阳光的孩子是独立的孩子。他或她有能力面对生活中的各种困难,找到自己在社会中的位置。那么,如何培养一个心理阳光、远离黑暗的孩子呢?让我们看一看。
1。培养孩子独处的能力
安全感不是一种依赖感。如果孩子需要温暖稳定的情感联系,他也需要学会独处,比如把自己关在安全的房间里。
孩子不一定需要父母一直在身边才能获得安全感。即使他看不到你,他心里也会知道你在那里。
对于孩子的各种需求,大人需要“回应”而不是“满足”一切。
2。适度满足孩子
有些界限是要人为设定的,孩子的要求不能无条件满足。
“快乐的另一个前提是,孩子能够承受生活中不可避免的挫折和失望。”
儿童心理医生托马斯博士告诉我们,“只有当一个孩子明白了一个道理,那就是,能够得到什么不是取决于他的欲望,而是取决于他的能力,他才能得到内心的充实和快乐。”
孩子越早明白这个道理,痛苦就越少。
不要屈服于孩子的所有要求。拒绝孩子的要求将有助于他获得内心的平静。
在家里接受这种“不如意的现实”的训练,会让孩子有足够的心理承受能力去面对未来生活中的挫折。
3。孩子生气就冷处理
当孩子生气的时候,第一个办法就是转移注意力,想办法让他去自己的房间生气。没有了观众,他自己也会渐渐平静下来。
适当的惩罚并坚持到底。
说“不”的策略:
不要干巴巴的说不,要跟孩子解释为什么不可以。即使孩子不懂,他也能理解你对他的耐心和尊重;
父母之间要互相认同,不能一个说是,一个说不是;
你可以在禁止一件事的同时,给他做另一件事的自由。
4。正视TA的缺陷
如果孩子和其他孩子不一样,比如孩子太胖,耳朵形状有问题,或者性格行为偏激,家长一定不要否认这些事实,而是积极和他讨论寻找解决办法,或者接受现实。
在这方面,去找专家是最好的办法,因为孩子通常会把专家(比如医生)的话当真。
5。批评,处理事情而不是人
批评孩子要实际。比如一个孩子弄坏了妈妈的首饰,说“你看,你玩了你无权玩的东西,会发生这样的坏事”是对的。
这样说是不对的:“你这么坏,怎么能弄坏我的首饰?你不想让你妈妈穿!”
第一句话明确告诉孩子,他的错误是“动了不该动的东西”,并没有否定孩子的性格。第二句话给孩子定了性别,让他抑郁,打击了他做好孩子的自信心。
6。让TA去做
早点让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他以后做事会更积极。
不要过多的为孩子做事、说话、做决定。在你接手之前,你可以考虑一下。也许你的孩子可以自己做。
什么不该说:“你不能,你不能这样!” 让孩子“尝试新事物”。有时候大人禁止孩子做某件事,只是因为“他没做过”。如果事情不危险,就让孩子试试。
7。让孩子敞开心扉
与人交流是一种能力,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更是一种能力。尤其是男孩子,更需要父亲的正确引导。积极及时的说出自己的想法,会避免做一些阴暗的事情。如果你不及时控制和避免,他会继续更可怕。
快乐是一种能力,让他看到生活中美好和积极的一面。对于不好的事情,也可以积极面对。说一些积极的话:“我们在一起很开心,不是吗?”“我们太幸运了!”“别难过,下次我们会做得更好。”
孩子在8岁之前,如果没有阳光、正确的母亲,那么这个孩子在12岁的时候就会在自己身上显现出母亲的影子。所以,这个时候,千万不要以为孩子只是孩子,善变,更不要以为孩子长大了就会变好。事实上,黑暗已经在这个家庭中严重出现,如果不加以制止和引导,成长只会更加严重和可怕。
8。强调你得到了什么,知道如何去爱
亲情友情,感官享受,强化这些“收获”,让他在享受的时候知道自己也在享受。
强化他的理解:我拥有的很多,我所拥有的都是珍贵的。
他一定知道这些亲人对他的好,不是应有的,也不是必须的。这个世界上没有人欠任何人任何东西。给他的爱是成年人的责任,他要懂得感恩。
他们以后也要为人父母了。这世上没有享受。他必须明白,父母给他的不是必需品,不是习惯,而是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