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不希望我的孩子长大后成为一个好人。在这个年龄之前,父母不应该教他“分享”。我不觉得小女孩有什么问题,但是我觉得妈妈的教育方法真的有问题。
宝宝不到三岁后,家长不要教育他“分享”,否则会破坏“产权意识”,孩子长大后会倾向于“好人”。就是自己的利益永远是把别人的利益放在第一位的,宁愿受委屈也不愿意让别人难受。这样的人,可以说是为别人活了一辈子,活得很惨。
什么是“物权意识”?
“物权意识”与自我意识相连,意思是“我有权处理我自己的事物”。孩子两岁左右,财产权意识最强,连自己的东西父母都不让碰。很多家长会觉得孩子小气自私,甚至认为孩子是“白眼狼”。有时他们只是把他们带走,留下他们的孩子哭。其实这是不尊重孩子财产权意识的表现。
尊重孩子的财产权意识,让孩子不要和别人分享玩具,其实是在帮孩子设定界限。只有财产权意识得到尊重,孩子才能自觉保护自己的东西,从而保护自己的权利不受侵犯。
强迫三岁前的孩子分享,其实是在强迫孩子模糊界限,破坏孩子的自主性。自主性一旦被破坏,孩子会逐渐失去保护自己的东西和权利的信心。
他们会逐渐意识到我没有权利处理自己的事情,父母也不会帮我。所以,别人要来拿,我就给他们,不然他们会不高兴。时间长了,他在处理事情的时候会先考虑别人的感受。我这样做别人会不高兴吗?如果我不开心,我就不干了。这才渐渐变成了一个好人。
指导分享的几个前提条件
其实没必要引导孩子三岁以后分享。每个孩子的心理发展水平不同,年龄也不是绝对的。孩子什么时候可以分享?前提是让他知道这是你的事,你有权利让别人玩,你也有权利不让别人玩。
其次,让孩子体验拿出玩具和别人一起玩的乐趣,让他有分享的动力。同时,如果你很想玩自己的玩具,但是别人非要你分享,你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
你是什么时候教会孩子“分享”的?当孩子不愿意“分享”玩具时,你会强迫他吗?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