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看到一个小视频,很让我感动:一个两岁的宝宝不小心把厨房的盘子打碎了。他靠在橱柜上,害怕哭。这时,后台出现了母亲关切的声音:“怎么了,宝贝,发生什么事了?哦,你打碎盘子了吗?”
孩子顿了顿,继续哭。
“没事的,宝贝,没事的。”母亲一直温柔地重复着这句话。
爸爸也伸出双手,把孩子抱在怀里,轻轻抚摸他的后背,亲吻他的额头……
神奇的一幕发生了:在听到“没事了”的那一刻,感受到四肢的安慰,孩子停止了哭泣,渐渐恢复了平静。
家长们,在整个过程中,有着充分的同理心、关爱和尊重,更让我感动的是这句话:
“亲爱的,没事的。你不是第一个打破盘子的孩子。每个孩子都会打碎一个盘子。”
真是如释重负。
哪个孩子小时候没犯过错?不幸的是,并不是所有的父母都能读懂孩子的心思。更多的时候,他们会不假思索地爆发,把孩子推得更远。
去年年底,R来到我的正风肃纪制度班。在其中一个活动中,我们需要回忆起父母在童年犯下的一个错误,然后假装自己是父母,向童年受伤的孩子道歉。
R说她小时候太调皮了。有一天,她打开炉子,想给妈妈做饭。当她伸手摸到火时,她缩了回来,她吓了一跳,差点被烧伤。
在最惊慌失措的时刻,我妈回来了,看到炉子开着,女儿惊恐的眼睛捂着小手。秒懂。
“啪——”一记耳光打过来,接着是一连串不堪忍受的辱骂...
R说她记不清具体骂了什么,或者说她选择性的忘记了,因为她不想记。但她清楚地记得自己当时的感受:“我知道我错了,但让我伤心的是,我妈没想到会问,宝贝,你受伤了吗?她不知道我有多害怕,也不知道我有多需要她的安慰。”
我假装是她妈妈,一步步修复关系:承认错误,和好,承诺解决方案...R听完,眼里的泪水渐渐涌上来。我想,或多或少,这将解开她的一些心结。
但是R听完后擦了擦眼泪,却下意识的摇了摇头。“谢谢你。不幸的是,我的母亲永远不可能对我说这些话。”
面对犯了错误的孩子,很多家长的潜意识动作是:责备,提问,逼孩子承认错误。
他们还是会有这句口头禅:
可惜,狠话有毒。
在恐惧的瞬间,孩子的感受不被认可。他看到的是一个可怕的不爱自己的母亲。因为他犯了错,他还是觉得“我不好”,这让他不敢犯错,不敢再试;还有一些孩子,表面上抗拒,尊重,暗地里一意孤行。然而,为了不被批评,他们选择撒谎和掩饰。
要毁掉一个孩子有多容易,每天不停的骂就行了...
哪些父母不爱自己的孩子?当孩子犯错的时候,如何面对才是真的对孩子好?很简单:关注你的孩子,不是那个错误。
我妈上菜的时候,一对小姐妹在饭桌上争着要一碗。啪!我不小心掉到地上,它就碎了。
“说啊!谁干的?!你是怎么打破的?!"我妈一吼,两姐妹吓得直哆嗦,怕挨打。“妈妈,她!”“妈妈,不是我,是我妹妹!”
而在另一个家庭,则上演了完全不同的版本:
啪!挣扎中,碗掉在地上摔碎了。
“哎呀,吓到你了吧?你受伤了吗?给你妈妈看看。”两姐妹被母亲抱着,融化在温暖的爱里。
“妈妈,我没事。”“都是我的错,我没抱。”
“那就好。我很害怕,宝贝。地上有碎片。我们要做什么?”
“我来打扫!”“我也来帮忙!”
一场战争,一个友好的和解。
当孩子犯错的时候,与其过多的责备,给孩子的童年蒙上一层灰色的阴影,不如好好想想:
我们能做些什么来教会孩子面对错误要有勇气和责任心?
那必须是同一个原则,宽恕为先:亲爱的宝贝,我想你知道,犯错并不意味着做个坏孩子。你还是值得被爱的,你会有能力找到补救的办法。如果你需要帮助,我随时都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