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性”的“熊孩子”真的“熊”吗?

“任性”的“熊孩子”真的“熊”吗?,第1张

“任性”的“熊孩子”真的“熊”吗? 来看“熊孩子”的表现

“女儿1岁半了,调皮任性让我越来越头疼。从我睁开眼睛的那一刻起,我就开始不停地移动。如果我不小心,我会给你一些“程序”,比如抓花盆里的泥土,用扫帚扫地,或者在抽屉里鼓捣东西...制止了,后来她又犯了。我没有骂她,也没有打她,但是没有用。更有甚者,她的脾气急得不得了。她不开心的时候就抓脸抓头发。我真不知道该用什么方法来照顾她!”

孩子真的是“熊”吗?

孩子的这些表现让很多家长特别困惑。我们很容易从自己的层面去思考问题:她还那么年轻,给我们带来了很多麻烦。未来我们能做什么?

这个层面上,小孩子有点任性。

但是从积极的方面来说,你会发现孩子更有毅力。

坚持是一个很重要的品质。可以帮助孩子克服未来生活中的困难,是成功不可或缺的特质。有必要阻止孩子执着吗?在适当的时候,我们也应该鼓励这种品质的出现。

什么?孩子“任性”有意义吗?


所以,当我们遇到孩子的“任性”时,比如孩子坚持要做某件事时,一定要看这件事是否一定对她的健康或安全有害。只有当你确信它一定是坏的时,才停止它。

但是如果这种任性或者调皮的行为很可能对孩子的成长有积极的意义,我们反而应该帮助她,给她一点帮助,让她学会克服眼前的障碍。


敲黑板说明观点-

有些原则是可以记住的:

更宽容

不要把孩子的探索当成故意挑衅。一岁的孩子正在用她的小手探索世界,了解自己的力量。如果不让她动,她的探索热情就会受到限制。我们可能需要更加宽容:我们不在乎她到处抓花盆里的土,不在乎她翻抽屉,不在乎她帮我们拖地的“好心”。生气前提醒自己,也许她只是想探索或者累了,不知道怎么安静。她的行为很正常。

明确界限

当然,要想保证孩子的安全,就要给她设置一个安全的探索环境,明确告诉她在什么情况下可以动,不可以动。这是给孩子定规则的开始。温柔点,但要坚定。不要复杂。使用简洁、清晰、明确的语言。比如你想让她知道不要动烫的东西,就说“烫,不要动!”而且你可以用她的小手去摸杯子或者碗,让她体验一下什么是滚烫。几次坚持下来,孩子就会明白什么叫“热,别动”。

坚持

如果孩子的行为不可理喻,超出了“界限”,就不需要妥协来制止孩子的哭闹。不能因为孩子滚了一地就妥协,不能因为孩子哭就放弃规则。哭过之后,要求依然有效,坚决执行。

设一个底线

无论如何,不要打孩子。挨打只能让她暂时知道自己的恐惧,但不知道为什么会挨打。即使你告诉她,她也不一定真的能理解,并能转移到类似的东西上。

转移注意力

至于孩子抓挠自己的脸和头发,很可能与这些行为刚发生时,引起了我们的极度关注,从而强化了她的行为有关。我们要做的就是,当她再次有类似行为时,忽略它,转移她的注意力。让她觉得她的行为对我们没有主导作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72693.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12
下一篇2022-11-1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