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孩子的自律:要自律,家长和孩子要避免这10个误区。攻击想帮我们改变的人,反驳他们的想法。毕竟比想办法解决问题容易。
借口是后知后觉的解释,阻碍人们做出更多更大的努力。
而错误的思维在改变发生之前就扼杀了持久改变的可能性。
如果借口是“不够努力”的借口,那么错误的思维就是“不作为”的借口,让人放弃原本可以达到的目标。
所以,误解是积极改变和自我成长的最大障碍。要培养孩子的自律,做出积极持久的改变,更好地成长,就要避免这些误区。
孩子要避免的2个思维误区
误区一:攀比——“至少我比XXX强”[h/]
攀比带来动力,这可能是最常见的误解。“你看看人家XXX,凡事第一,父母从来不操心。”“你看人家XXX,多懂事啊,回家还帮忙做家务。”“人家XXX,天天练琴,现在5级了”……很多人都会对孩子说这句话,希望孩子能“知耻而后勇”,从此有个学习和上进的榜样。
然而,其实孩子此时此刻的内心发挥往往是:“至少我比肖鑫强。他总是做错作业,他的成绩从来没有我的好……”
“比较”是一种根据自己内心的需要而有选择地采取的措施。
每个人的大脑中都有一个评价系统,试图维持自己的心理平衡。比如每个人都有对财富的渴望。看到别人有更大的房子,更好的车,“买买买”的财务自由,会导致心理失衡,促使大脑启动快速粗略的评价机制。如果你觉得自己有能力,努力之后就能拥有,那么这就会成为一种动力,或者至少种下一颗种子;如果我觉得自己没有这个能力,或者觉得自己的努力不一定能得到这样的回报,我会采取其他措施来重新平衡自己。比如我的工作比较轻松,有很多空闲时间,或者至少我比任何人都优秀……
所以,“攀比”能否转化为动力,取决于你是否有这种内心的需要,并认为自己有能力去实现。如果孩子没有内在动机,比较的目标超出了孩子自我认知的范围,那么“比较”只能让孩子采取“至少我比XXX好”来维持心理平衡。
“至少我比XXX强”可以维持心理平衡,但会带来一个严重的问题:会产生一种有人比我更需要改变的错觉,诱导我们给自己免疫。这会扼杀变革的动力,或者阻碍变革的努力。
为了自己的心理需要,对孩子进行横向的“比较”,会让孩子陷入“至少我比XXX强”的误区。所以要尽量避免拿“别人家的孩子”做横向比较,引导孩子做“比过去的自己更好”的纵向比较。
误区二:今天是个特殊的日子/这是个特殊的时刻
在重要的节日里放松是理所当然的。但是,这也会导致一些问题。每当日历给我们提供了一个更有吸引力的替代方案,我们就会放纵自己,放弃正确的选择。
很多人被这种感觉所诱惑,不自觉地寻求甚至创造这样的“日子”。春节,劳动节,中秋节,端午节,生日都要休息放松。然后清明节,植树节,青年节…还有感动的纪念日,各种纪念日,发薪日甚至猫狗成为家人的日子也是有意义的日子!
减肥的人也很容易被这个特殊的日子,或者特殊的时刻所诱惑。节日期间要不要改进一下?朋友聚餐,不如一起好好玩玩。今天爸妈难得一展身手,做了一道红烧肉。不多吃能做到吗?
同样,孩子也容易陷入同样的误区。亲戚来拜访就不用说了,可以放松一下?你为什么不回家多玩些游戏?
