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孩子哭闹不休、撒泼打滚,除了烦躁我们还能做什么?

当孩子哭闹不休、撒泼打滚,除了烦躁我们还能做什么?,第1张

当孩子哭闹不休、撒泼打滚,除了烦躁我们还能做什么? 关于孩子乱发脾气,在公共场合,乱发脾气的“熊孩子”也随处可见。前几天,带孩子去吃比萨,遇到一个小男孩哭闹,妈妈讲道理未果,他脾气暴躁的爸爸直接把孩子拉过来,暴打一顿。

哲同学一脸震惊和害怕,表情惊恐。他问我:“他爸爸为什么打他?”

我轻松地回答:“他太调皮了,吃饭的时候总是乱来。”

结果,用我无意识的话来说,他一直很老实。

晚上睡觉的时候,我问:“妈妈,打人的叔叔回家了吗?”

讲真,那时候我想起杀鸡给猴看。同时,我也特别心疼那个被打的孩子:作为一个外人,哲同学都吓成这样了。被打孩子的心理阴影应该有多大?

吓坏了的小猴子。

大多数孩子可以瞬间从天使变成恶魔

我去学校接孩子的时候,亲眼看到一个小男孩对他奶奶拳打脚踢。原因很简单-

下电梯的时候,小男孩一连说了两遍“奶奶,让我先下去,让我先下去”。不知道是奶奶没听见,还是听见了,她就是不想服从孩子,直接出了电梯。男孩不干了。他先是哭,然后动手动脚。奶奶一直在努力和他讲道理,让他接受“谁先下车都无所谓”,忘记对大人来说无所谓的事,对孩子来说可能是件大事。

前几天,我把哲的妹妹送回了日本。因为平时不怎么碰行李箱,所以要帮妹妹推行李箱。环顾四周,人流比较密集,我们有些尴尬。但考虑到他的热情,我们答应了他。同时,我们和他约定,如果箱子倒了,就由我爸爸或者妈妈来拉。他满口答应。

结果我们推到一个缓坡的时候,轮子被地上的缓冲带卡住了,行李箱掉了下来,哲同学也是。我们一下子乱成一团,通道变得拥堵,后面的人不得不停下来等待。

我第一反应是抱起孩子,而哲爸拎起了行李箱。可是,还想推行李箱的哲不干了,冲过去和爸爸一起抢行李箱,还不停地说:“我要帮姐姐推行李箱!”

自然,父亲不让。他坚定地把箱子拿回去,严厉地说:“我们说好了,如果箱子倒了,我爸爸或者妈妈来推。”

哲同学很生气,大概满脑子都是“爸爸不让我推箱子”的念头,猛吼一声“爸爸讨厌!爸爸讨厌!”

叛逆期就已经对他非常不满的爸爸,自然想借此机会教训他一顿。

于是,父子俩推推搡搡,在机场展开了“大站抢箱”。

我知道我老公没有努力,但在来来往往的游客眼里,颇有些虐童的画面。

当两个看起来三四十岁的外国朋友不停地盯着他们,一个掏出手机,一个准备阻止这场“战争”时,我赶紧冲过去,对哲爸小声说了句“不要当众指责”,然后孤立了这对父子。

一场变成父子权利之争的“虐童事件”画上了句号。我蹲下身子,看着哲的眼睛问:“你还想帮我姐姐推箱子吧?”

他气呼呼地回答:“是的!”

“爸爸没让你推。你生气了吧?”

他还是很生气地回答:“是的!”

然后补充道:“他没有经过我的允许就直接抢走了盒子。”

我终于明白了,他其实是知道规矩的:自己推的箱子倒了,箱子要拿回来,但是拿回来之前,父亲应该是这么说的。没有这个过程,孩子觉得自己受到了粗暴的对待。

我姐这时候过来了,笑着说:“那你帮我姐推到安检口好不好?”

小家伙马上笑了,赶紧答应,“好的!”

回来的路上,他的心情已经完全平静下来了。我们聊天的时候,我问他:“你踢了爸爸,打了爸爸,是吗?”

他有点不好意思,大声对正在开车的爸爸说:“爸爸,我刚才不应该打你的。我道歉:对不起!”

我相信每个妈妈都感受过孩子从天使到恶魔,再从恶魔到天使的转变吧?

