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庭都是这样。也有可能出现孩子和父亲不太亲近的情况。为什么会这样呢?不亲孩子爸爸的理由有哪些?让我们来看看!
在逛知乎的时候,居然看到一个帖子:非常讨厌自己的父亲是什么感觉?
没想到这么多跟父亲感情不好的帖子。
你可以看到他们心里对父亲的怨恨,但在他们的心里,还是渴望着父爱。
父亲其实是家庭中很重要的角色,但是父爱的缺失比我们想象的还要严重。所以孩子因为父亲责任的缺失,承受了很多心理创伤。
英国著名作家休伯特也说过,“一个父亲胜过100个校长。”著名心理学家格尔迪说,“父亲是一种独特的存在,有一种培养孩子的特殊力量。”
我们都知道父亲在孩子的成长发展中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但是为什么生活中很多孩子和父亲的关系并不那么亲密?
我不想说有些人不配先当爸爸,但其实更多的男人渴望当爸爸后做好爸爸,陪伴孩子成长。
但是为什么那些想和孩子一起玩,想长大的男人,在开始学着做一个好爸爸的时候,却无法靠近他们?
有时候可能是我们作为母亲无意识的小动作,逐渐把一个潜在的“超级奶爸”变成了“隐形奶爸”。
妈妈不放心爸爸带宝宝
前段时间上了一个国际母乳指导课程,就把我两岁不到的葫芦娃交给她爸爸带了几天。
我想到了魏博士提到的“母亲的守门人效应”。我妈会强行把我爸挡在育儿门外,以为我爸是育儿猪的队友,总担心我爸会把我家宝宝带到沟里去。
比如你会发现,宝宝睡了,宝宝也睡了,爸爸也睡得很熟;帮宝宝换尿布,却弄脏了整个屋子;妈妈把宝宝托付给爸爸,等我回来发现爸爸还在,宝宝不知道去哪了。
可能你爸爸带宝宝的时候你不放心,你总是担心那种不安全感,因为你爸爸会把小宝宝扔得高高的,让你吓得发抖,但是宝宝却笑不出来。
然而就是这么多的担心和焦虑,会把一个有潜力的育儿高手拒之门外,最终甚至会变成丧偶育儿。
如果你不让父亲参与育儿,不让孩子亲近,孩子会和你父亲没有信任链接,会刁难你父亲,不喜欢被你父亲牵着鼻子走,也不喜欢和他亲近。
其实大脑研究发现,孩子出生后,父母双方的大脑都被改变了。妈妈不是生来做妈妈的,爸爸也不是生来做爸爸的,但是所有的大脑都做好了做父母的准备。
其实大脑已经被自然设计好了,会朝着当爹的方向变化。但是大脑也是被使用和丢弃的。你越不让他带孩子,他就越坏。越是不能带孩子,越不愿意带,孩子越不愿意和他亲近。
所以,作为母亲,你可以放心地把宝宝交给爸爸。他越拿越喜欢,孩子也越喜欢和爸爸玩。毕竟有很多经验是妈妈给不了的。
美国耶鲁大学连续12年的研究结果表明,父亲抚养的孩子聪明、精力充沛、善于交际,学习成绩也很好。
美国心理学家研究发现,一个人的成就,20%取决于后天的努力,80%取决于父亲的教导。
诺贝尔奖获得者理查德·费曼也说过:我的成功很大程度上归功于我父亲的教育。
所以妈妈们,现在开始相信爸爸,把他当成育儿伙伴,鼓励他们参与亲子育儿,和孩子建立深厚的感情。
母亲的抱怨和指责
漫画家吉米曾经说过:
当我爱你的时候,一切都是美好的,
当我责备你的时候,一切都是灰暗的。
孩子出生前,看着对方各种好东西,简直就是大力士,样样精通,崇拜得要死。
孩子出生后,各种指责和抱怨让上帝的对手变成了猪队友,一切都不好。
其实有了孩子,父亲渴望成为一个好父亲,也希望尽自己的一份力,可是我们呢?
爸爸照顾孩子,换尿布。妈妈看着它说:
看看你,
尿布好紧,
孩子会长满湿疹。
爸爸抱着宝宝,妈妈紧张的说:
不要把胡子绑在孩子身上,
轻轻握住,
慢点,别摔倒。
甚至抱怨“我连个宝宝都抱不动。你能帮上什么忙?”一边抱孩子一边抱怨。
爸爸带着孩子出去了。当他回来时,他妈妈发现他的衣服很薄。她生气地说:“你看看你。你一点都不担心。出门不知道怎么给孩子添衣服。如果把他冻住了怎么办?你到底会不会关心你的孩子?”
过了很久,很多次,父亲来到火堆旁,反驳道:
我不干。你说我一点都不关心孩子。我做了,你说我没做好。你想要什么?
