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岁小孩喜欢抢玩具是怎么回事?很多家长担心孩子长大后会变成“坏孩子”?3岁小孩喜欢抢玩具是因为没有产权意识吗?
趁着“五一”假期,搬家妈妈和两个小区的带娃妈妈们来了一场带娃聚会。会议地点是市中心的公园。我们三个家庭带了两个帐篷,野餐垫和一些儿童玩具和食物。
刚开始的时候画面还是很和谐的,小孩子玩的很开心,大人聊的很开心。但是好景不长。不一会儿,两岁半的米多和刚满三岁的豆宝“吵架”了!
就看到豆宝拿着磁力计积木做的小房子高高的躲了回去。米多一手抓着豆宝的衣服,另一只手向上伸到这个块,嘴里哭着说:“还给我,还给我!”
豆包不为所动,只是重复一句“不!这是我的!”
我妈自己的孩子才一岁半,可能有点笨,就抱着小腿来到我妈身边,然后坐在她身边,一副“看戏”的姿势!
两个孩子的妈妈急忙上前,米多的妈妈安慰米多:“给哥哥玩一会儿,他在逗你呢”;豆宝妈妈拍了拍豆宝的屁股:“你看,你在生姐姐的气。还给你姐姐。”
豆包一脸不服气的说:“这是我拼的,这是我的!”无论豆宝妈妈怎么说,豆宝就是不放手。
豆宝妈妈特别不好意思的说:“这孩子不知道什么时候开始变成这样的,以前也没抢过别的孩子的玩具!再来几次,我就不敢让他和别的孩子玩了。这不是欺负人吗?再不变大就要变成坏孩子了!”
美度妈妈安慰说:“没那么严重。我表哥的孩子这么大的时候也是这样。可能对孩子来说,只是别人的玩具好玩而已。”
对于美度妈妈的话,动妈不置可否。
因为,孩子爱抢玩具确实是一个很普遍的现象,尤其是3-5岁左右的孩子。但是,原因并不是单纯的“别人的玩具好玩”。
总的来说,孩子抢玩具的现象是因为对“产权”的认识不清,缺乏明确的“产权”概念:
这个东西就是我喜欢的。是我的
在我们的生活中,经常会看到一些孩子拿着别人的玩具,说“这是我的”。我们惊叹这个孩子“睁眼说瞎话”的能力,但这个孩子并不认为自己在胡说八道!
因为,对他来说,此时他对物品所有权的概念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在他的意识里,没有“你的”和“我的”之分。在他的意识里,他是中心,一切都是“我喜欢的就是我的”。
我“处理”了这个东西,它属于我
这个典型的例子就是文章开头提到的豆包和米多对磁力计块的争夺。这个磁片积木有好几米,却是豆包拼接的小房子,所以豆包觉得这是“我的”。
对于此时的豆包来说,他就算拼出花来也不知道这个磁块积木是米做的。在他看来,这不是用磁片搭积木的事,而是他“加工”出来的这个小房子,所以是“他的”。
谁先打谁就是他的
这种情况比较常见,一般在公园或者社区活动中心。
一个小女孩在荡秋千。她先玩的。如果这时候另一个小伙伴叫她下来,她可能会不高兴,告诉对方:“这是我的,你不能玩。”
有些成年人可能会觉得这个小女孩这么离谱,但事实是,此时她的物权观念是“谁先玩谁就先玩”。
送给别人也是我的
一般来说,这种情况的孩子可能会让父母觉得“没面子”。一个常见的表现就是,前一秒明明答应把这本绘本或者这个玩具送给别的小朋友。结果人家要拿走的时候,孩子反悔了,“这是我的,你不能拿走”。
对于这个孩子来说,他不知道把这个给别人就是别人。他还是不明白这里的“付出”是什么意思,不明白为什么自己的变成了别人的。
那么,如果孩子有这种“抢玩具”的思维,不知道“产权”,家长该怎么办?
帮助孩子建立“物权”意识
5岁以下的孩子对“物权意识”的认知普遍不成熟,需要家长的正确引导。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可以和孩子一起明确划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事情,帮助孩子建立财产权意识。
比如在家看书,家长可以强调“你的绘本”、“你的玩具”、“妈妈的书”、“妈妈的书包”。平时让孩子指出哪些是自己的东西,哪些是父母的东西,父母也尽量不要私自乱动孩子的东西或财物。
帮助孩子建立“同理心”[h/]
所谓感同身受,其实就是能够对别人的情绪感同身受。
比如和其他小朋友争玩具的时候,看到他们哭,你就能理解对方的难过,而不是无视对方的难过,继续比赛。
小侄女三岁的时候,特别喜欢她的芭比娃娃。她每晚都把它放在床上。有一次,我妈给她和她妹妹买了礼物后,想要她妹妹的史迪仔娃娃。她姐姐不给,就一直拖着抢。最后我气得妹妹哭了。
小姑子一开始安抚妹妹,然后把小侄女一个人领到卧室,把自己的芭比娃娃交给妹妹。我侄女也慌了,紧紧抱住芭比。我小姑说:“你拿了你的芭比娃娃难过吗?是舍不得吗?”小侄女,点点头。我嫂子继续说,“然后你拿了我姐姐的娃娃。我妹妹不是和你一样难过吗?”小侄女想了一会儿,抓住史迪仔的手,松开了。然后她转身拿着她的芭比娃娃出去和妹妹玩了。
后来有一次小侄女看到一个男生抢球,她也说“你拿了他的球,他应该难过”。
所以,不要以为孩子小的时候什么都不懂。很多时候,单纯的孩子更敏感,思考更直接。只要我们作为家长能正确引导,就不会有什么“坏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