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么,我们是不是应该再用这一套来教育孩子呢?
孩子思维活跃,表达能力强
3岁以上的孩子思维非常活跃,语言能力得到了充分的发展。他们年纪小,知识面窄,但求知欲强,愿意与人交流,非常愿意表达自己的想法。
正是这种思维活跃和语言表达的结合,所以每当孩子有什么想法的时候,他总是想在第一时间表达出来,根本不会去想别人是不是在说,是不是愿意听他说。
当孩子对大人谈话中的某件事感到好奇时,会迫不及待地去解决自己的“疑惑”,并提出许多需要回答的问题。这是他们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对他们来说也是有价值的。
有时候大人不注意,他会不断重复甚至大喊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干扰大人的谈话,打断大人的思路,有时候会让人觉得尴尬。
好的引导胜过粗暴的压制
孩子的“打断”行为,并不是他们故意不礼貌造成的,而是因为他们缺乏社会经验,不熟悉社会文明的规范,所以家长可以给予一些引导和教育。
不是说家长要严格禁止孩子打断和严厉批评孩子的行为,而是要让孩子认识到事情的本质。一顿责骂可能会极大地伤害一个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扼杀一个有主见的人才。
一方面,先听听孩子想表达什么,认可孩子的想法,告诉孩子父母愿意和他沟通,这样才能保护孩子表达的欲望。
另一方面,在肯定孩子的前提下,告诉孩子表达自己是可以的,但是表达的时间不合适。这样做会干扰别人,也是不礼貌的。
教孩子学会倾听
人有两只耳朵一张嘴就是为了少说多听。教会在表达自己的同时要善于倾听,给别人说话的机会,这样才能互相尊重。
家长可以和孩子玩互动体验游戏,让家长在孩子说话的时候不断打断孩子,然后让孩子说说自己的感受,通过亲身体验改变自己的行为。相信有了这样的引导,孩子一定能比较心。
不仅仅是一种说法
我们应该尊重和满足孩子的表达需求,但表达的方式是多种多样的,不一定非要“说”出来。父母可以通过多样化的方式来转化孩子“打断”的行为。
比如大人在互相交谈的时候,孩子有什么想法可以倾诉,可以把自己的想法写下来或者用自己的方式保留下来,等大人讲完之后再分享给大人。
这种方式不仅不会引起冲突,还能激发孩子在不同思想间的灵活转换,促进孩子语言表达、文字表达、画面表达的全面提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