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他妈妈当笑话讲:“你没看到他生气的样子,真有意思。”有听众笑了,“小孩子就是这么任性。”但我笑不出来,只有失望的眼神在眼前闪烁。他被爱着,想回馈亲人,却失败了空!而这种相处方式可能只是他和他妈之间长久以来的一种固定模式。他有一颗温暖的心,冷得发昏,直到熄灭。
曾经有个男同学给我们讲过一个让他很困扰的事情。情人节他给老婆买花,想浪漫一点。谁知她老婆不领情,拿起花扔进垃圾桶,还警告他“以后少买这些华而不实的东西。”那些男学生咬牙切齿地发誓他们再也不会犯贱了。
我非常怀疑那个失望的孩子最终会成为这样一个不解之缘的伴侣。因为他们走的是一条因果之路:曾经付出的爱没有人要,最后干脆把自己封闭起来,不懂得珍惜和保存别人的爱。
有时候看到一些家长抱怨孩子成年后不懂事,不体谅父母,我觉得真的怪不得孩子。怪还是怪父母。你有没有从小教会他们如何去爱自己爱的人?你有没有告诉你的孩子他需要感恩?爱情不会自动从心里长出来,就像种子在贫瘠的土地上很难发芽一样。
我在校门口接孩子放学。每天都能看到一些已经很大的孩子。一出校门,我就把沉重的书包扔给爷爷奶奶。他们笑着双手空[/k0/],和同学一起玩耍,完全无视那些虚弱的老人不堪重负。当然,老人们从不拒绝。都是这样默许对方的:孩子只是享受,不需要承担,不需要付出。
我高中有个好朋友。有多好?换衣服经常吃住在她家多好。她的父母善良,没文化,但特别尊重有知识的人,尽自己最大的努力支持孩子的学习。他们说的那句话是“学生最重要。”每天她都是把衣服拿出来,张着嘴,不做任何家务。有时候看到父母忙,不忍心做点什么,就被父母骂。“你只管学习,别的什么都不管。”说实话,那个时候,我很羡慕她,因为在自己家里当孩子,没有这样的待遇。上初中的时候,寒暑假要给父母做饭。打扫房子、织毛衣和踩缝纫机都是我妈妈的业余爱好。看着别人家的孩子那么贵,再看看自己,真的是心理不平衡。
后来我们都大了,我才发现她最大的问题出现了,因为她被父母偏离了自己的轨道,从来不用付出。就是她不懂得对人好,也不会对人好。就连她最喜欢的妈妈在不开心的时候也会大叫,然后后悔。
她不会说很温暖的话,对喜欢的人也不会很热情。有时候我能清楚地看到她心里的暖意在闪烁,但她却决心压抑自己,做出若无其事的样子。我姐说她不懂人情世故,但也不能怪她。是她的父母让她一直只想着自己,不用给别人任何回报。这些年来的这个暗示,让她内心的一部分积满了灰尘,对别人好的技巧,仿佛像一个很久没上发条的玩具,完全失去了动力。
有些人总认为,孩子小的时候不需要为父母做什么,以后就明白了。这是一个错误的想法。知道付出是被训练的结果,感受到付出的快乐比被爱更大更广。与爱的能力无关。一个刚会写字画画的孩子给妈妈画一张卡片,是他能做出的关于爱的最好表达。不应该忽视,应该表扬。民间有句老话:宠坏孩子就像杀死孩子。你宠着他,把他捧在手心里。他只需要永远想着自己。久而久之,他会变得自私。自私的人很少有真正的幸福,因为他们永远只会看到自己失去的东西。最终,他们的世界将只剩下他自己。
所以,溺爱孩子是一种非常短视的行为。在漫长的一生中,父母只有很短的时间把孩子当成宝贝,而大部分时间都需要独自面对这个世界。他们有爱,也会爱,这是父母给孩子最珍贵的礼物。父母的爱再强烈,如果心里承受不了善意,这样的爱又有什么意义?如果一个人连爱自己的父母都不知道,这个世界上还会有其他值得为之付出的人吗?
很多中国父母的爱是无私的,从小到大。他们一刻也不能放松,不求任何回报。这是大爱,也是狭隘的爱。因为这段爱情的终点站是一条死胡同,只是一条单行道。从这一头到那一头,没有那种江河繁盛入海的力量,得不到生根开花的结果。
我也是个爱孩子的人,但是小胖墩从小学开始就能帮我洗碗做家务了。初中的时候,我已经会炒鸡蛋,会煮饭了。我都是自己背书包,有时候还要帮我点餐。我一个人在家的时候,他总会叫我“锁好门,不要给任何人开门”。他很为自己是个小男子汉而骄傲,在父母面前成为一个成年人让他有很强的荣誉感和存在感。孩子需要知道父母爱自己,但也需要知道父母需要自己。这对孩子来说是双重重要的事情。
任何爱情,不管是父母的爱还是伴侣的爱,都应该是双向的。从一颗心到另一颗心,如种子落在湿地上,生根发芽,长出绿色的枝叶,生出一片绿荫。这样的爱才会有价值。
被爱让人在世界上找到温暖,而主动去爱则是在为世界创造温暖。
孩子不仅是父母的专属财产,也是未来社会的公民,是亲人未来的伴侣。而一个好公民,一个好伴侣,从一个懂得爱的孩子,就展现出了他们的雏形。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