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要想让孩子有更好的教养,就要多鼓励,少批评!但是如果是在公共场合,影响了别人,侵犯了别人的正常权益,那就不太好了。
熊海子是熊爸妈做的。如果家长能够正确、积极地管理和引导孩子的日常行为,规范孩子的行为习惯,那么我们在公共场所的体验会更舒适,我们的出行质量也会更高。
美国儿科学会(以下简称AAP)提供了10条如何有效管理孩子行为的建议:
1。孩子只会模仿,不会学习。用平静的言语和行动引导孩子,一个讲道理的父母才会有一个能讲道理的孩子。
2。给孩子制定一些明确的、一致的规则,用他们那个年龄能理解的语言告诉他们这些规则,要求他们遵守。
3、 解释清楚后果。如果孩子执意不当行为,请冷静坚定地向孩子解释后果。比如告诉他,如果他不把掉在地上的玩具捡起来,过一会儿别的小朋友会捡起来,等他想玩那个玩具的时候,他又找不到了。
4、 听孩子的话。在帮孩子解决问题之前,先听听孩子陈述的前因后果。当孩子反复重复同样的不良行为模式时,不仅要讲后果,还要和孩子一起讲感受,帮助孩子分析前因后果,帮助孩子挖掘出“淘气”和“淘气”行为背后的情绪和逻辑,可能是“嫉妒”,也可能只是单纯的表达喜欢。
5、 多关心自己的孩子。注意力是管理孩子行为最有效的工具。每个孩子都希望得到父母的关注,成为父母眼中的焦点。孩子就像海绵一样,需要不断吸收父母的爱和关注。一旦他们觉得被忽视了,就会故意调皮捣蛋,做坏事来再次吸引注意力。
6、 表扬孩子良好的行为习惯。孩子的认知有时候会让人很难区分什么样的行为是好的,什么样的行为是坏的。就像他抓你头发一样,他抓,你拉,他再抓,你再拉,他来来回回。他觉得你在玩他,但是他没有意识到这是一种不好的行为。下次他会再做一次。所以,当孩子表现出良好的行为时,一定要表扬他,告诉他这样做是对的。妈妈很开心。这样,当孩子表现出不好的行为时,不要批评。他看着你的脸自然会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7、 适当的忽略。聪明的妈妈应该知道什么时候给孩子回应,什么时候假装没看见没听见,故意“忽视”孩子。比如孩子反复把手伸进一碗热汤里,在保证手指安全的情况下,让他做。这样,被烫伤一次,他自然不会再做了。只要他的行为不危险,不会伤害自己,就让他做吧。有时候,忽略孩子的不良行为可能是阻止它最有效的方法。
8、 为即将到来的麻烦做好准备。在开展一项活动前,家长可以提前预设孩子可能会遇到什么样的麻烦,孩子遇到麻烦后可能会出现什么样的行为,家长此时应该如何正确引导。比如你今天安排和闺蜜的宝宝一起玩,可能会出现两个宝宝争夺同一个玩具的悲剧情况。家长可以在事情发生前和孩子一起表演,用正确的行为引导孩子。高超的预判能帮你避免很多麻烦,对孩子也是一样。
9、 转移不良行为。有时候孩子会做淘气的事情或者搞破坏,可能是因为太无聊了,不知道做什么,所以以破坏为乐。当孩子出现这种行为时,及时给他提供更多好玩的游戏和玩具来打发时间,他自然会停下来。
10、 设置时间。设定时间。当这个时间到了,你必须回到正常状态。当孩子违规或行为不当时,提醒孩子做错了什么,督促孩子及时调整到良好的状态。对于年龄太小的孩子,你可以放宽界限,多和他们交流。“你感觉还好吗?”你调整好了吗?你准备好解决问题了吗?“及时帮助孩子恢复正常。
AAP也提醒家长,打屁股、骂孩子等形式的体罚并不能纠正孩子的不良行为,尤其是对孩子大吼大叫或羞辱孩子。除了无效,严厉的身体和语言惩罚也会损害孩子长期的身心健康。所以,如果你希望你的孩子有更好的教养,你应该更多地关注他们的好行为,而不是惩罚他们的坏行为。
自我管理是一门需要终生练习和学习的课程。在管理孩子的同时,我们也在学习更好地管理自己。
没有规则就无法实现方圆。一个幸福感很高的社会,除了越来越完善的法律和道德约束,还有赖于我们每个人的自律。相互鼓励。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