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月是九月开学,很多宝宝都要面对一个与父母分离的过程。
在亲子关系中,我们家长要学会慢慢放下,让宝宝懂得独立。
然而,在孩子离开巢穴飞向天空空之前,他们会与父母结缘。3岁左右比较明显的表现是:“父母崇拜”导致的“分离焦虑”和叛逆。
还有你知道两者的情感表达吗?应该如何应对?
这种情感转换很重要,爸爸妈妈一定要好好看看~
妙招一:培养独立性▼
宝宝2-3岁的时候,会有一种分化:独立能力更强的宝宝,分离焦虑会少很多。但在早期,如果宝宝由父母照顾,孩子对父母的依赖太大,会很着急离开父母。这是因为他不够独立。所以,孩子分离焦虑的重要性来源于他们的独立性。
所以从小就要注意培养孩子的自理能力,比如自己吃饭、穿衣、洗手、大小便等等。妈妈要注意避免事事亲力亲为,事事替孩子做主,不要让孩子对妈妈产生过度依赖。否则,一旦他们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他们将很难适应集体生活。
孩子来家里玩,家长要鼓励孩子把玩具拿出来和其他孩子分享,培养孩子社交和与人相处的能力。这样,当孩子进入托儿所或幼儿园时,就可以和其他孩子很好地相处,减少或避免分离焦虑。
妙招二:理解引导▼
首先,不管孩子是分离焦虑还是叛逆,这些都是孩子成长的必然。所以,父母要做的是真正理解孩子。
意识到孩子有情绪的时候,是帮助他成长的好机会,父母就会帮助孩子走出这些“坎”。
研究表明,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3-4岁以后,孩子逐渐发展出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的能力,但仍不明显。5-6岁的孩子大多具有一定的情绪控制能力,但仍需要大人的引导,逐步学会情绪调节的策略。所以,在理解的基础上,家长要引导宝宝的情绪!
妙招三:分散注意力▼
当孩子因焦虑而发脾气时,可以通过疏导或冷处理来解决。
孩子的兴趣和情绪变化很快。当孩子产生负面情绪时,转移注意力是一个很好的解决方法。注意力的作用是合理转移激动情绪,主动降温,防止情绪恶化。
★分离焦虑★
是儿童焦虑障碍的一种类型,多发于学龄前,主要表现为儿童与亲人分离时的焦虑反应。
JohnBowlby通过观察把宝宝的分离焦虑分为三个阶段:
1。反抗阶段——哭、踢、闹;
2。失望阶段——还在哭,然后继续,动作噪音降低,不理别人,表情迟钝;
3。超然的阶段——接受外人的照顾,开始正常的活动,比如吃饭,玩玩具,但是一看到妈妈,就会有悲伤的表情。
★父母崇拜的叛逆期★
3-4岁的宝宝正处于社会快速发展期,更在意社会中的人际关系。在社会结构中,首先观察的是父母。
父母是身边最亲的人。父母的言行,思维方式,父母在社会上与他人的交往,孩子都在观察。在孩子眼里,父母是完整的人,是社会关系中非常成功的人。在他眼里,父母什么都能应付,所以宝宝会以父母为榜样。宝宝的人生目标是把自己培养成一个完整的人,努力奋斗。
宝宝发展的完整性包括生活中的独立性,通过语言认知环境,对生活的抽象思考。所以他会渴望像父母一样思考。父母在生活中遇到各种事件都会有自己独立的思想和想法,孩子也渴望有自己的判断。
所以,在这个阶段,宝宝一方面崇拜、模仿父母,另一方面自我人格开始显现,进入叛逆期!
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有各种各样的情绪。家长要给予适当的指导,比如分离焦虑或叛逆。父母应该给予宝宝比以前更多的包容、关心和沟通。耐心倾听宝宝内心的想法,了解宝宝的需求,真正做好引导,帮助宝宝克服那些成长的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