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日送9岁的乐乐去学画,路上我们聊了聊。?
我问他为什么不带他的绘画工具和纸,他说在画室里。
我一听,下意识的否定了他的做法,开启了我的推理模式:
如果放在工作室,会不会丢?其他孩子拿错了或者拿走了怎么办?带回家还是安全的。
他听着,一脸的抗拒和不耐烦:“妈,你又来了。为什么总是这样?为什么你总是不相信我的选择?我说没问题,就是没问题。我已经写了我的名字来标记它。”?
听完之后,我立刻意识到了自己的问题。于是我立刻克制住继续教育他的冲动,深吸了一口气,然后肯定了他的想法。
我真诚地对他说:“孩子,我错了。我不应该不相信你。长大了要相信自己有一定的判断能力。”?
试着再和他讨论一下,是不是我不用催他写作业了?这时他理智的看了看,道:
妈妈,我觉得督促我做作业挺好的。如果你督促我,我会在星期六之前完成作业。我不必等到星期天才匆忙做这件事。我又累又困。
那一刻,我被他能理性对待我啰嗦的“监督”而不是一味否定我的“霸道”深深打动了。?
我记得很多时候,当我不允许他做任何事情或者否定他的做法的时候,我都会和他讲道理,提出事实。我觉得我的推理很好,连我都很感动,他却用一副厌恶的表情回应我。?
有时候,没等我说完,或者我一开口,他就立马说:“别闹了,妈,好烦!”?
每当这个时候,我就觉得父母的权威受到了挑战。所以,他用粗暴的方式逼他。他总是无可奈何地让步,但最后还是给我留下了厌恶的表情。
我知道和他沟通有问题,我在教育上也是山穷水尽。
这个意外的收获,让我懂得了如何和儿子沟通,如何和孩子好好相处。
我就纳闷了,为什么乐乐这会儿这么讲道理?
大概是因为我站在他那边,站在他的角度看了他的做法,从而肯定了他的做法。他觉得被尊重了,所以愿意敞开心扉和我好好互动。
这种在心理学上有专属词的做法,叫做“移情”。同理心也翻译成共情、移情、移情、投入等。它是由人本主义创始人罗杰斯首先提出的概念。
根据罗杰斯的说法,共情是指体验他人内心世界的能力。
也就是说,同理心能把自己放在别人的情境中,对别人的情绪有感性和理解。
与人交流时,可以进入对方的精神境界,感受对方的内心世界,感受对方的感受,对对方的感受做出恰当的回应。
有育儿专家表示,共情是育儿中非常科学的方法。
在与孩子建立良好亲子关系的过程中,共情是一种非常重要且有效的手段和技巧。
假期的一天,乐乐和两个小表弟一起吃早饭。这段时间,他和一个小表弟因为座位的问题吵了一架,但都很快解决了问题。
我没有参与这个过程。我没有教育乐乐,说要给客人让座;我没有因为那个座位一直是乐乐的固定位置而责怪小表弟对弟弟不礼貌。
过了一会儿,我从房间里出来,发现两个小表妹正挨着吃早饭,乐乐一个人坐着,闷闷不乐,眼里含着泪。?
那一刻,我体会到了他的心情,但我没有像往常一样问他,也没有理他。而是站在他的角度,从他内心的需求出发,我才知道那一刻他最需要的是什么。?
于是,我用一种轻松的语气教训了我的两个小表弟,好像在吼:
你怎么了?不坐就要粘在一起。乐乐一个人坐着,姐姐怎么可以欺负哥哥!
他们笑着看我讲课,一点也不不开心。他们也真诚地回应,“我们没有欺负他,我们只是喜欢坐在一起。”?
我无意却有意地对乐乐说:“她们女孩子就是喜欢粘在一起,黏糊糊的。”?
这时,我发现乐乐受伤的表情不见了,脸上又恢复了轻松愉快。她认真的听着我们的对话,然后开心的动着筷子吃早饭。?
我知道,这种方式的舒缓情绪又起作用了。
在这个过程中,我没有怜悯他受伤的心,而是从他的内心出发,接受他的情绪,体会他的想法和内心感受,并通过我的口表达出来。
那一刻,敏感的他以为是表哥们孤立了他,所以觉得很受伤。
要治愈他受伤的感情,首先他需要有人帮他表达这种感情;其次,他需要确保他的小表弟们不会在情感上孤立他。?
