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孩子做一个守“规矩”的孩子,做一个懂“规矩”的家长。你会吗?
原因——孩子不守规矩的原因
不是孩子不懂规矩,是他被自己限制的太多了。孩子出轨不听话,背后一定有动机和原因,不能光骂孩子不守规矩。
孩子的表达能力是有限的
随着年龄的增长,孩子开始有自己的主见和想法,但是还没有学会管理自己。所以当他们面对大人的规定有意见或者不满的时候,因为表达不完整,或者因为不知道怎么解释,就会表现出反抗和不服从,作为另一种表现形式。
孩子没有时间感和空inter-sense
众所周知,这个年龄的孩子很难理解时间的概念。也许你叫他“别说了”,他还能理解。但如果你对他说“等一下”,那对他来说就太难了。你必须先让他知道“以后”是什么概念。
顽童的思想在起作用
有时候孩子喜欢打破规则,就是为了跟你开个玩笑,看到你惊讶甚至愤怒的表情。比如孩子刚学会开电视开关的时候,会对这个事情很感兴趣,会反复开关电视。如果这时候你带着严肃的表情要求他停下来,可能会适得其反。因为他从你的态度中得到了一个新玩法:每当我碰电视的时候,爸爸都会一脸滑稽的表情告诉我(即使你说“不”,我也喜欢)。
作为吸引注意力的手段
当宝宝乖巧听话的时候,父母可能会因为其他的忙碌而忽略了对孩子的关心。所以,当孩子发现欺骗和不听话,能够得到父母或长辈更多的关注时,可能会一反常态的不去引起别人的注意。
曾经尝到了出轨的甜头
当孩子因为不听话而被训斥时,最常见的表现就是以“哭”来欺骗。如果父母因为心疼孩子或者为了管教方便而同意孩子停止哭闹行为的要求,会让孩子树立一种错误的价值观,以为只要哭了就有糖果吃。之后,他会学着遵循这个坏习惯。
对策——孩子不乖怎么办
提倡给孩子“自由”并不意味着放弃培育孩子成长所需的规则和标准。有时候,父母要以坚定的态度给孩子指出“对”与“错”的界限。
儿子为了玩具吵架的时候
两天前,陶涛的父亲给他的儿子买了一台游戏机。当他的表弟来拜访时,陶涛自豪地拿出他心爱的游戏机给表弟玩。但是没过多久他们就为了该轮到谁上场而争吵起来。陶陶的妈妈很快找到了她不久前买的电子玩具,让他们一起玩。
点评:但这不是个好主意。正确的做法是:没收游戏机,然后告诉他们,除非他们学会分享,否则不会再给他们玩了。因为这是教会孩子与同龄人分享的最好机会。分享是孩子应该学习的道德品质之一。因此,不妨把孩子之间的每一次冲突都当作一次教育机会,让孩子通过自己的分享方式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
当我女儿在晚宴上挑食时
“五一”假期,敏敏的妈妈收到老同学的邀请,大家约好带孩子一起吃午饭。每个人都同意在餐馆吃饭。但敏敏的妈妈心里清楚,她6岁的女儿对食物非常挑剔,从不吃自己不熟悉或看起来奇怪的食物。敏敏的母亲不禁担心起来:她会不会买一个孩子们喜欢带在身边的炸鸡汉堡,在午餐时给女儿吃?还是不屈服,让挑剔的女儿尝一尝新滋味?结果,敏敏的母亲选择了后者。
点评:这个选择是正确的。孩子尝试不想吃的东西也不过分。其实孩子少吃一顿饭没什么大不了的。相反,如果父母过分关注孩子吃什么,吃不吃,就会使问题复杂化。很多时候,孩子的情绪是受父母影响的。如果大家都开开心心地享受美好时光,孩子自然不会在意别的。
女儿出去玩后不肯回家的时候
晓晓的父母周末带着女儿去了游乐园。出门前,他们和4岁的晓晓约定,玩了两个小时必须回家,否则就让叔叔阿姨们在屋外等着。肖听后答应了。但是约定的时间到了,女儿无论如何都不愿意上车回家。肖骁的父母最后不得不答应,如果肖骁按时回家,就给她一个玩具,她女儿同意了。
