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育孩子中的那些挑战,让我“破茧重生”~

养育孩子中的那些挑战,让我“破茧重生”~,第1张

养育孩子中的那些挑战,让我“破茧重生”~

养育孩子要认识到,虽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会面临非常严峻的考验,但所有的父母都必须经历深刻的情感和心理变化,尤其是母亲。

没人会向我们解释为人父母会如何改变我们的生活。然而,我们熟悉的生活会改变,我们熟悉的自己会从我们的眼前蒸发。没有人会告诉我们,我们必须忍受旧自我的消亡,但同时我们对如何生成新的自我一无所知。

抚养孩子是人生中艰巨的任务之一。凌晨三点,一个妈妈一边给一个孩子喂奶,一边哄另一个孩子睡觉,早上九点还要去上班;而且她老公希望她在家里温柔体贴,在人前得体...不妨问问她是什么感觉。一个父亲必须陪心不在焉的儿子做作业,时刻提醒他要集中注意力;然后,他要去接另一个练足球的小孩回家,然后加班。我们问问他的感受吧。

相比人生的其他使命,为人父母让我们有了自我怀疑。我们会怀疑自己的能力、价值,甚至我们的理智:“现在想想当初我为什么想要孩子?就为了哄他睡觉,然后一个人睡?”

只有认识到教育过程中的精神潜力,我们才能深入其中而不产生冲突,同时也不会被复杂的情况所惊吓或迷惑。所以,与其对养育过程中的各种感受感到愧疚,不如接受为人父母的不合理和迷茫,充分享受孩子带给我们的,(无论是什么)。我们不必疲惫不堪,也不必破坏我们原有的认同感;而是应该感觉到自己被扩大了,一个“新的自己”诞生了。

母亲的特殊角色

在抚养孩子的岁月里,双方父母都经历了身份的转变;这位母亲的情感和精神之旅尤为显著,因为她经历了十月怀胎的过程。在漫长的怀孕期,母亲和婴儿之间已经建立了密切而深刻的联系,由此产生的纽带异常复杂和高度亲密。所以,母亲对孩子的投资往往和父亲大相径庭。

在一个新灵魂诞生的过程中,我们获得了身体和精神的双重拓展。在9个月的时间里,我们经历了身体的神奇变化,然后发现自我感觉也发生了变化。我们对自己的认同感产生了怀疑,因为我们意识到生活不再是我们自己的,而是与我们的孩子联系在一起的。我们在见证自己内心的涌动,充满了保护新生命的冲动,这是一种奇特而威严的感觉。

然后我们就会知道,我们既不是生孩子前的那个人,也不是刚生完孩子的那个人。结果我们迷失在母亲的角色里,把专属女性的激情都倾注到了孩子身上。在给予的过程中,我们的自我意识逐渐远离了最初的自我。我们觉得好像来到了一个孤岛,看不见陆地。

的确,我们觉得自己有了人生目标,但仅限于母亲的责任。我们的孩子在逐渐长大,另一半的事业在稳步攀升;但我们自己都觉得随波逐流,更别说有独立的人生目标了。多年以后,我们会渴望有一种独立于孩子的认同感,但我们往往找不到建立这种感觉的方法。一方面,我们渴望重新找到以前的自己,另一方面,我们意识到以前的自己已经死了。这种认同感的丧失是令人恐惧的,它往往会一次又一次地袭来。

在抚养孩子的过程中,我们几乎认不出镜子里的自己。透过眼角的皱纹,我们可以看到那个出门的孩子的背影,因为我们拒绝给他买游戏机;我们还会看到他们摔倒伤了下巴,还有那天在市场和他走散的场景。但是如果我们自己意识到它,我们会发现它充满了所有母亲的奇迹和快乐。

但是,有时候我们会忍不住一边做家务,一边抱怨孩子,责怪孩子遗传了配偶的缺点;或者责怪自己运气不好,甚至迁怒于所有人:“我怎么会有这么难搞的孩子?”这些话只有去过的人才能理解和产生共鸣:“认识孩子是个大工程”、“感谢上帝,一家人终于可以安静一点了”、“我终于有几个小时属于自己的时间了”。

为人父母对很多妈妈(包括那些承担起抚养孩子责任的爸爸)来说,是一种情感、心理、身体和经济上的消耗。但是,有多难,感情上有什么样的负担,我们很少互相分担。我们太在意维护“好爸爸”“好妈妈”的形象,所以把自己的感受告诉家人朋友是很尴尬的。因为我们害怕被评判,所以很少有人会承认自己被孩子的需求搞得筋疲力尽。大多数人都有独自做父母的感受。我们会觉得自己很孤独,想变回做父母之前的样子,但是我们觉得这种欲望是不正常的。我们会感到无助和困惑,却不知道该向谁求助。但是一旦我们能克服完美主义的心理障碍,我们就能和其他父母建立起亲近感,意识到我们的感情是正常的,是人之常情。