这就是“共情”的育儿方法。给予孩子同理心,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看问题,从孩子的感受出发,理解孩子的感受,接纳孩子的情绪,帮助孩子表达自己的想法。
接纳孩子的不良情绪,了解孩子的想法和内心感受,并表达出来,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对孩子以后学会控制情绪会有很大的帮助。
“同理心”运用正确,可以迅速与孩子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从而建立良好的亲密关系;但是错误的使用“爱”会适得其反。
生活中,有很多父母在处理孩子的事情时,以为自己是站在孩子的角度,其实不然。
你是否熟悉这样一个场景:孩子摔倒,妈妈马上安慰孩子,“啊,宝宝一定很疼。妈妈知道你很痛苦。想哭就哭一会儿吧。来,妈妈抱抱你”。
这个好像是孩子这边的。理解孩子的情绪,及时给予安慰。
其实这是同情,不是“感同身受”。结果孩子真的觉得越来越疼,特别委屈,一定要去妈妈怀里哭一会儿!
同理心不是同情,而是体贴,能让孩子平静下来。?
就像上面的例子,如果用“共情”来处理,那么妈妈应该这样做:宝宝摔倒了,确实有点疼。
我们可以蹭一下。这样不是更好吗?听着,如果我们下次在这么不平的路上走慢一点,我们就不应该摔倒!
首先,接受孩子此时的情绪,理性的安慰,然后引导孩子正面看待摔跤,这样孩子的情绪就会转化,也能正面看待这些生活中的各种“小意外”和“小挫折”。
让孩子意识到自己的情绪,然后进行转化,对训练孩子控制情绪有很大的帮助。
他说有一次儿子开着新买的车在路上玩,他对儿子说:“哲哲,回家再玩。这里人这么多,在地上玩会被踩的!”
哲哲的新玩具在手,有很多好玩的,我就不听了!可惜说话间,车跑了,被一辆路过的车碾压!哲看到了立马哭了!
这时,朋友这样安慰我:“哲哲,车坏了真的很可惜。爸爸知道你很难过。下次别在马路上玩了,保护好它!”哲点点头。
朋友继续鼓励哲哲把车捡回来,看能不能修好,想办法解决问题。
有了这个待遇,事情就顺利过去了。他发现,运用共情的方法,可以迅速平复孩子的情绪,很好地沟通。
“共情”是一种科学有效的育儿方法,毫无疑问。
但是有时候父母用“亲情”太多了,就像上面那个孩子和妈妈摔跤安慰妈妈的例子。其实这种过多使用“亲情”的例子每天都可以看到。
一个小孩爬上游乐设施的攀爬杆,试了几次都没成功,有点生气的站在那里。?
这个时候,妈妈是这样安抚宝宝的:
哦,宝贝,这个真的很难爬。宝宝不爬一定很难过。来,妈妈,抱抱你!等一下。如果你想再试一次,我妈会陪着你,我妈会保护你。别急,继续爬!如果你不想尝试,也没关系。妈妈仍然爱你。
这位妈妈似乎感受到了宝宝的挫败感,接受了他的情绪,但非但没有安抚宝宝的情绪,反而让宝宝更加抑郁。?
母亲第一部分做对了,接受孩子的情绪,感受他的挫败感,但第二部分却洋溢着“亲情”。
再比如家里来了个陌生人,孩子躲在妈妈身后,妈妈说:
哦,宝贝,妈妈知道你害怕。家里有陌生人,真的让你很紧张。来吧,没事的。妈妈陪着你,你一会儿就好了。
这相当于告诉孩子“陌生人很可怕”,这是一种不恰当的导向。
这个案例中,同一个妈妈只做对了第一部分,理解并接受了孩子的情绪,却没有迈出最后一步——积极引导孩子看待问题。
怎样才能真正估计“共情”而不是伪共情?
我们需要做以下事情:
1。懂得尊重?
尊重一个孩子的个性、能力和意愿,而不是用大人的感受来评判。
接受孩子的判断,但有太多的评论或意图,无法替孩子做决定。真诚地理解对方的观点和行为,而不是简单地拒绝。
2。学会倾听??
同理心不仅仅是我们帮助孩子表达自己。首先,我们应该给他们倾听,鼓励他们说出来。我们要全心全意地倾听对方的表达,在不打断对方叙述或做价值判断的情况下,尽力去体会对方的感受。
当然还包括不仅听言语表达,还要观察非言语行为,如动作、表情、语调等,并给予相应的反应。孩子觉得我们听进去了,理解了。?
3。引导孩子积极转化情绪
做完了前两步,我们就可以站在孩子的角度看孩子的情绪了。
但是仅仅理解和接受孩子的情绪是不够的。积极引导孩子理性看待问题,让孩子转化情绪,这是共情最关键的一步。
共情的支柱应该是理智,而不是感情。情感必须受到理性的限制才能发挥积极的作用。
只有正确理解“共情”的含义,并在与孩子的交流中正确运用,才能与孩子建立良好的亲子关系。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