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的小心思作为家长能知道多少?父母对孩子的小心思了解多少?我们来看看关于孩子的想法:认可和接纳。
孩子们的小心思
岳越7岁多(初二)
岳跃:妈妈,你喜欢我吗?
妈妈:你觉得呢?
岳跃:我想你喜欢我。
妈妈:妈妈当然喜欢你。
岳跃:那你是最好的母亲吗?
妈妈:我没有。你怎么想呢?
岳跃:你应该进入前20名。这是我的标准。
妈妈:那还不错。
岳跃:这个国家人口太多了,想进入前二十都不容易!
岳跃:如果你有一个女儿,你喜欢她还是我?(A是岳越的同学,成绩不错,爱看书,擅长体育)(岳越不止一次问这个问题)
妈妈:两个都是。你很好,她也很好
岳越:你更喜欢谁?
我坚持两个都不错,一样喜欢。
岳跃:我想你还是会更喜欢她的。
妈妈:为什么?
岳跃:因为她学习成绩好,体育好,每天都要读一本书。
妈妈:那你努力学习,成绩会更好。
这是某一天的对话,特别有代表性。说明孩子的基本需求是得到父母的认同,这是从孩子的角度建立依恋关系的基本表现。孩子不确定父母是否真的爱她。即使是看起来自信快乐的孩子,也还是有不确定的时刻,因为她不是完美的,她妈妈也是。在这种不完美的情况下,我们很难帮助孩子发展正确的积极自我概念。为了获得父母的认同,孩子自然会发展出满足父母需求的努力,这对她的发展是有利的。只要家长正确引导,而不是无意识地用这个按照自己的意愿去塑造孩子,孩子的发展应该是没问题的。如果我们在促进孩子发展的过程中,无法或不能考虑到孩子的自然禀赋,以至于孩子可能为了顺应父母而发展出所谓的虚假自我,从而在成年后可能无法感知到发自内心的快乐,即使他在社会适应方面发展良好(一般意义上的成功),也可能产生空想象中的抑郁。
从父母的角度来看,依恋的一种基本形式就是对孩子的接纳。每个孩子都愿意做好人,做好事,只是本性不同,这样才能有自己的侧重点。在他幼小的心灵里,认为自己好就应该是各方面都好,不自觉的做了比较,给自己带来了压力。这个时候,她真的很需要父母帮她减压。父母最基本的方式就是接受她的全部,该骄傲的部分,不满意的部分。欣赏优点容易,接受缺点难。难度取决于父母对自己的接受程度。我们不应该照单全收。我们应该意识到缺点。能改进的要努力改进,只是不要定太高的目标。比如孩子不爱学习,成绩不理想(达不到她智力水平的标准),我们要做的就是鼓励她提高自己。目标是超越自己,而不是赶上别人。接纳是一种认可自己存在的态度,没有强烈的负面情绪。接纳是帮助她提升自己,没有太大的压力。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