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没有自制力,学习习惯不好?家长可以试试这些方法。10分钟写不了作业,只能玩桌上的东西。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并且沉迷游戏等等。
的确,自制力对每个人都很重要。没有自制力,就不可能有良好的行为习惯,给我们的学习和生活带来很多不好的影响。
有自制力的孩子学习更自觉,在人际交往方面,更容易建立或维持友谊。成年后,他们也相对更加自律,能够管理好自己的学习和生活,事业也更加成功。
那么如何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呢?
一、培养孩子自制力的关键期。
美国心理学家克莱尔·考珀(ClaireCowper)认为,自我控制是一种复杂的心理结构,它反映了个体调整自己行为的能力,从而使个人价值和社会价值得到协调。
这种能力体现在,在没有外力监督的情况下,个体遵守一定的规则,约束自己的行为,达到预期的目标。
2-7岁是培养孩子自制力的最佳时期,因为这段时间孩子会经历很多成长的关键期,比如秩序敏感期、自我意识敏感期、逻辑思维敏感期、人际关系敏感期等。
同时,这个时期也是孩子离开父母上幼儿园的适应期。孩子们的生活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学习和习惯是未来的基础。这个时候,培养孩子的自制力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如何让孩子“等”?
自制力主要表现为两种能力,一是放弃,二是忍耐。
我们总认为诱惑和烦恼来自外界,比如太好吃而无法抗拒的蛋糕,好玩的玩具,充满诱惑的网络游戏等等。但其实问题出在我们自己身上,我们的思想、欲望、情绪,让我们无法克服内心的冲动。
作为父母,我们可以先考虑一下。有哪些想法或感受让你在不情愿的时候做出了决定?
我们不妨帮孩子做一个意志力训练:等待。
我想从四个方面谈谈如何让孩子“等”:
1。让“等待”成为一种习惯。
不难。你可以通过一日三餐、吃零食、玩游戏来培养这个习惯。
比如父母要给孩子设定一些固定的生活习惯:早上中午晚上吃饭时间,每天吃零食,每天玩游戏...
只有在特定的时间,孩子才能做特定的事情。在此之前,他们只能“等待”。
2。让孩子愿意等待的辅助工具。
需要多长时间?孩子等太久可能会哭,但是如果我们教他们看时间,会好很多。
当孩子学会看手表和日历时,时间就变得“定型”了。让孩子看到、感受到时间的流逝,会让等待更有计划性。
3。当孩子提出要求时,不要急于同意或拒绝。
此外,当孩子想要什么东西或者想玩游戏时,父母并不只是选择“同意”或者“拒绝”。他们也可以通过延迟满足和让孩子等待来培养他们的自制力。
你可以告诉孩子:我知道你很想要这个东西(或者做这件事),但这不在我们的计划中。我答应你,我们会讨论什么时候买,为什么一定要买,是否需要,好吗?然后我们会决定什么时候给你买。
4。设置奖励。
还有,奖励也是延迟满足感的好方法。当孩子真的想要某样东西或者想做某件事的时候,可以用奖励计划让他们延迟满足。
举个例子:孩子很想买一个玩具,父母可以告诉他,如果你能等到下周再买,我们除了送你这个玩具,还可以带你出去旅行。但是如果你现在想要,你只能得到这个玩具。
三。不要说“不要……”
家长经常教育孩子说:上课不要乱动;不吃零食;不要乱跳…,但你可能没注意到,这些话不仅不能纠正孩子的行为,还会对孩子的行为产生强化作用。
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丹尼尔·魏格纳(DanielWegener)曾经做过一个实验:他告诉受试者,他们可以想任何东西,除了白熊。结果是,每个受试者在努力不去想它的时候,总会想到白熊。
韦格纳将这种效应称为“讽刺性反弹”。这个实验表明:大脑会自动过滤“不要”这个词,只记得你说过的不要跟随。然后你越强调孩子不做的事,孩子就越会做。
所以,我们在培养孩子自制力的时候,去掉了“不”字,直接告诉孩子:你该怎么做。
四。家长要放手。
培养孩子自制力最直接的方法就是家长放手。父母应该让孩子意识到他们应该对自己负责。他做的很多事情都应该有自己独立的想法。父母不需要告诉孩子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而是要告诉孩子自己做的事情会带来什么,这样才能有意识。
培养孩子的规则意识。孩子有了规则意识,才能提高自制力。
家长可以从日常作息开始,制定按时起床、按时睡觉、不挑食等规则。家长要长期坚持一贯的严格要求,但不要干预帮助孩子,孩子会逐渐约束自己。
五、让孩子的兴趣得到坚持和延伸。
兴趣是让孩子坚持下去的最好力量,所以给孩子培养一个兴趣,让他坚持下去。在坚持的过程中,他们会用乐趣和自制力来约束自己,慢慢延伸自己的兴趣,让自己意识到,不仅这一件事可以自己坚持,很多事也可以自己去做。
六。对于年龄较小的孩子,自制力的要求不能太严格。
自制力是所有大脑活动中消耗能量最多的。大脑为了保存能量,不愿意给你足够的能量来抵抗诱惑,集中注意力,控制情绪。大人尚且如此,何况孩子。
饿的人不应该拒绝零食。不要让自制力发展到另一个极端。
我们需要多巴胺让大脑感到快乐,比如设置奖励,比如培养孩子的兴趣。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