场景一:
一个小婴儿躺在婴儿床里,挥舞着小手小脚,嘴里发出“咿咿呀呀”的声音。这时,小宝宝的妈妈凑过来,笑着看着小宝宝。
“呃……”小宝宝看着妈妈,皱着眉头发出声音,好像在和妈妈说话。
“呃……”妈妈也皱起眉头,嘴里发出同样的声音。
“啊……”看到妈妈的回应,宝宝跳得更起劲了,笑着发出了另一种声音。
“啊……”我妈也学着摇了摇宝宝的手和脚,又发出了同样的声音。
“哎呀……”小宝宝更加兴奋,投入到和妈妈的交流中。
妈妈也是这么回答的。屋子里萦绕着母子间温暖愉快的“交流”,小婴儿似乎更依恋母亲。
场景二:
公园里,一对父女引来了别人羡慕的目光。
小女孩大概4、5岁,也许是因为心情好,边走边迈开了步子。爸爸很激动,走在女儿前面,同样的舞步。
小女孩笑了:“哈哈...爸爸,你跳得真难看……”
为了不被落下,小女孩跑到父亲面前,又跳了一个舞步。爸爸随后冲到女儿面前,模仿着同样的舞步,女儿笑得前仰后合。
然后,女儿又冲到了爸爸面前,学着鸭子走路。爸爸于是冲到女儿面前,学会了像鸭子一样走路...
公园里很多人都为父女之间源源不断的笑声而驻足。多么幸福的父女啊!
离开公园的时候,小女孩的脸红红的,过了非常开心的一天。她似乎更喜欢和她父亲呆在一起。
场景三:
一天早上,一个7、8岁的小男孩从房间里出来,他妈妈提醒他:“他衣服穿反了。”
小男孩不同意。“穿反了。我喜欢反着穿。”母亲有些尴尬,最后没有说话,而是进了自己的房间。
过了一会儿,他妈妈也从房间里出来了。小男孩一看到妈妈的样子就笑了:“妈妈,你好丑,哈哈……别跟别人说你是我妈妈,哈哈……”原来他妈妈也是故意把衣服穿反了,看起来有点滑稽。
妈妈看到儿子的反应,笑了。“不要告诉任何人你是我的儿子!你比我丑...哈哈……”
两人在镜子前扭腰。笑够了,母子俩穿上衣服,手拉着手笑着出去了。
第四场:
在咖啡店里,一个三十多岁的男人和坐在他对面的父亲争论着什么。小伙子脸红了,激动了,指责父亲固执。
老父亲沉默了,小心翼翼地捧着一包代糖,摇了摇,轻轻撕开一角,把第三包糖倒进了面前的咖啡里。最后,他的手指轻轻晃动杯柄让糖融化,而不是像大多数人一样用勺子搅拌…
年轻人静静地看着老父亲在面前的一举一动,陷入了沉思。“我父亲喝咖啡的方式和我一模一样。我毕竟是父亲的儿子,很多习惯都是从父亲那里学来的……”
小伙子的表情平静了很多,眼神里流露出愧疚:“爸爸,我可能有点冲动了……”
模仿促进喜欢,这是幼儿说今天要讲的主题。想让孩子跟你更亲近,就有意无意地模仿孩子。
模仿导致亲密的心理实验
2004年,荷兰研究人员Barron进行了一项实验。实验是这样进行的:他让实验者有意无意地模仿一些孩子的一些动作和姿势,然后在孩子面前假装掉铅笔。很多实验的结果表明,孩子们更愿意帮助模仿自己的实验者捡起掉落的铅笔。所以巴伦认为,模仿可以让对方喜欢你,对你产生更多好感,有助于关系变得更亲密。
2010年,VanDeVelde通过实验补充了这个理论。他认为成年人不应该模仿儿童愤怒的行为。虽然模仿生气偶尔会让孩子发笑,但大多数情况下会让孩子讨厌你。因为孩子会想到嘲笑,认为父母不关心自己的情绪,反过来会激起孩子更多的负面情绪。
即便如此,仍然影响不了亲子模仿的力量,因为大多数有意或无意的亲子模仿往往能起到积极的情感促进作用。因为无论是父母模仿孩子,还是孩子模仿父母,模仿造成的相似性促进了喜欢,喜欢导致亲密。
亲子模仿的关注与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孩子来说,年龄越大,越应该延缓他人的模仿行为。否则不仅不能促进喜欢,孩子还会认为别人是故意的,甚至怀疑对方是不是精神有问题。因此,对于大一点的孩子,父母的模仿必须是有意或无意的,才能产生积极的促进作用。这个年龄怎么定义?一般直到孩子接近青春期,家长都要把这种模仿延迟到足够的程度,不要太明显,因为青春期的孩子思维已经接近成年人,他们懂得理性思考和质疑。
当然,亲子模仿并不是促进亲密关系的唯一原因。有时候亲密的亲子关系是多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这种模仿仍然是促进亲子关系的敲门砖。相信我,你和你的孩子都能从这种模仿中受益。
最后提醒一句:这里的亲子模仿只是指肢体动作、姿势、表情、语言语调的模仿,还没有涉及到习惯、性格等深层次的模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