最后,也许爸爸的“超级奶爸”潜力会逐渐消失,甚至不再参与孩子的成长。
孩子长大了,妈妈抱怨爸爸不好,不理家人,不陪孩子,只会玩手机和游戏。
这样,孩子和父亲之间的感情会越来越远。
其实爸爸的形象在我们心中一直很重要,很高大。如果我们面对的是一直被丑化的爸爸形象,孩子怎么会喜欢和亲近爸爸呢?
当孩子不愿意和父亲亲近时,我们不要抱怨:
你看看你,都是你没带她走的报应。她不亲你很正常。你没带她,没和她在一起,只知道玩手机。她怎么会喜欢你?
一个朋友做的这个。虽然她一有孩子爸爸就会带走宝宝空,但有时候孩子只是粘着她不去找爸爸。
她会说:
妈妈累了。爸爸会和你一起玩high,抱抱你,快跑。他还能玩很多妈妈不能陪你玩的游戏。看爸爸多好。去和爸爸玩吧。
即使宝宝有时候会被爸爸吓到,她的朋友也会努力让她知道爸爸是爱她的。平时他们会说她爸爸的好话,让她知道她爸爸是在为她和她的家庭付出。
就这样,爸爸的光辉形象永远在孩子们心中。孩子们也很崇拜爸爸,喜欢和他一起玩。
让孩子发自内心的喜欢和渴望父亲。相处时,孩子会更容易亲近父亲,因为她知道父亲很爱她。
所以,让我们放下对宝宝父亲的抱怨和指责,而是维护好父亲的形象,让孩子和他更亲近。
亲子关系错位
有了孩子之后,最可怕的就是把孩子放在第一位,而忽视了夫妻关系。
曾经看到过一个父母和孩子关系的三角图。
你看,父母子女之间是一种稳定的“铁三角”关系,不会因为父母的婚姻状况而任意改变。
所以孩子和父亲的关系,还有和母亲的关系都很重要,但是又怕一方把自己的感情都倾注在孩子身上,这样孩子就很难和另一方亲近。
有一次上课,一个学弟说她女儿和她爸爸一点都不亲,她爸爸在家不在家基本没什么区别。
说到原因,她有很多话要说,但最后发现,她把孩子当成了她唯一的。她老公已经不管了,她也觉得她老公根本不会改变。
自从怀孕后,她就和丈夫分房睡,觉得这样会影响睡眠。宝宝出生后,她甚至把老公赶到小卧室陪孩子。
我全心全意把一切都给了孩子,认为孩子对我最重要。
如果对方管教女儿,她也会说:“你懂孩子吗?你了解孩子吗?如果你知道如何照顾你的孩子,如果你不带他们也不用担心。”
就这样,她发现自己的孩子对自己越来越好,但她却一点都不亲爸爸,也不喜欢他。
先不说他们关系好不好,但是孩子是铁三角关系,和父亲的感情线也很重要。我们不能剥夺孩子和父亲建立感情的机会。
生活中,很多夫妻在生孩子的时候,特别关注孩子到底喜欢谁。他们还会问:“你喜欢你的母亲还是父亲?”
如果孩子说喜欢爸爸,他也会说:“真是白眼狼。妈妈为你做了这么多,你爸爸却不照顾你,还喜欢他。妈妈很难过。”
其实对于孩子来说,母亲和父亲都很重要,但是在他们的一生中会有一段时间对他们的生活产生影响,甚至造成心理创伤。
应该把孩子作为家庭关系的调节器,作为调和夫妻关系的桥梁,也作为让家庭关系更加和谐的桥梁,而不是让孩子成为关系的破坏者。
如果你和孩子的关系特别亲密,把所有的感情都放在孩子身上,你也会把孩子培养成特别依赖的性格,就像“恋母”情结一样。你不能离开妈妈的怀抱,成为一个“妈咪男孩”。
其实这种一方过度的感情投入也会给孩子造成压力,影响孩子成年后的独立生活。
孩子是我们爱情的结晶。我们陪伴他们成长,但也要做好放手的准备。他们需要在母爱和父爱中充满自信地翱翔。
所以我们不能把孩子当成自己的唯一,而是要理顺亲子关系,让他们和每一个支持者都有亲密的关系。
其实脑科学研究发现,宝宝出生后,父亲的大脑会发生变化。
2014年,耶鲁大学的研究团队对一些爸爸的大脑进行了扫描,一次在婴儿出生后2-4周,另一次在12-16周。结果发现,在那些与养育动机相关的脑区,如纹状体、下丘脑和杏仁核,大脑的灰质增加。
这说明爸爸的大脑已经做好了育儿和做好爸爸的准备,只等实践来强化一个爸爸的特质。
所以作为母亲,不要不自觉地把一个有潜力、有益的爸爸推出门外。相反,你应该想办法帮助他们成为“超级奶爸”。不仅夫妻关系和谐,至少你自己也可以轻松做辣妈。为什么不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