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教育没什么大不了》系列中,你会看到一个生动的故事,就像我们每天遇到的一样。从这些故事中提炼出来的育儿理念和方法,一点都不高大上,但是很实在,很好用。
这是“教育没什么大不了”系列的第一个故事,“碎饼干”的故事...
都说女人当了妈妈,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此话千真万确。
周末,有些妈妈带着宝宝去烤饼干。刚满四岁的克洛伊给妈妈留下了一块碎饼干。我挺好奇的。上次她烤蛋糕,孩子还把碎蛋糕留给了妈妈。套路是什么?
我问克洛伊为什么只给妈妈留碎饼干?迪克不假思索地回答道:“我妈妈总是拿碎饼干。她喜欢碎饼干。”
原来小可的妈妈每次在家做饼干,都会把完整好的饼干给小可,自己负责把那些次品处理掉。
我还记得,在柯妈妈变成柯妈妈之前,我们去一家新开的西餐厅吃牛排,一滴黑胡椒汁不小心掉在了她的裙子上。她坚持一定要回家换裙子,把我晾在餐厅整整一个小时。这样一个挑剔的完美主义女孩,在有了克洛伊之后,甘愿做一个“碎饼干妈妈”。
之前看过一个笑话。老师问孩子是否知道妈妈最喜欢什么。孩子眨着无辜的眼睛,天真地回答:“我妈最喜欢吃剩菜了!”
现在物质匮乏没那么严重了,大家都讲究养生。喜欢吃剩饭剩菜的妈妈应该不多。然而,这种对孩子的爱却被传承了下来,“剩饭”变成了“破饼干”。
都说一个人得到足够的爱,才有能力去爱别人。
一个充满爱的孩子会是什么样子?
烤饼干派对结束了。每个人都准备回家。所有其他的孩子都穿上了鞋子。只有专心看动画片的克洛伊还站在电视机前不愿离开。因为我们提前约好了,所有的孩子都要坐同一辆车回家,所以大家都要等克洛伊。
克洛伊不在乎。她慢慢起身,然后慢慢移动,让其他五个孩子等他。等迪克慢慢穿上鞋,我终于忍不住提醒他:“迪克,大家都穿上鞋了,等你很久了。能不能穿快点?”迪克茫然地看了我一眼。他没有更快地穿上鞋子。我猜他没有理解“大家都在等我”和“我需要快点”之间的必然联系。
在小柯眼里,他只有自己的需求,看不到别人的需求。为别人着想是爱的能力。为什么你得到了很多很多的爱,却没有培养出爱别人的能力?
我们用尽全力无条件地去爱,最后产生了一个自私冷漠的孩子。这听起来像个冷笑话。
其实,“无条件的爱”是个伪命题。“无条件”这个词太完美了。这个世界上一切太完美的东西都有些不真实。
电影《楚门的世界》中,楚门从小就生活在一个叫桃园岛的小镇上,过着无忧无虑的完美生活。他不知道他的小镇其实是一个巨大的工作室,他的妻子和朋友都是演员。其实他身边的一切都是假的。但在不知道真相的时候,他还是把眼前所有完美的虚假都当成了真相。
无条件的爱是孩子的“楚门秀”。
在这个世界上,孩子看到的是一个多干活少睡觉的好妈妈,一直给他允许,没有自己的需求,却不是一个真正的妈妈。
这位妈妈不会坦率地告诉孩子:“我也不喜欢碎饼干,只是因为你不想吃,扔掉太浪费了……”
这位妈妈,即使再累也不会直接对孩子说:“妈妈今天太累了,需要休息,不能陪你玩了。我需要你的理解。”
这位妈妈明明有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但只要和孩子发生矛盾,她就会毫不犹豫的放下自己,去生孩子。
……
在孩子的印象中,母亲从来没有需求。慢慢地,他习惯了看不到别人的需求...是不是太自私了。
你说:“不,没那么夸张!”是啊是啊,这年头还有哪个父母不知道溺爱的危害?每个爱孩子的妈妈都觉得自己的爱是相当有分寸的。
还是听听其他家属的抱怨吧(当局者迷,旁观者清):
我们,自从有了宝宝,宝宝就成了宇宙的中心,带宝宝就是宇宙的真理。除了孩子,我们很难找到共同话题。爱消失了,亲密不见了。老婆步入折叠空室;从“亲密爱人”模式,开挂进入“无敌虎妈”模式。慢慢的,我们变成了“竞争战略伙伴关系”。只有孩子的福利和需求才是最大的政治正确……
