儿媳林曾告诉他的子女,如果那一天到来,他们宁愿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也不愿向敌人投降。
3。有用的时候做事更有趣
梁启超的子女,没有继承父亲的事业,而是选择了不同的专业,做着自己喜欢的工作。
因为喜欢,也更能在各自的行业做出成绩,而不是为了学习而学习。这也和他们的父亲梁启超有很大的关系。
梁启超认为,在对社会有用的基础上,一定要选择自己喜欢的专业,兴趣很重要。
他一方面给孩子提建议,另一方面尊重孩子的真实想法。他说,“生活并不有趣,所以它有什么用?”
他曾经建议他的二女儿梁思庄学习生物学。因为这个专业在国内比较稀缺,肯定会有前途,但是女儿说不喜欢。
他给女儿写道:“最好是因为一个人的性接近而学习,往往事半功倍。你离开我很久了,我不知道你思想发展的方向...我推荐的学科可能不是你的风格,你自己观察决定吧。”
他的大儿子梁思成是学建筑的。他怕儿子读书时间太长,让人厌烦,就写信告诉他花点时间学习文学或者人文学科。他怕学的东西太专业,生活会很单调。如果他太单调,他会感到厌倦,厌倦会导致苦恼。这是他垮台的根源。
4。父亲的身高影响孩子的未来
梁启超的教子不会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子女身上,也不会强迫他们做自己想做的事,而是尊重他们的选择,尊重他们的独立性。
作为一个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他对如何做人,如何学习,如何发挥孩子的优势都有自己独特的见解。
对于孩子的专业选择,他也有自己的理解。梁思成和梁思勇在面临专业选择的时候,他建议选择一个国内比较稀缺,但未来可能有很大发展前景的偏专业。在他的建议下,梁思成选择了建筑学,梁思永选择了考古学。
他的建议没有错。两人学成回国,迅速投入国内发展。两人都成为了各自领域的先驱领袖。
在孩子眼里,父亲是老师,是朋友。他们更愿意像朋友一样把自己的问题拿出来,向父亲请教。即使他们是最后下定决心的人,但父亲的建议打开了他们的思维,为他们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
梁启超是一个守旧的知识分子,但他的教子思想是先进的、科学的,他一直在践行自己的思想。他在很多领域都有很深的造诣,但最让他骄傲的恐怕还是教出了九个优秀的孩子。
这样的父亲,优秀有趣,坚定冷静,把教子当成重要的事业。这是孩子和家庭的荣誉。没有一个孩子喜欢这样的父亲,并不以此为荣。
能达到他事业水平的人不多;而且教育孩子可以比别人少。
有了这样的父亲,就教育出了这样的一群孩子。
良好的教育,不就是拼爹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