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孩子的发育成长规律来看,有些知识是不需要过早学习的,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
孩子的学校准备水平可以预测其后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适应情况,学校准备水平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
入学后,没有朋友比成绩差还糟糕。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学习成绩差。
【一】让孩子过早学习知识是一种操之过急
知道四大危害
从孩子的发育成长规律来看,有些知识不用学得太早,会影响其他能力的发展。脑科学告诉你,过早学习的四大危害是什么?
危害一:数学学得早没用
孩子要到5岁才能形成抽象的数字概念。
有很多家长从孩子三四岁就开始教孩子数数,有的孩子能很快说出答案,但这并不是孩子真正掌握了数学知识的事实。一般来说,3岁前的儿童对对数的感知能力一般,能明显区分多与少;3-5岁的孩子数完能说出物体的总数,能根据大人告诉的数字拿走相应数量的物体;只有在5岁以后,孩子才能意识到数字并没有因为实物的变化而变化,形成数字的“守恒”。
心理学实验证明,只有在5岁以后,儿童才能在没有实物支持的情况下做十进制数的加减运算,学会100以内的计数。一旦孩子到了这个阶段,孩子的对数、理解、运算都会变得简单,真正的理解才能达到。
危害二:过早识字弊大于利
影响孩子想象力的发展和学习兴趣。
有些家长让孩子识字太早,或者在幼儿时期,他们不是让孩子自然识字,而是通过专注于死记硬背的方式让孩子一下子记住和认识单词。通过这种学习方式,虽然孩子表面上认识了很多单词,但对孩子的发展是不利的。会让孩子的认知过早符号化,影响孩子的想象力发展,也会影响孩子的学习兴趣。
危害三:过早学习知识降低可塑性
孩子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他做一件事就定性。
在出生之前,孩子大脑的神经元数量远远超过大脑实际需要的数量。出生后,随着孩子的成长,孩子接受的外界刺激越来越多,他们的神经元连接以不可思议的速度增长。此时,儿童的神经元和神经连接远多于成人。在孩子生命的早期,大脑就像一个大胆的修剪器。只有被频繁刺激的神经元和突触存活,而被不频繁刺激的神经元连接的突触会被修剪。
如果孩子过早或单纯地学习知识,可塑性会大大降低。这就是托马斯·苏德霍夫说的:“不要把孩子训练成机器。”他认为“幼儿有很多发展方向,不要让他们做一件事就定性了。”
危害四:过早学习知识影响右脑发育
只有左右脑均衡发展,才能促进孩子的全面发展。
随着大脑的发育,左右半球的功能开始分化,以不同的方式控制不同的功能和处理信息,控制不同的身体区域。大脑左半球控制身体右侧,包括语言、逻辑、细节、理性等功能。大脑右半球控制身体左侧,包括空、音乐、美术等功能。
早期简单的知识学习可以让孩子的左脑得到发展,但右脑却无法得到很好的发展。左右脑的均衡发展,可以促进孩子的均衡全面发展。
[II]
让学龄前儿童学什么
既然让孩子过早学习知识有这么多危害,各地都在积极推行“零起点教学”。那是不是说孩子上学前不用学什么?
“从零开始教”不等于“零准备”
脑科学也告诉我们,“零起点教学”不等于“零准备”,要重视学校准备。进入小学一年级,孩子开始接受正规系统的教育。这个时候,孩子的入学准备就很重要了。
1978年诺贝尔物理学奖得主卡皮查被记者问及“你在哪个大学和实验室学到了你认为最重要的东西?”
