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知道对孩子不耐烦不仅仅是大吼大叫和殴打吗?有时候你不耐烦的话语、眼神、表情足以伤害孩子,甚至超过打骂给孩子带来的心理阴影。请先入座,看看自己是不是这样的妈妈。
1。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你不耐烦的时候就露出厌烦的表情和言语。
孩子:“妈妈,为什么天空空是蓝色的,为什么冬天会下雪,为什么...为什么……”
妈妈:天堂空是蓝色的,怎么那么多!妈妈在做饭,别烦我。
2。当孩子想让你陪他的时候,给他讲个故事。如果你不耐烦,你可以找借口说你很忙。
孩子:“妈妈,给我讲小红小红帽的故事”“妈妈,给我讲另一个故事”...
妈妈:“没看见妈妈在忙吗?当妈妈洗完碗后,我会告诉你的。先自己找吧。”“今天太晚了。你应该去睡觉了。明天再说吧!”
3。孩子一不小心做错了,你就不耐烦,你就大喊大叫,到处打。
妈妈:“我叫你用碗吃饭。你得拿着这个碗。这一次,碗会砸到你!看你拿不拿!”“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嘣。[br/] 4。当孩子向你倾诉烦恼时,你不耐烦地打断他。
孩子:“妈妈,妞妞今天在幼儿园不跟我玩了。”
妈妈:“妈妈在做饭。我没时间听你说。回头我跟妈妈说。”但是会后我妈忘了,孩子也没主动说。/br/] 5。当孩子慢慢穿衣系鞋带的时候,如果你不耐烦,就赶紧帮他们。
妈妈:“快点绑好。看看时间。我们马上就要迟到了。我来绑,你太慢了。”"快点,别磨蹭了,你上学要迟到了。"
6。孩子认真画一幅画,你不耐烦就忘了认真表扬。
孩子:“妈妈,你觉得我的画好看吗?”
我妈看也没看就说:“好看,好看,我妈忙。你先自己去玩吧!”
不耐烦的时候,找孩子心理阴影的面积
1。当孩子打破沙锅问到底,不耐烦的你露出厌烦的表情,惹恼了他的好奇心;好奇心是知识的表现,好奇心没了,好奇心也就没了;
2。当孩子让你再讲一个故事时,如果你不耐烦,你就找借口说自己很忙,从而推掉他的求知欲;求知欲是学习的本质。求知欲没了,学习心也就没了。
3。孩子一不小心做错了,你不耐烦吼他,你骂他自尊;自尊是做人的尊严。自尊没了,尊严感也就没了。
4。当孩子在向你倾诉烦恼时,你不耐烦地打断他的话,打退他的表达欲望;表达欲望是交流的源泉,当表达欲望没有了,交流就受阻了;
5。当孩子慢慢穿衣系鞋带时,心急的你赶紧帮助他,帮助他独立;独立是成长的标志。独立越少意味着依赖越多。
6。孩子认真画一幅画,你不耐烦了就忘了认真表扬,失去了他的热情;热情是生命的能量。更少的热情导致更多的消极。
怎样才能成为有耐心的父母
了解孩子
每个孩子在成长过程中都会经历一定的敏感期。当这些敏感期到来时,家长往往会觉得“孩子任性”,“有各种奇怪的行为”。这个时候,不要用大人的标准去衡量孩子行为的对错,而需要更多的耐心去培养,这样这种能力才能真正发展起来。
比如:2-3岁的孩子,正处于自我意识的敏感期,开始说“不”,拒绝与人分享;3-4岁的孩子正处于逻辑思维和动手能力的敏感期。他们喜欢问父母为什么下雨,为什么灯亮了,等等。他们喜欢到处乱涂...了解孩子的敏感期,有助于缓解孩子“犯错”时我们内心的紧张。
更多的爱和包容
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更多的是在心里告诉自己:“他是孩子,他是我的孩子,他的一些言行我是可以接受的。很多事情他都没有经验,还不知道对错。这些都需要我的指导……”。父母要包容孩子的“不完美”,允许孩子犯小错误,给孩子成长的机会。
比如孩子不小心打了他的饭碗,家长要在心里告诉自己,“他是无心的,不是故意的,他这方面经验不足。我应该教他怎么做好,下次他会做好的!”。
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
在意识到自己变得不耐烦之后,父母要做的就是冷静下来。比如你声音一提高,语言就变得尖酸刻薄,情绪很焦虑,总在想“他怎么这么不听话?”我们应该意识到我们正在变得不耐烦。这时候就要“悬崖勒马”,不要让急躁情绪蔓延到孩子身上。
当你变得不耐烦或烦躁时,停下来,大声地、慢慢地数到10。多数情况下,你的冲动会在数完之后慢慢消失;也可以放下手头的事,试着深呼吸;或者远离“战场”一会儿,散散步,听听音乐,放松一下;你也可以多问自己一些问题,“我为什么要生气?”“我的急躁能解决问题吗?”“我的急躁会伤害到孩子吗?”,这样你就可以逐渐调整自己的心情。
多陪陪孩子
[h/]孩子们渴望父母的陪伴。请不要以工作忙为借口敷衍孩子。有时候一个小时的高质量陪伴胜过几个小时。下班后和周末,多陪孩子聊聊幼儿园的情况,做做手工,讲讲故事,一起做做运动。当孩子问你问题而你不知道时,你可以告诉孩子:“妈妈也不知道。我们一起学习吧。”
多陪陪孩子,你会发现孩子身上的很多闪光点,了解他之后你会更有耐心去对待他。同时,要用积极的话语鼓励孩子,增强孩子的自信心。
学会向孩子道歉
不要觉得作为父母,给孩子道歉好像降低了自己的地位。你的道歉在你孩子那里是一种高尚的行为,他会以此为榜样学会如何与人相处。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