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卑是一种自我认知的困惑。当一个孩子被困在迷宫中时,他已经准备好反击了。这取决于你如何帮助他。每个人都有自卑感;但是,不是每个人都能打破自卑的。我们轻率的教育把它扔进了一个迷局,使它无法自拔。
有一次,我们带着五岁的儿子和他差不多大的表弟下楼“做生意”。
儿子拿着满满一箱子的泡泡糖,在小区门口一直喊着“卖泡泡糖,五块钱一个”。他还时不时地冲向带着孩子的大人兜售自己的商品。
出门前,儿子兴冲冲地和弟弟约好去卖泡泡机,但下去后,弟弟始终一言不发地跟着哥哥。
我蹲下身子问他:你想到什么好办法来卖这些泡泡器?
他低头不语。
我指着不远处的一个小孩和他的家人,起身握住他的手说,走,我们去问问他们要不要泡泡机?这个小家伙躲开了我的手,想跟在我后面走。
这件事突然让我想起一位美籍华人在一次演讲中说的一句话——
感觉6岁的我和14岁的我之间总有一种纠结。一个想征服世界,改变现状;另一种是害怕被拒绝。但是,每次都是6岁的孩子赢。
有过特殊的经历-
在大城市的100天里,他向陌生人提出不同寻常的要求,比如“借100美元”、“再灌一个汉堡”、“要奥运甜甜圈”、“在你家后院种花”、“推荐自己是星巴克的迎宾”、……等等,挑战拒绝感。
他之所以这么做,恐怕是源于他6岁时在学校玩的一个“只要同学发现并表扬他的优点,他就可以归队”的游戏。最后他一个人,用自己刻骨铭心的眼泪结束了那次相遇。
从那以后,他的自卑感上升,做很多事情都变得畏首畏尾。
直到有一次,14岁的他听了比尔·盖茨的演讲后,写信告诉父母,他要自己开公司,25岁前买下微软。
虽然这个远大抱负没有如期而至,但他后来成为了一家世界500强公司的营销经理。
当他快30岁了,想开始新的事业时,他记得找过写这封信的14岁男孩。
把他“百日被拒”的视频发布在网上,赢得了很高的点击率。甚至有网友留言告诉他:你做的真的很棒!
虽然每个人都有自卑,但不是每个人都能顺利走出自卑的迷宫。
很多人觉得喝了那么多心灵鸡汤,看了那么多心理学书籍,自卑心理总是如期而至。
回头看自卑,一定要穿越时空,回到童年。
这是因为-
虽然我们无法清晰地记得童年经历过的所有事情,但总有很多事情在我们的意识里烙下了深深的情感印记,走出了足够让你习惯的“习得性思维模式”。
我接触过的很多家长在人生初期都会被这种自卑心理所困扰,尤其是面对孩子的自卑心理时,比如胆小怕事,在意别人的评判,不敢当众说话,不敢面对别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愿意社交,遇到小挫折就发脾气,被人注意就不重视,……等等。
面对这种情况,有些父母甚至强迫孩子做出过激行为,造成负面的情绪印象。
其实我们对孩子自卑的恐惧,是我们对自卑本身的无知。
人是一个社会性的族群,他的一切认知、思维和心理活动都会受到“社会性”的制约,进而影响他的行为。
面对这个普遍规律,孩子也不例外。
从出生开始,孩子就需要大人的照顾和帮助。这种“社会地位”的差异决定了他们的认知、思维和心理习得活动。
换句话说,幼儿的内心意识和情感活动是受“社会层次”的差异影响的。
最初的自卑也起源于此。
不仅如此,随着孩子思维能力的不断提高,还会不自觉地做出各种不切实际的主观比较。
比如,直到今天,我还清晰地记得,我三岁多的儿子,第一次看电影回来。晚上他躺在床上,突然低声对我说:爸爸,今天二姨带我去看电影,我听不懂。
听儿子这么说,心里第一件事就是同情眼前这个小家伙。
正是因为这样的认知和情感活动,这样的情感体验,每个孩子都迫切地想要证明自己。
然而,他们在童年的时候,无法理解所有需要证明的优点,其实都有不可避免的瑕疵。
所以,如果他们不“幸运”,这种“习得性思维模式”会让他们一直在自卑的迷宫中徘徊,并一次又一次强化这种无法逃避的自卑,进而继续表现出“怯懦、在意别人的评判、不敢当众说话、不敢面对别人、贬低别人抬高自己、不愿意社交、遇到小挫折就发脾气、被人注意就缺乏关注”
据此,我们完全可以相信这样一个现实——
自卑的原因在于环境,但根源在于我们和孩子的意识世界。
之所以这么想,是因为回顾一下故事就足以说明一切。
因为世界永远是这样的客观存在,只是你之前大脑中的“习得性思维模式”错误地认知了世界,错判了自己。只要你鼓起勇气改变自己的想法,一切皆有可能。
当然,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你也不能指望一次就成功。
说到这里,我们大概会知道,自卑的人都有,而且不可怕。也许这还是一件好事,不会让我们过度伸展自己。
毕竟,只有在自卑和自大之间不断徘徊,才能找到倾向于二者中间的理性认知坐标。
所以,当我们发现孩子的自卑心理时,无论是外在的强迫还是放任都无法扭转孩子的内心世界。
我们需要通过自己的行动,在孩子心中注入更多充满引导、接纳、认同、鼓励的情感印记,另辟蹊径,引导孩子习惯另一种“习得性思维轨迹”。
当然,这需要我们尊重孩子,有耐心,能够引导和帮助孩子超越具体细节重新审视这个问题,观察这个问题形成背后的原因和过程,拓宽孩子的思维。
记得有一次,儿子放学回来,情绪低落。吃饭的时候,他给我们讲了他和音乐老师因为不遵守纪律发生的冲突,他哭了很多。
当时他告诉我们,这个音乐老师用指挥棒“演奏”他的乐器。他不太喜欢这个老师,他再也不想上音乐课了。
当时我和孩子的妈妈认真的听了他的故事,然后我也很认真的祝贺他,说,儿子,爸爸妈妈祝贺你,你运气真好,遇到了一个好老师。这个老师很好。如果你明天去学校,你必须感谢她。
儿子突然一脸狐疑,问我“为什么”。
我跟儿子说,不是每个老师都会这么负责任的对待每个学生。如果班里有孩子上课不认真,老师还是可以不管的拿工资,但是这样一来,孩子什么也学不到,会像没人管的树苗一样长成歪脖子树。以后没有一技之长,风就吹下来了。
之后我问儿子你喜欢什么样的老师?
后来我发现儿子开始注意音乐老师布置的作业了。
其实自卑只是一个自我认知的谜题。每个人都会有或深或浅的体验。引导孩子在童年时期形成正确的认识,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思维模式,会让孩子受益终生。
但这是一个注重细节,循序渐进的过程。没有这个过程,一切都只会是空中的城堡。
能否让孩子不陷入自卑的迷局,这里面的技巧自然在于父母的智慧。
说到这里,让我想起了几千年前老子说过的一句话——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长处和短处,没有一个人是万能的。问题的关键在于家长、老师以及所有教育工作者能否“知人之智”,进而引导孩子拥有“自知之明”。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