令人惊讶的是,白发老人回答道:“在幼儿园里。把自己的东西分一半给朋友,不拿不是自己的东西,摆放整齐,吃饭前洗手,做错事道歉。午饭后休息一下,学习时多思考,仔细观察大自然。从根本上说,我学到的就这些。”
学龄前儿童要从五个方面准备
1。语言
前期语言能力越好,后期学术能力越高
大量研究表明,儿童的学校准备水平可以预测其后期的学习成绩和学校适应,学校准备水平直接影响其后续水平。但是,学校预习不是提前学习小学的内容,不能错误地等同于识字、识数。
研究发现,孩子早期的语言能力(如字母识别和语音敏感度)越好,他后期的学习能力越高。因此,在孩子0-6岁的时候培养孩子的音韵敏感度是非常重要的,但并不是说孩子可以多读多写,而是要让孩子听到各种声音和语言,鼓励他们唱歌谣和重复故事,培养他们的音韵意识和正确的发音能力,培养他们理解语言的能力,特别是说和听的能力。从数学学习的角度来说,不是问孩子加减法能有多难,能做多少题,而是给他们提供丰富的玩具和活动,帮助他们掌握生活中简单的数学知识,如对数、数量、图形等。
2。习惯
培养行为习惯。没有朋友的孩子比成绩差还糟糕
良好的习惯对孩子的身心健康、知识的获取、能力的培养、品德的养成、人格的形成至关重要,将伴随孩子一生,使其受益。家庭教育要有意识地促进孩子的生活习惯、学习习惯、思维习惯和人际交往习惯。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提出明确合理的要求,并注意使内容具体简洁。根据孩子的能力,要求逐步提高。
特别是幼儿从玩耍为主的幼儿园生活向学习为主的学习生活过渡,学习目的不同,教育方式和要求不同,生活方式也不同。因此,孩子需要有良好的行为习惯,有一定的独立意识和任务意识(理解任务要求,自始至终完成一项任务),遵守规则。这些素质和能力的培养,会为孩子后续的发展提供充足的后劲。
有研究发现,入学后没有朋友比成绩差更糟糕,被拒绝的孩子容易出现社会适应不良、心理障碍、学习成绩差等现象。所以学校准备很重要,需要家长的重视。
三。好奇心
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想象力
好奇心是人们主动观察世界和创造性思维的内在动力,是儿童学习的重要动力来源,是创造性人才的重要特征。在日常生活学习中激发孩子的好奇心,是孩子轻松接受新事物、学习新知识不可或缺的途径。孩子的好奇心具有幼稚性、情境性、广泛性和探索性。好奇心强的孩子在接触新鲜事物的时候会关注,会提问,会探索。
面对孩子提出的各种问题,家长要合理对待,以适当的方式实事求是地回答。家长要善待孩子拆开玩具等“破坏行为”,满足孩子积极探索的心理,鼓励孩子对新鲜未知事物的好奇心和关注度。
四。独立性
3-4岁是儿童行为独立性快速发展的阶段
幼儿的自主意识开始发展,表现出一定的独立性,开始自己做出一些决定和行动。儿童的行为独立性在3-4岁时发展迅速,这为其情绪独立性和认知独立性的未来发展奠定了基础。随着4-5岁儿童道德感和自我评价能力的发展,儿童逐渐明白随意发脾气等行为是不正确的,学会调节和控制自己的情绪,有自己的同伴和感兴趣的活动,逐渐消除情感上对父母的依赖。3-5岁的孩子认知独立水平一直在提高,开始以事物的具体形象来思考,有自己的见解和看法。
所以,家长可以根据孩子独立发展的特点,创造一个宽松的环境,让孩子快乐地玩耍,自由地交流,做自己的主人,量力而行,独立思考和解决问题。
五、锻炼能力
培养孩子在游戏和娱乐中的综合能力
家长可以让孩子阅读汉字,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运用数学解决问题,选择图文并茂、图文并茂、内容丰富、贴近生活的书籍,通过讲故事、与家长和孩子一起读故事来培养孩子的阅读兴趣和习惯。
同时,孩子们在绘画、音乐和体育方面的能力可以通过玩耍和娱乐来培养。并利用图片、画报等视觉形象加强孩子对危险情况、事故原因和后果的认识,增强孩子的安全防范意识,学会自我保护。
此外,良好的同伴关系可以帮助儿童获得成功的社交技能,让他们感到安全和归属感,并帮助他们获得社会价值,发展他们的认知和健康人格。因此,父母应该在鼓励同伴的同时,引导孩子学会合作与分享,处理同伴冲突,学习社交技巧,发展友谊。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