所以很有可能孩子一看到家里有人来就大赦了。他们也会创造一些机会,比如今天几个孩子去你家,明天去他家,这样就不用遵守少玩游戏的禁令了……
特殊的日子,特殊的时刻,往往会成为错误行为的借口。希望明天一切都能恢复正常,到那时你还是那个自律的自己,这是不现实的——成功的改变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
父母应该避免的8个思维误区
很多人对孩子“恨铁不成钢”,认为自己已经付出了足够多的努力,但是孩子还不够好,应该换个孩子。其实环境塑造人,父母是这个环境中最重要的因素。不管我们愿不愿意承认,这主要是因为我们直接或间接地影响了我们的孩子成为现在的样子。想要孩子做出积极持久的改变,也需要做出必要的改变,而不是只想着改变孩子。
误区一:有自知之明,能客观看待自己
大多数人都认为自己最了解自己,能客观评价自己。那么,人们在评价自己的时候,实际倾向是:成功归因于自己,失败归因于环境和他人。
世界上最有影响力的商业思想家马歇尔·古德史密斯(MarshallGoodsmith)博士曾经组织8万名专业人士给他们的表现打分。通过统计评分结果发现:70%认为自己排名10%;82%的人认为自己在前20%;98.5%的人认为自己属于前50%。——人总是倾向于给自己的努力和表现,给予不切实际的更高评价。
这种倾向导致缺乏客观性。我们认为自己付出了足够的努力,是孩子辜负了我们,或者是环境和其他人让我的努力付之东流。
可以说,这种缺乏客观性是对我们孩子教育的许多抱怨和愤怒的根源。
误区二:所有的努力都会得到相应的回报
有些父母意识到,要想让孩子改变,首先要改变自己。但是他们追求改变是为了得到自己想要的回报,比如自己说过的话,做过的事,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做出相应的改变。辅导孩子几天,希望孩子不仅成绩更好,还能养成更好的学习习惯;如果改变说话方式,希望孩子感恩,什么都懂,什么都说……
不是所有的努力都有回报。只有勇于尝试,再接再厉,才能增加成功的可能性。如果奖励是唯一的动力,那么你的改变是暂时的。迟早,因为一点挫折,或者一段时间的停滞,你会觉得希望破灭,然后又回到老路上。
其实努力改变,让自己成为一个更好的父母,本身就是一种奖励。
误区三:孩子知道了就应该去做
很多家长认为孩子不爱学习是因为不知道学习的重要性。只要孩子知道学习的重要性,他就能努力学习。
“知道就行。”这种误解导致了概念的混乱。其实很多孩子不是“知道”,而是“不会”。
“超我”知道该做什么,“本我”却做不到。这不是孩子的特点。大家都一样。理想的自己和现实的自己总是有很大的差距。
为什么讲道理唠叨都没用?因为孩子已经知道了,你却不教他怎么“做”,你还在怨恨为什么自己很努力却没有得到回报。
误区四:只要意志力强,就不会屈服于诱惑
我们高估了意志力的力量,导致意志力往往成为一种诀窍:孩子不按时做作业,做了也不专心,总分分神……意志力不强?
也有很多家长认为意志力是决定孩子未来的关键,所以通过人为制造“延迟满足”来锻炼孩子的意志力。
其实更多的时候,是因为我们习惯性地低估了环境中把孩子引入歧途的利诱,而这些利诱很快就消耗了意志力。
抵抗诱惑最好的方法就是远离诱惑,而不是总靠意志力去对抗。如果孩子总是因为看电视影响了本该完成的作业而回到家,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把遥控器收起来,拔掉电源;如果孩子学习时注意力不集中,总是被谈话的声音所影响,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创造一个学习的氛围,而不是要求孩子不要被这些声音所影响……
只有教会孩子识别环境中的诱惑,并有策略地应对,才能有效地运用意志力。
误区5:简单的任务,不需要计划和帮助
我们总是鄙视简单的事情,认为孩子自己就能做到。因为这种轻视,我们只要求它,却不想提供引导,甚至根本不知道如何引导。
做一件事很简单,但简单的事,坚持下去,就不简单了。
比如按时写作业,可以通过设置闹钟来解决。多么简单!但是在实践中,你要学会面对和处理各种问题,比如回家晚了怎么办,别人叫你玩怎么办,累了怎么办,有了新玩具想玩一会儿怎么办,想看动画片怎么办,想到今天作业很多的时候感到焦虑怎么办,今天上课有什么不懂的地方怎么办,突然想到怎么玩个游戏……
生活中总有各种事件闯进来,分散孩子的注意力,改变预先安排好的优先顺序,考验专注和坚持的程度。这些情况都需要我们提供必要的引导和支持,让孩子学会如何应对。
误区六:顿悟会瞬间改变一个孩子
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希望自己的孩子通过“打鸡血”的方式做出大的改变。毕竟在热闹的现场,孩子们也是热血沸腾,哭着骂着。
然而,一切眼前的经历都可能在短时间内催生变化,却不会带来任何有意义或持久的变化。因为这个过程的基础是欲望和冲动,而不是战略和规划。
激情很容易被点燃,但也会慢慢消退。让火一直燃烧的不是最初的火柴。
误区7:解决了这个问题就不会再有问题了
这是对未来挑战的根本性误解。没有一劳永逸的事情,积极的改变如果不能持续跟进是无法持续的。
有家长说,只要孩子能按时完成作业,我就满足了。
然而,其实我们会发现,我们总要解决一个问题,新的问题又会出现。我们督促孩子做作业,等孩子能按时坐在那里的时候,又会出现注意力不集中的问题。在解决这个问题的时候,他们可能会发现自己听课的方式有问题。要解决听课的效果,就要涉及到预习、听课、复习等学习方法的问题……
虽然总会有新的问题,但这是值得高兴的事情。新问题已经是另一个层面的问题了。我们在解决问题中与孩子一起成长,在这个过程中,提高孩子解决问题的能力。
误区八:我还有很多时间去改变我的孩子
我们习惯性地低估了做好一件事所需的时间,认为时间足以让我们最终完成预期的目标。
正是这种认为时间可以无限宽容的信念,使得像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这样本该更早开始的事情,被各种各样的事情耽误了。
我们总是回首往事,意识到时间过得多快,年复一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