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前教育的危害会在小学三年级爆发。孩子上学前班打下的基础往往是“不好的基础”。上过学前班的孩子,一开始可能很优秀,但到三四年级,学习态度和兴趣就会明显出现问题。
这也是经常让家长和老师担心的“三年级现象”。孩子的学习在初三前后会有很大波动。
第一,初三课程的设计会增加逻辑思维的难度。
二、接受过“高级教育”的孩子接受的是死记硬背的被动脑力劳动,容易让孩子失去好奇心和求知欲,孩子只是一遍又一遍地学习熟悉的知识。
在高一或者高二相对简单的学习中可能会有一些优势,但是会逐渐失去学习的新鲜感,发现的乐趣,克服困难的兴趣。很容易在后期的学习中不努力学习,会适得其反。
让孩子“打好基础,不输在起跑线上”其实是家长的误区:
第一,不知道孩子需要打下的“基础”是什么;
二是不了解学前教学内容的真实情况(其实就是想让孩子背下来)。
其实一个科学的好的启蒙教育可以让孩子小小的身体像核弹头一样储存巨大的能量,而一个速成的速成教育只能让孩子眼花缭乱一阵子。
超前教育不可取,但早期教育是必要的。
早期教育,从时间上来说,是指0-6岁的孩子,也就是上小学之前的教育。是开发智力、培养习惯、塑造性格的教育。
比起给孩子报一堆学前班和培训班,下面的能力培养更值得家长关注。
一、生活习惯
中国学前教育创始人陈鹤琴大师认为,真正的学前教育是生活化的教育,应该教会孩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的年龄采取相应的方法培养良好的习惯,比如在1岁前培养孩子规律的作息,在1-3岁时培养孩子独立生活自理的能力。
研究证明,规律作息和生活自理能力强的孩子,适应能力也很强。
二。语言发展
语言发展对儿童的记忆力、情绪管理和社交能力起着重要的作用。
讲绘本不仅可以培养孩子的阅读和思维习惯,还可以大大促进孩子的词汇量;
另外,在日常生活中,要引导孩子多表达自己。孩子需要什么,有什么想法,都鼓励他们去表达,而不是父母替他们做。
三。运动发育
运动能力的发展可以促进认知能力的提高。
运动分为精细动作和大动作:
精细动作:折纸、绘画、橡皮泥、剪纸、积木等游戏不仅能促进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还能极大地促进孩子的手眼脑协调能力。
大运动:球类运动、游泳、爬山、骑自行车等大运动都非常有益。它们不仅可以帮助孩子长高,还可以锻炼身体素质。体育发展好的孩子,自信心和抗挫折能力更强。
四。社交和情感能力发展
情绪与社交能力密切相关。
如果你不能用恰当的方式表达自己的情绪,肯定会影响你的社交。所以家长要帮助孩子锻炼社交能力,在孩子三岁前给孩子安全感,更要注意培养孩子面对不同情绪时的正确表达。
这些教育奠定了一个孩子一生的心理和能力基础,一旦错过就很难弥补。
所以,对于学龄前的孩子来说,家长的重点不应该是知识的储备,而应该是通过寓教于乐,让孩子掌握学习的能力。
至于孩子在幼儿园应该学什么?
引用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查的一段话作为回复:
“我一生中最重要的事情是我在幼儿园学到的东西。
把一半的东西给你的朋友,不要拿不是自己的东西,把它们放好,吃饭前洗手,做错任何事都要道歉,午饭后休息,多想想你的学习,仔细观察大自然。
从根本上说,我就学到这么多。"
所以,让孩子的童年在大自然中奔跑,在海里游泳,在沙坑里爬行,在草地上打滚。
父母所要做的,就是在孩子玩得开心的同时,自娱自乐,抓住早教的黄金时机。
多给孩子讲故事,远比送他们去补习班背古诗重要;陪孩子在户外数树上的鸟,远比强迫孩子背100以内的数字好得多。
做好父母该做的,等待孩子未来的花开!
让孩子在寓教于乐中学习,鼓励有孩子的家庭。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