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功的教育是30%的灵感加上70%的等待!我们曾经告诉孩子,口头禅是“慢慢走,小心摔倒”“慢慢喝,小心呛”。
似乎我们渐渐失去了最初无条件的耐心,容易为小事生气,不断催促,习惯性的忘记等待。
诱惑太多,坚持更珍贵
美国著名心理学教授米歇尔曾经做过一个糖果实验。
他在一个幼儿园找到几十个4岁左右的孩子,然后把他们带到一个房间,里面除了一张桌子,一把椅子,一个盘子,什么都没有。
教授在盘子里放了一个棉花糖,然后告诉孩子,“我有事要离开15分钟。如果我回来的时候你不把盘子里的棉花糖吃完,我再奖励你一个;但如果你偷了它,就不会有奖励”。
下面这个场景很有意思。一个小女孩完全无视实验规则,在教授面前吃棉花糖;有的孩子眼睛盯着棉花糖超过1分钟,还是忍不住抓起来吃。有些孩子不停地敲桌子,唱歌,在房间里走来走去,分散糖果的诱惑……
最后只有1/3的孩子成功坚持了15分钟,获得奖励。
不可否认,孩子在学习和生活中有太多像那种“棉花糖”一样的诱惑。做作业的时候,电视上的漫画,书架上的漫画书,手机上的游戏等等。对他们来说很难抗拒,他们有无数的想法要放弃。这是人的本能。
作为父母,我们要让他们知道,遵从本能没有错,但是激发潜能更酷。当我们坚持不下去的时候,再等一等就熬过来了。
不要让孩子成为一个无关紧要的人
但问题是,虽然我们嘴上说让孩子学会坚持,但我们经常会做一些打断他们的动作。
当孩子在认真地玩积木的时候,你总是给他拿一瓶牛奶,给他削一会苹果。你觉得打断孩子玩积木没问题;出门时,孩子正在精心挑选旅行的衣服。你看不到时间,穿什么出门也没关系,就大致把他带走;无数次,你用“没关系”“大事”这样的话让他放弃正在做的事情。
成年人的世界里有计划,知道事情的轻重缓急,甚至会察言观色。然而不幸的是,孩子们不懂这些东西。现在让他一次次放弃。慢慢的,他会对一切都无动于衷。那时候,他会是一个冷漠的人。
有研究称,专注力是与生俱来的,但需要时间的精心呵护和维持。即使有太多的理由打断他去完成一件事,也要创造机会让他们继续完成。
不珍惜时间,浪费时间
中国台湾省著名作家龙应台的作品《慢慢来,孩子》中的一句开场白,曾经让我很感动。
“我,坐在夕阳下的石阶上,看着这个目光清澈的孩子专注于一件事;是的,我愿意等一辈子,等他花时间,用他五岁的手指,系上这只蝴蝶。慢慢来,儿子,慢慢来。”
卢梭曾说:“最重要的教育原则不是珍惜时间,而是浪费时间。”
什么是浪费?就是用眼睛去观察,用心去体验。只有充分的体验和思考,才能让心灵发展得更加完美。
而在我们面前,那个小小的亮点却被一次又一次地忽略了——我的孩子正在认真地做着他希望完成的事情,不管是什么。
诚然,我们需要在一切事情上与时间赛跑,但只是在教育孩子上,不要珍惜时间,浪费时间。有人说过,“教育就是30%的灵感加上70%的等待”。对于一个孩子来说,他早年需要的鼓励几乎都来自于父母的信心。
自信不是马上的回答,而是无尽的等待。
其实这个世界上等待的事情还有很多:等过马路,等看电影,甚至等吃三分钟泡面。等待本来就是生活的一部分。
我们不必一直生活在焦虑中。总觉得来不及,于是疯狂地给孩子报补习班,买辅导书,填鸭式教学随之而来。慢下来,就像爬山一样。时间只是一个过程。你永远不知道风景会是什么样,直到你到达山顶。如果最后一切都成功了,那后来又有什么不好呢?
你要相信,育儿是一种“静待花开”的美好。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