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样是养孩子,你为什么那么焦虑?

同样是养孩子,你为什么那么焦虑?,第1张

同样是养孩子,你为什么那么焦虑?

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方向远比速度重要。

01。一个周末的日子,鲁尼看动画片看了很久,我就带他去阳台看远处的青山。

突然,他像发现了新大陆一样,说:“妈妈,好奇怪啊!当我看着远处的群山,眼前的安全网变得模糊不清。当我盯着安全网时,似乎看不清远处的山。”

我很高兴他能清楚地描述他的观察。我告诉他:“是的,眼睛有聚焦的功能。当你的焦点在远处时,接近度变得模糊,当你的焦点在远处时,距离变得模糊。”

既专注又专注。我不知道他是否明白,但他只是一直看着远方,不说话。

我也陷入了沉思。

因为突然想到:养孩子的过程不也是这样吗?

当我们紧盯孩子成长中的一些问题时,会对未来产生模糊、焦虑甚至恐惧;当我们对孩子的未来有了清晰的认识和规划,孩子面前的小问题就会变得不足挂齿。

02。没有远见的人一定有近忧。

父母并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对孩子的未来也没有清晰的认识,所以很容易对孩子产生一些不切实际的期望。一旦孩子没有达到预期的效果,就开始焦虑,慌张。

前几天有个妈妈在微信群里问怎么培养孩子的注意力。她说她的孩子总是坐不住,听不进她的话。

群里的妈妈们纷纷给她出主意。只有一个细心的母亲问,你的孩子多大了?她说孩子一岁半了。

突然,群里的妈妈们炸开了锅。看到后觉得无语。一岁半的孩子处于最好奇的探索阶段,他的注意力最多持续2分钟。怎么可能想让他安静的坐着听你读书?

但是我也很理解这位妈妈的焦虑。记得养鲁尼的前两年,我一直处于焦虑之中。

别的孩子10个月就能走路了,鲁尼10个月刚会爬,我恨不得把他扶起来;

别的孩子一岁就能说话了,鲁尼那时候只会叫,所以我每天逗他叫妈妈...

当然,事实证明这些都是我过度的焦虑。正常孩子会长牙,会走路,会说话,只是早一个月或者晚一个月的问题。

03。不了解孩子的成长规律,缺乏对孩子教育的宏观掌控,不仅眼睛变得近视,还容易焦虑,容易跟风。

今天看完了流行的唐诗,买了《唐诗三百首》,每天逼着孩子背。明天听说奥数要加分,赶紧去学习思考了一下。花了很多钱,孩子却什么都没学到。

前段时间看了一篇文章,讲了一个家长的经历,值得深思。

这位家长曾经看过一位学校校长的文章。那个人毫无理由地批评机构教育。这就像在机构教育中学习,一个孩子被彻底毁了,这个家长被吓死了。

正好孩子在学校遇到了一些小问题,结果她就对这些问题做了夸张的联想,于是就到处找体制外的学校读。

因为这类学校学费高,她甚至做了卖房筹学费的打算。这样一来,孩子更难适应学校。

后来对比了学校和学校,发现孩子更喜欢学校,然后就回学校了。

04。知道孩子成长规律,在教育上有远见,有格局的父母,一定是自信的,不急不缓,陪着孩子按照自己的节奏成长,绝不会因为孩子的节奏暂时慢下来而焦虑。

杨荫杭,江洋的父亲,是这种父母的最好例子。他主张自由放任,顺其自然。他从不给孩子施加任何学业压力,也不要求女儿考高分。

江洋上高中的时候,分不清平调。他安慰女儿,“不要紧,到时候她会明白的。”后来,江洋能够区分四个音调。他经常在晚上走到窗前,敲敲窗户,试探江洋说话的声音。当他的女儿回答正确时,他开心地笑了。答错了,他还是开心地笑了。

他给了孩子适度的尊重和自由,但他没有要求什么。除了带领孩子读书,他还做了五件事:

鼓励孩子做自己喜欢的事;

要求孩子自立;

告诉孩子要对物质生活漠不关心;

要求孩子对自己的事负责;

告诉孩子要有“说不”的勇气。

最重要的是,他不仅这样教育自己的孩子,而且自己也在身体力行。他为人正直,积极向上,一生不断学习。

以身作则,培养孩子良好的习惯和性格,是教育的大方向。把握了这个大方向,自然就不会担心孩子一时的落后和问题。

因为,人生是一场马拉松,方向远比速度重要。

05。如果你想在育儿的道路上更加坚定从容,保证不偏离轨道,就需要像杨荫杭先生一样保持积极的学习态度,和孩子一起成长。

我想最开始的时候,我大学毕业之后,就开始在体制内工作了。突然失去了学习的动力和目标,于是随波逐流。我和其他同事一样,整天刷手机,看电视,日子过得似乎很舒服,令人羡慕。然而只有我自己知道,我的内心越来越空空虚迷茫。

而又有多少家长还像我当初一样在迷茫和焦虑中徘徊,执着于已有的认知和观念,放弃学习和成长,把自己封闭在狭窄的舒适区里?

正如派克在《少有人走的路》一书中所说:

“我们对现实的理解就像一张地图...有些人过了青春期就放弃画地图了。中年以后,大多数人认为地图是完美的,世界观是无瑕的,甚至他们认为它是神圣不可侵犯的。他们对新的信息和资讯兴趣不大,看起来疲惫不堪。只有少数幸运的人能继续努力探索、拓展和更新自己对世界的知识,直到生命的尽头。”

其实孩子的出现是我们重新绘制人生地图的最好机会。走出原来的舒适区,和孩子一起成长,必然伴随着痛苦。然而,这是摆脱困惑和焦虑的唯一出路。

育儿也需要修养。任何时候,我们都不应该放弃学习和自我成长。正如作家亚瑟·克拉克的墓志铭所说,“我从未长大,但我从未停止成长。”做一个终身学习者。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618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5
下一篇2022-11-15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