每个孩子都有权发脾气

对于绝大多数成年人来说,情绪控制是一种很难培养的能力,对于孩子来说更是无法控制。而发泄是孩子缓解不良情绪的一种方式。

情绪是一种不会自动消失的能量。如果一味地想压抑孩子的不良情绪,当孩子的能力逐渐增强时,积压的情绪总有一天会爆发出来:小时候不爱学习,叛逆;长大后故意选择父母不喜欢的恋人或伴侣,做父母不喜欢的工作。我的一个朋友甚至选择远离父母,离家千里去结婚生子,断绝了与父母的密切联系。

而当各种问题爆发时,家长们陷入了无奈:“我的孩子小时候多可爱啊,怎么变成这样了?”其实他们说的都是好的,只是孩子当时无法抗拒的无奈选择。

为了不让孩子越走越远,我们可以试着从孩子的角度去理解和引导。当我们改变自己的时候,会发现孩子变得懂事,讲道理,合作。

发脾气是每个孩子的权利

发脾气的孩子≠不讲理的孩子。即使我们再觉得孩子不可理喻,也尽量不要把孩子某一时刻的行为贴上孩子性格的标签。

你想想,我们和老公吵架的时候,如果他一直说“别哭了!”“别说了!”“住手!”我们心中的愤怒会立刻停止,还是会燃烧得更旺?

但是这些话正是我们在孩子发脾气的时候经常说的。最伤害孩子的,可能不是我们拒绝他们做某件事,而是他们发现自己没有权利发泄情绪。

引导孩子说出内心的真实想法

如果孩子情绪无法平复,可以暂时远离,或者让家里其他人出面安抚。

当孩子静下来的时候,我们可以主动和他们聊天,听听他们的想法。一旦我们引导他们表达内心的欲望,事情就解决了一半。

几天前,我的朋友给我讲了他们的女儿田甜。田今年4岁,刚上幼儿园小班。我没有正常起床。有一天穿衣服,突然发脾气。我不能说幼儿园。我朋友觉得很不解,担心上班迟到,就逼着孩子上幼儿园。结果孩子一天心情都不好,接下来几天抵制幼儿园。

后来,一次偶然的机会,在玩过家家的时候,田甜对玩具熊说:“下次不要穿这条裤子了。你自己都穿不好,还得请老师帮你!”

朋友恍然大悟:那天我只是给孩子穿了紧身打底裤。会不会是孩子穿不好衣服被老师批评了?

后来和小朋友聊天证实了这个想法。之后朋友们每次上学都主动选择宽松的衣服裤子让孩子自由穿脱,孩子再也不抗拒幼儿园了。

先肯定,再否定

结果孩子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小便,害怕老师的批评和朋友的笑话,一提上学就在地上打滚,再也不肯去上学了。

在我父母那一代,我们常常觉得,我们必须让孩子感到羞耻、恐惧和内疚,这样他们才能长记性。其实孩子天生敏感。很多时候,如果我们给他们一点指导,他们会把事情做得更好。

转到新的幼儿园后,孩子还是会顶撞哭闹,但只要缩短孩子哭闹的时间,这位妈妈就鼓励孩子进步。同时,她态度坚决,父母要上班,幼儿园必须去,而不是简单粗暴地说“你不能去幼儿园”。

孩子周末在家。如果他们午睡不尿床,及时鼓励。慢慢的,孩子就会愿意上学了。

合理满足孩子的要求

乐乐是我们的邻居,是个调皮的小男孩。有一段时间,他疯狂地爱上了水,总说要帮妈妈洗碗,弄得满地都是水。他母亲用尽了威逼利诱的手段。每次她逼着他关水龙头哭,就完了。

一次聊天的时候,乐乐妈妈跟我说了这个苦恼,我跟她分享了我的经历:尽量买个防水围兜,跟孩子商量好每次玩耍的时间、地点、用品。

乐乐再次提出玩水时,她妈妈提出每次玩水10分钟,每次都要戴防水围兜,尽量不要把水洒在地上。乐乐一一答应。

在这个游戏里心满意足的乐乐,玩水的时候变成了天使,有时候拿着抹布说把桌子上的水擦掉。

你看,当我们合理地满足孩子的要求时,孩子回馈给我们的是天使的笑脸。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61334.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4
下一篇2022-11-04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