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口疮是婴儿常见的口腔疾病,表现为口腔黏膜上散在或成片的白色膜状物。一般情况下,患鹅口疮不痛不痒,但严重时婴儿会哭闹、拒哺、有时还会发烧。
鹅口疮不影响宝宝的健康,但经常、反复发作令妈妈们紧张、心疼不已。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白色膜状物呢?这是口腔的白色念珠菌感染所致。
念珠菌有很多菌属,最主要的就是白色念珠菌。这些念珠菌广泛存在于人体的皮肤、口腔、胃肠道、泌尿生殖系统之中,平常没有表现,只有在身体免疫力低下或菌群失调的情况下才会发病。
婴儿的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好,容易感染念珠菌从而出现症状。
鹅口疮的发病无明显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鹅口疮多发于哺乳期周岁内,尤其出生儿以及久病体虚婴幼儿多见,另外2-4岁的小儿也易引发。
一般情况良好,只有局部症状或轻微的全身症状。个别患儿白屑可蔓延至鼻腔、咽喉及气道,影响吮乳或呼吸。
这些原因引发鹅口疮
1、由于新生宝宝身体抵抗力还不够强大,口腔黏膜娇嫩,抵抗力弱,长辈的亲吻、或稍有擦损,都会使病菌有机可乘,侵入宝宝的伤口继发感染。
2、现代医学证实,婴幼儿患鹅口疮还与长期、盲目使用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有关,造成婴幼儿体内正常菌群的紊乱。
3、母亲产道有念珠菌感染,有统计表明,正常新生儿的鹅口疮有99%是出生经过产道时,接触到母亲阴道附近的念珠菌而造成的感染。
4、乳头不洁或喂养者的手指伸入宝宝口腔内导致感染;忽略用品的清洁消毒,比如玩具、毛巾、奶瓶等与宝宝时刻亲密接触的物品,在没有做到及时的清洁和消毒,就有可能成为病菌的传播源
5、忽略宝宝的口腔清洁,须做好口腔清洁工作,否则存留在宝宝口腔内的奶汁也会因长时间变质导致病菌滋生。
6、人工喂养的婴儿特别容易感染鹅口疮,因为配方奶中有大量乳糖,会改变口腔环境的PH值,菌丝喜欢在这种环境里生长繁殖。
鹅口疮的防治
鹅口疮的预防:母乳中有大量的保护因子,比如免疫球蛋白、乳铁蛋白、溶解酵素等,它们会在婴儿的口腔内形成一层保护膜,避免感染,所以母乳喂养是第一预防措施!
哺乳期的妈妈一定要搞好乳房卫生,每次喂完奶要洗干净乳头、乳晕,保持干燥。同时,别忘记维护好宝宝的口腔卫生,每次吃完奶,要帮宝宝清洗口腔。
避免长辈亲吻孩子的嘴部,也要避免广谱抗生素、类固醇药物的滥用。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