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孩子玩游戏,输了就发脾气!以后输不起了怎么办?有时候第二天想了想,觉得回复的不够好。
到底什么是“输不起”?
我不同意这个观点。仔细想想,我们成年人更喜欢赢。我们赢了会很开心,输了会有点沮丧,情绪会低落。
大人尚且如此,孩子更是如此。他们的情绪管理不如我们,自然会用更直接更激烈的方式表现出来。
输了不开心很正常。因为在乎而在乎,这是人之常情。
输了之后哭很正常,因为他们还不能管理好自己的情绪,也不知道怎么掩饰。
所以,我们不要总在一个孩子输了哭的时候就认定他输不起。
有时候标签化对我们父母的伤害更大,因为它会让我们弥补很多没有提前发生的场景,让我们提前担心未来:孩子输不起-blx-以后怎么办?
一旦进入这样的思维模式,我们往往会放大自己的焦虑和恐慌,反而忘记了如何正常地观察和对待孩子。
学会真正感同身受
所以,面对孩子的损失,不要提“输不起”。想想怎么处理孩子的情绪,怎么让他从中有所收获。
就跟他因为一个玩具一直玩不好,摔倒了,哭了,就发脾气一样。这么想,是不是觉得引导起来轻松方便很多?
那就是先冷静的陪孩子度过情绪风暴。
现在很多家长都理解“共情”这个概念。我们也知道需要安抚孩子的情绪,但我们常说的并不是真正的感同身受。
例如:
宝宝输了很不开心,但输了就会发脾气。好了,不玩了,生气吧。如果你输了,你就输了。这是游戏,也无所谓; 宝宝不高兴,但是这次我们输了。我们可以继续努力,下次再赢
这些看似“令人欣慰”又“令人鼓舞”。也许有一两句我们还认为是“共情”(比如第一、四句),但本质上并不是真正的共情。
失去的感觉是不愉快的。想想我们的经历。这是一种感觉,好像我们被困在黑暗中。
真正的感同身受,是我们愿意走进孩子的黑暗里,陪他在黑暗中坐一会儿。即使我们不说话,我们也会用我们的态度、身体、表情告诉他,“我了解你,我以前也是这样的”。
“同理心”不是方法论的机械情感命名,不是转移注意力的其他提议,更不是解决问题的鼓励。
“感同身受”应该是人类天生的情感。
如果你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做,那么下次看到这样情况的孩子,想想那些你失去了升职机会,努力了半年,没被选上,职称没评上,你在乎却没有得到的经历。
这个时候,也许我们会很自然地拥抱孩子,对他们说,
我知道这很难。想哭就哭吧。我会陪着你。
最简单的情感往往是最难表达的。这意味着我们愿意面对自己当时的脆弱,同时也愿意接受孩子和我们曾经一样脆弱。
但是这种接受和看到才是最强大的。
日常生活,有输有赢
看到这里,估计有些朋友会有疑惑,难道不需要引导和培养输赢观念吗?当然需要。
但是输赢观念的树立,一定不能是在孩子输了哭的时候教育,那样只会适得其反。真正的输赢观的引导,应该发生在日常的交往中。
和孩子一起建立成长导向的思维模式。不要过分夸奖孩子的成绩,多关注努力的过程。
这些还是很重要的。我也在今天文章的最后放了一个推荐阅读的链接,这里就不展开了。
多说两句你能具体为游戏做些什么。
1。大人不只是想逗逗孩子或者“锻炼锻炼”孩子,而是真的能放下身段,让我们和孩子的每一次互动,尤其是游戏,都有赢有输,而不是只有我们赢,孩子输。然后我们也要求孩子不要因为输了而生气。
2。注意游戏的年龄,尤其是针对幼儿的桌游。有必要引入一些运气的随机性,让孩子真正意识到父母会输,而不仅仅是每次都是他输。
3。幼儿游戏包括运动项目的选择。个人强烈建议大家多关注团队合作和努力的内容,没有必要过度引入比赛。要树立输赢观念,孩子首先要经历合作,才能竞争。
在孩子看待输赢这件事上,真的是用放大镜体现了每一个家长的价值观。
有些人不自觉地总是放大“赢”的价值,有些人不自觉地压抑“赢”后的喜悦,有些人不自觉地羞愧“输不起”,有些人不自觉地回避“输”后的悲伤。
所以我们对自己的输赢没有一个稳定平和的看法。于是乎,我们总是用自己的“恐惧”和“期待”去精细雕琢孩子的每一个反应,却从来没有真正让孩子从宏观的角度去理解。
赢了就该高兴,但高兴的时候要明白,只是这次赢了,不是永远;
输了会难过,但是难过之后就能明白了。只是这种失去,不是永远。
赢很重要,输也很重要。比这更重要的是我们如何面对每一场输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