书籍不计其数。
其实很多时候,爱情都是在不知不觉中越界的。爱,爱,带着太多的努力,不知不觉走向了“无条件”的完美标准。
然后我读了心理学,我想通了。沉迷于对道德和完美爱情的追求,其实就是以自我牺牲在孩子面前刷存在感。潜意识不断告诉孩子:你看,妈妈对你这么好,所以妈妈对你很重要。
就是刷刷存在感而已。关键是剥夺孩子为你做点事的机会。
本来孩子就很热心,乐于助人。你有点照看孩子的能力,所以喜欢为别人做点事。
女儿两岁半左右,会走路。如果我对她说:“女儿,你能帮我妈妈脱下拖鞋吗?”她会马上给我拿来拖鞋,还得帮我穿上。如果再夸她几句,她会更加激动,好像刚办完一件国家大事。
如果她年纪大一点,她喜欢站在小区门口,牢牢抓住敞开的通道门,让路人顺利通过。只要进出家门的人对她说一声谢谢,她就会笑成一朵花……
结果你把所有美好的东西都留给了孩子,你无微不至的关心他,你把奉献变成了每天的事...孩子从你身上得到很多,却不用为你付出什么。当他习惯了不付出就能得到,冷漠就油然而生了。
所以,我认为,不要追求“无条件的爱”。太冷了,一点都不接地气。
爱孩子至少有一个条件。这种情况称为“反应”。
[h/]心理学家武志红老师说:只有有质量的回应,才有爱的生命力。每个人,在发出声音的时候,都希望对方能给出回应。如果回应是积极的,生命力就会得到肯定。如果反应冷淡,生命力就不值得存在。
父母与子女的关系也是如此。他们需要互相呼应来证明爱情的存在。
我们表达一种纯粹的爱,去关心我们的孩子,为他们做出一些牺牲。我们也必须渴望我们的孩子感受到这种爱,并给予爱的回应。
每个哺乳期的妈妈大概都有睡眠不足的记忆吧。人一晚上起来几次晚上喂奶真的不是生活。我考虑一下。那一年我是怎么熬过来的?除了妈妈本能的爱,还有一个很重要的细节,就是女儿每次喝完奶都会给我嫣然一笑。虽然现在想想,更可能是她吃饱喝足后露出满意的笑容,那时候还是给了我很大的力量。
之后的第一声“妈妈”,第一次把胖乎乎的腿扑到我怀里,第一次甜蜜蜡黄的天使之吻……孩子的回应给艰难的育儿过程增添了不少快乐。
只有有回应,爱情才有良性循环的生命力。
对这种能力的反应不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自动发展。就像很多人想的那样,“孩子长大了,自然会明白父母的牺牲。”它必须经过无数次成长经历的培养和滋养,才会逐渐变得深刻。也需要不断的练习,才成为做事原则的一部分。
所以不要不好意思,做一个真正的妈妈,给孩子锻炼反应能力的机会。
比如让孩子看到你真实的想法_妈妈也喜欢好的东西,她会很累很脆弱。也正是从这里开始,孩子可以表达自己的情绪,喜怒哀乐,自己的需求,从而一步步学会理解别人的看法,感受别人的感受。孩子会逐渐不再以自我为中心,懂得妥协,给予体贴和感激的回应。在这个过程中,他们能感受到爱与被爱的快乐。
直到上了大学,我还以为我爸最爱吃的是鱼刺。当我小时候在家吃鱼的时候,我爸爸总是给我鱼里面最好的肉。他津津有味地嚼着鱼骨,说:“我觉得鱼骨很好吃!”
过了很久我才明白父亲的苦心。虽然我理解父亲,但我再也不想用这种方式表达我的爱了。
因为父爱,记忆中的鱼骨有着复杂的味道,甜甜的,但也有一点难以忍受的苦涩。
如今,我算是改过自新了,在餐桌上贯彻平等的理念。每个人都有美味的食物。如果你想吃它,你得抓紧时间。有的孩子发现自己没有特权,磨蹭着吃,连骨头都不会拿,吃起来好很多。偶尔他会耍赖,腆着脸从妈妈碗里抢几块。攻防之间,笑点多多……
我想,若干年后,孩子会回忆起的不是爸爸妈妈最喜欢吃鱼骨头,而是和爸爸妈妈一起分享鱼的快乐。不是更好吗?爱情,为什么不能是纯粹的甜蜜?
真爱是真的。^_^
爱孩子至少有一个条件,
这种情况称为“响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