没有亲身经历的人,无法体会为人父母的复杂情绪和焦虑。有时候控制不住的感情会慢慢消磨,有时候我们会过分关注孩子,忘记自己的存在。有时候,我们幻想自己是个逃兵,把孩子的脏衣服丢下,把房间弄得乱七八糟,不管孩子有没有做作业。当然,我们会梦想坐在沙滩上啜饮饮料,远离尖叫的孩子,但我们会对这种想法感到内疚。孩子占据父母的心,几乎是百分之百的规律。我们会照顾他们,逗他们开心,或者为他们担心。我们和配偶的关系也完全改变了。我们的身体变成了一个陌生的世界,我们的情感平衡似乎失去了理性的支撑;因为睡眠被剥夺,我们的脾气更暴躁,经济更拮据,时间更紧张。

总有一天,我们会意识到,“天啊,我怎么变得跟我妈一模一样了?!"换句话说:“我变成了一个超级控制欲强的人!”有多少次,我们的母亲会大喊,“你为什么不能照我说的做!?"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恍然大悟,我们会同情所有的父母,理解他们为什么会失控。在成为父母之前,我们可能会说:“如果我是父母,我的孩子绝不会那样做!”如今,当我们的地位发生变化时,我们会同情其他父母,想把那些调皮的孩子锁在浴室里。

不管我们喜不喜欢,孩子注定会在最深最基本的层面上触动我们。我们迟早都会有“失控的时刻”,会发脾气,甚至会教孩子意想不到的不听话。然而,即使我们被孩子感动,我们也要接受他们;这很重要,因为这种现象很正常。当我受到刺激的时候,我会告诉自己:我要接受他,他是我的影子,哪怕他是威胁;我的孩子给了我一个教训,让我更了解自己。我想拥抱这一切。无论如何,我们每个人都要面对自己的影子——控制自我。

前面说了,情绪失控,反复玩幼稚的游戏,让人感到羞耻,对孩子大吼大叫的滋味不好受。那时候,我们处于失控的边缘,我们希望父母能尽快放下,不要插手我们的事。

其实我们需要面对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但是我们也需要面对自己的,因为我们的感受也是需要新陈代谢的。这样才能不把情绪挂在孩子头上。

当我们接近蜕变和解体的边缘时,往往会情不自禁地想回到传统的亲子关系模式中去。但如果走上这条路,到了孩子的青春期,我们将付出沉重的代价。觉醒的过程对父母来说可能是痛苦的,但从长远来看,确实是更好的选择。

养育孩子意味着向一种新的步调妥协

在与孩子的相处中,需要一段时间的适应期,学会屈服于生活的常态。根据孩子的天性,他们会考验我们的耐心——程度因年龄而异。孩子到了青春期,会越来越挑战我们的耐心,只是方法会有所不同。到那时,让他们吃完饭或者系鞋带都不再是问题。问题是:对话太简短,必须排队等待与他们交流的机会。他们的朋友总是在他们前面。

培养自己的耐心,不仅仅是有效的和孩子打交道,更是顺势而为。当孩子需要我们耐心的时候,我们需要放弃计划,远离自负,充分利用当下的时间。所以,培养自己的耐心是一种修行。面对处于转型期的孩子,我们父母必须放慢脚步,更加清醒地认识到挑战。

有时候,我们真的没有时间和耐心去处理每一件事。我们必须不停地穿过它。但是,如果这种行动节奏成为常态,那事情就不妙了。孩子温和的步伐给了我们一笔宝贵的财富,因为他们的节奏比大多数成年人更接近灵魂的固有节奏。当我们来去匆匆的时候,我们有必要提醒自己,除了这一刻,我们无处可去。所以,与其匆忙,不如贴近孩子的灵魂。

当我们感到心烦意乱时,我们能为自己和孩子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平静下来,直到心灵平静下来。当孩子“一步一步”长大后,我们要提醒自己,那不是他们应该走的路,因为那不是他们人生的真正目的。在这种时候,我们应该考虑我们是否可以改变我们的计划,而不是要求我们的孩子服从我们的意愿。

如果孩子真的很难纠缠,而我们又处于失去耐心的边缘,那么倾听内心的声音是至关重要的。他会告诉我们:不要让孩子承担你自己的失败。当孩子激怒我们时,我们可以在脑海中进行一次睿智的对话:“我为什么要在此刻受到刺激?为什么我对孩子有那么多不满?这孩子是不是触动了我的心思?”此时,明智的选择可能是深呼吸,然后离开现场。这样,我们就可以调整和提醒自己:“现在需要帮助的不是孩子,而是我自己”。

有时候,当我们忍不住把自己的挫败感发泄出来,转移到孩子身上时(不管是脏话还是丑脸),我们应该深呼吸,原谅自己;然后放下一切,重新开始。如果我们发现自己经常失去耐心,也许我们应该审视自己。除非我们的生活太紧张,否则没有理由经常失控。如果是这样的话,我们应该评估我们的生活条件,并试图恢复平衡。在这样一个过渡时期,重塑人生应该是我们的精神重心。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8066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8
下一篇2022-11-18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