朵妈的朋友小皮就遇到了这样一个难题。每次她带孩子去超市,她的孩子都会呆在玩具货架前。她不得不在放弃前买她最喜欢的玩具。
让我朋友担心的是,即使家里没有同类型的玩具,但是家里玩具太多,没地方放,孩子还是忍不住买买买!不买就直接坐在地上哭着骗,引起一群人围观。太尴尬了...没办法啊!朋友这一轮每次都输,只能满足孩子的要求。
我朋友很担心。长期和孩子在原则上妥协,每次都用哭来威胁大人,会不会让孩子变得越来越不讲理?
这样的场景可能在很多家庭都出现过。如果我们是孩子的母亲,我们该怎么办?
多玛认为,首先我们的立场一定要坚定,因为-
经常向孩子妥协会让孩子“上瘾”!
心理学家斯金纳曾经做过一个实验,把一只饥饿的小白鼠放进一个有按钮的盒子里。起初,只要鼠标按下按钮,食物就会掉进盒子里。所以每当老鼠想吃东西的时候,它就会按下盒子的按钮。
在实验的下一阶段,研究人员试图减少食物的提供,从一开始的“当你按下按钮时,你得到食物”到最后的“当你按下按钮几分钟时,你得到食物”,你根本得不到食物。研究人员发现,老鼠逐渐停止按按钮,最后即使听到喷嘴里有响动,它们也无动于衷。
这个实验的启发是,当孩子发现只要一哭就会得到玩具时,他就会继续采取这种方式来达到自己的目的。父母总是原则上不满足孩子的要求,实际上强化了孩子要玩具的行为。
而且这种行为在孩子反复尝试后似乎变本加厉。其实大部分孩子这样买了玩具后,根本不会珍惜。几天后,他们会有新的要求。孩子不会把这个玩具当成宝贝,甚至这个玩具在他们心里都很廉价。
但是如果父母在孩子面前坚持原则,即使哭也不买玩具,那么孩子就会慢慢明白,哭是没有用的。毕竟躺在地上哭也是一件对体力要求很高的事情。久而久之,孩子通过哭闹、泼水索要玩具的行为会逐渐减少,放弃这种“哭闹两声、滚三圈”的模式。
所以,问题又来了!当孩子哭的时候,他不买玩具。他只是呆在那里哭吗?
不,我们有很多事情要做。做好这些事情,甚至可以防止孩子接下来出现类似的行为。
1、进超市之前,给孩子打好预防针去超市之前,告诉孩子你今天要买什么,让他们知道什么能买,什么不能买。
2、孩子要买玩具时,别急着说“不”如果孩子很喜欢一个玩具,不要急着拒绝。一个坚定的“不”字,很容易一下子点燃孩子的情绪。
可以先问孩子,比如“你为什么要这辆车?”孩子会觉得被父母理解,会愿意去交流。这时候他们会根据实际情况告诉孩子买或者不买这个玩具的理由。
比如说,告诉他“是!但是过生日可以买吗?”
或者“你这个月买了玩具,下个月才能买!”
当然,如果我们对孩子做出这样的承诺,那一天一定要把玩具放在孩子面前。
延迟满足孩子的需求,不仅可以避免一下子拒绝孩子,还可以让孩子对这个玩具产生期待。
也许我们作为母亲,都想给孩子买力所能及的最好的东西,但我们也要知道,有节制地爱孩子,就不会变得溺爱。
3、孩子仍哭闹,也别跟ta“一般见识”如果孩子的情绪还没平复下来,他还在哭,有些妈妈可能会情绪失控,生气,对孩子说:
“我就知道没带你来!”
“哭就好!你知道你现在有多尴尬吗?”
其实这样只会形成消极焦虑的循环,导致情况恶化。知道孩子想要什么却被拒绝,是一个很大的挫折。孩子需要的是理解,而不是面对一个失控的大人。
只有保持冷静,才能处理好孩子的情绪。
4、让孩子在别的事情上体会到成就感如果孩子没有马上得到心爱的玩具,他心里会有一点点失落。这时,母亲可以转移孩子的注意力,让他在其他事情上感到快乐或有成就。
比如问孩子:
“宝贝,我们今天要买多少西红柿?妈妈不记得了……”
“我已经把苹果拣出来了。你能帮我妈妈称一下吗?”
超市里除了玩具,一定还有很多新东西能吸引孩子。让孩子做你的“小助手”,让他忙起来。这样,孩子每次去超市,就只知道看玩具,买玩具。
有兴趣的妈妈可以戳链接阅读:半岁以后,这样带孩子去超市,比早教班好多了!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