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rl> malformed

<url> malformed,第1张

二胎家庭的育儿问题,所谓的“一碗水端平”,家长要做到这几点!

  自国家全面放开二胎以来,二胎生与不生的争论就没有停止过。不生的理由有很多:精力不够、钱不够、人手不够、老大不同意等等;但是更多的是在犹豫的声音:怕生了老二之后就忽略了老大,做父母不能一碗水端平,让老大受委屈。

  甚至于很多生了二胎的父母也在问“为什么生了二胎之后,越来越不喜欢老大”“你对两个孩子的感情是一样的吗”“生了二胎之后,你们的老大还好吗”之类的问题。相对于老二,大家更担心生完二胎之后老大的生活环境,而为什么会出现这种问题呢?主要是因为我们对老大的期望值在不经意中发生了变化。

  孩子没变,变的是我们对孩子的期望

  诚然,面对呆萌、可爱的老二以及到了狗都嫌年龄的老大,两个一对比,大家都会更喜欢老二。尤其在辅导老大作业鸡飞狗跳的时候,老二像小企鹅一样一摇一摆地扭过来甜甜的叫声妈妈都能让我们飙升的血压瞬间降下来,马上就喜笑颜开。

  此刻心里不禁默默感叹:为什么老大和老二相差这么大?老二简直是天使,而老大我们只能心里默念三遍亲生的。

  可是别忘了,老大也是从老二这样萌萌的时候过来的啊,他也曾是我们爱的不行的心头肉,我们也曾因他牙牙学语叫的第一声妈妈而感动得热泪盈眶,也曾多次看到他的睡颜感叹生命的神奇,也曾默默的在心里暗喜他满足了我们对孩子的所有幻想。

  他乖巧我们喜欢,淘气我们也喜欢,甚至很多人生老二的初衷也是为了给老大一个陪伴,在生老二之前也多次暗暗下定决心:即使生了老二,也要一切以老大为主。

  那是什么变了呢?是老大,是老二,亦或是我们自己?

  孩子并没有变,变的是我们自己,是我们在不经意间提高了对老大的期望值。

  只有老大的时候,我们对他的要求可能只是按时起床、按时睡觉、好好吃饭之类他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有了老二之后,有那么一些时候我们是不是期望他能自己安静一点,自己跟自己玩一会,好让我们有时间去照顾二胎,或者有自己喘息的独立时间?在老大跟二胎发生冲突的时候,我们是不是也期望他能够懂事一些,不求学孔融让梨,但求他能跟老二和平共处?在照顾二胎分身乏术的时候,是不是也期望过他能帮你搭把手?

  我们在不自觉中提高了我们的期望值,而一旦他达不到我们的预期,我们就会变的失望。

  而对老二,我们却并没有太多的期望,只要他健康就好了。我们对他的期望太低,以至于他稍微做一些我们期望之外的事情,我们都会觉得太喜出望外了。是的,喜出望外,而这个望,大概就是期望吧。我们的预期是达到期望值,一旦超出期望,我们会非常高兴;但若是低于期望值,我们就会心生怨怼。

  一碗水端平是个伪命题

  有了二胎之后,对两个孩子真的能一碗水端平吗?这是很多人在讨论的问题。而我认为,一碗水端平,这本身就是个伪命题。

  我有一个阿姨,她有两个女儿。老大因为成绩不好没读大学,早早的辍学去打工;老二成绩不错,读了不错的大学。在两个孩子结婚买房以及带孩子的问题上,阿姨的处理是这样的:因为老大没读书,生活相对辛苦,阿姨不仅在老大买房的时候出钱也替老大带两个孩子;对老二,因为读了大学,比姐姐生活好一些,所以即使老二家里没人带孩子也不肯去带,买房时更是一分钱没出。她认为这是做到了一碗水端平。

  站在阿姨的角度,她把老大没读大学的钱给老大买房,她认为是做到了公平;但是在老二看来,这是一碗水端平了吗?

  所以一碗水端平,这碗水是谁心里的水?是父母心里的,还是老大、老二心里的水?

  另外,对于端平端不平,每个人心里的标准的都不一样,一万个人心里就有一万种答案,站的立场不同,得出的答案就不同。

  一胎照书养,二胎照猪养,在养娃的态度上,我们做不到一碗水端平;在教育孩子的问题上,养老大更多时候是在摸索,摸索路上难免有失误,而这些失误在养老二时我们会尽量避免。

  两个孩子都是独立的个体,在养育每个孩子的过程中遇到的情况和困难不同,即使是遇到的情况和困难相同,因为两个孩子不同的性格,我们也可能采取不同的方法。因此,绝对的端平是不可能的,也无需因为端不平而自寻烦恼。

  不期望一碗水端平,但要保证碗的两边都有人端

  但是一碗水端不平,所以就不端了吗?

  如果大家都只去关心一个孩子,而长期忽略另外一个孩子,孩子长期生活在一个被忽略、被指责的环境里,对孩子的性格养成会造成非常不好的影响。

  i 两个孩子都要有人关注,不能大家都只关注一个

  在一个家庭里,有人关注老二,就要有人关注老大,反过来也是一样。

  我们家哥哥6岁,妹妹1岁。妹妹正是呆萌、可爱的年龄,而哥哥正是处于狗都嫌的阶段。

  没有妹妹之前,哥哥在家里是集万千宠爱于一身,而妹妹出生之后,哥哥的地位就变成了集万千指责于一身。跟呆萌可爱的妹妹一对比,哥哥的所有优点都被缩小,而所有缺点都被放大,于是哥哥的家庭地位一落千丈。有那么一阵子,他只要一回到家,家里几乎都是指责的声音。

  因为孩子还不懂如何解决问题,只能通过反抗、对抗的方式来表达他的不满,性格也变得更敏感,反而对妹妹更敌视,对大人也开始心生愤恨。

  直到他开始狠狠地打妹妹,我才意识到事情的严重性。

  意识到他的改变之后,我跟爷爷奶奶分工,爷爷奶奶主要关注妹妹,我主要关注哥哥。送哥哥上学、辅导作业、陪他玩,在他发脾气的时候安抚他,陪他聊天,听他讲学校的事情;在他跟妹妹起冲突的时候,先听他说他的理由,站在他的立场去考虑问题。

  比如他把妹妹的小椅子抢走,是因为妹妹爬上椅子摔过一次,他担心妹妹会再次摔下来;再比如他把妹妹的笔抢走,是因为妹妹会吃笔,而我们曾经告诉他,笔芯是有毒的。

  这样一来,我发现了他的很多闪光点,他也开始慢慢地适应哥哥的角色,跟妹妹的关系也缓和不少。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870.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03-31
下一篇2022-03-31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