点评:正确的做法是把女儿抱上车回家。既然你的孩子已经答应“两小时后回家”,你就应该这样做。当然,最理想的方式是提前五分钟提醒孩子,一次次交换条件只会助长他们的坏习惯。
当孩子们吵着要晚饭后的零食时
快到吃晚饭的时间了,3岁的东东却吵着要动物饼干。妈妈不想让儿子因为饭前零食而吃晚饭,于是估计了一下东东的饥饿程度,对儿子说,你要是能安静点,我给你两块饼干吃。
点评:的确,孩子的哭声是可以起到作用的。但是,作为一个母亲,你有没有想过,只要孩子哭了,你就给他想要的东西,或者做点什么哄他,这无异于鼓励不良行为?所以,最好的策略就是深呼吸,对他的纠缠说“不”。
很多时候,父母都希望自己做的每一件事都能让孩子开心,但是作为父母,一定要清楚,作为父母,你的态度和标准会影响你的孩子能否成为一个是非之人。所以,你必须做出一些孩子不愿意接受的决定。
边肖小贴士:如何给孩子定规则
给孩子制定规则,越早越好
孩子在学习新行为的过程中,经常会做出一些不当的行为,惹恼了家长的局,让他们觉得需要受到惩罚。事实上,作为一个训导者,“管”和“教”同样重要。过去支持“开放”和“让孩子自然玩耍”的美国家庭和学者也回来探索“规则”在管教中的重要性。
家长要明白:
★“规则”不是指“没有这样”或“没有这样”;
★“规则”也不代表“限制孩子的自由”;
★“规矩”不等于“要打”或“要罚”;
★“管教”不等于“打孩子”;
★“管教”不等于“不许孩子吃”;
★“管教”不等于“限制孩子的潜能发展”;
家长在制定规则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以爱为本:父母制定规则,必须以爱为本。当孩子感受到父母的关爱,自然会更愿意接受父母的行为准则。
配合孩子的发展:父母制定的规则必须符合孩子的能力和发展阶段。不要要求太多太多。
违反的后果:在制定规则的时候,也要算出孩子违反规则后要承担的后果。比如你用哭闹的方式威胁父母买玩具,你必须马上取消他和父母一起出门的权利。
简洁明了:规则一定要简洁明了,让孩子清楚地知道自己能做什么,不能做什么。比如告诉孩子,“发脾气可以打枕头,但是不能打人(包括家长),不能扔东西。”
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孩子学会自主,所以家长要给孩子选择的机会,让孩子能够理解并确信规范。
孩子的选择范围取决于他们的能力:
★对于三岁的孩子,家长可以给他一个选择:“你是选择长针到5字的时候吃完,还是长针到8字的时候吃完?”
★对于五岁的孩子,家长可以给她一个选择:“你是选择先做完一个补充再开始玩钟,还是半小时后做三个补充?”
说出来,做出来:规则定下后,家长无论如何都要坚定立场,认真执行。如果家长知道不能坚持原则或者不能执行,就不要订。
规则明确,奖惩分明:如果孩子的不当行为不会影响到他人,家长应该不予理会;当不当行为停止后,应该立即表扬孩子。但如果这种不当行为会影响他人或造成严重后果,父母应该责令孩子立即停止,并对其进行惩罚。
不断调整:家长要根据孩子的成长不断调整自己的规则。如果孩子表现出更大的自制力,可以给他更大的自主权空,让他建立起自制力的反射功能。
说起来,规矩就是规矩。我们的社会需要规则。没有他们,我们很难想象世界会是什么样子。给孩子制定规则,也是如此;如果不给孩子立规矩,吃亏的不仅仅是家长,还有孩子自己。孩子们需要理解他们周围世界的规则。他们需要知道别人对他们的期望,他们需要知道如何与他人相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