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家长,包括亲戚朋友,都问过我这个问题:“孩子明明在同一个班,同一个老师上课,学的知识一样。为什么我的孩子成绩这么差?”
“是老师照顾学习成绩好的学生吗?还是因为他们智商更高所以更容易学?”
我的回答是:“没有”。
不谈智商。因为真正的问题在于孩子的学习习惯。
如果孩子没有提问的习惯,可能只能满足被动的知识积累;如果一个孩子没有总结和思考的习惯,很可能会捡起这个知识点,丢掉那个知识点……
“勤劳胜于勤劳,懒惰胜于思想。”所以对于家长来说,首先要给孩子一个好习惯,然后再谈成绩。
△
通过比较同一个班级的学生,我们可以发现成绩优秀的孩子往往有以下八个好习惯~
(1)自学预习的习惯
自学是获取知识的重要途径。正所谓“师傅领进门,修行在个人”,老师只是引路人,学生才是真正的学习主体。学习中很多问题主要靠自己解决。
养成自学预习的习惯,是培养自学能力,提高听课效率的重要途径。提前预习教材,自主查找资料,研究新知识的重点和重点,找出难点问题,这样上课才能重点解决,掌握听课的主动权,使听课有针对性。
(2)上课注意的习惯
教和学应该同时进行。因此,学生上课要专心,专心听老师讲课,认真听同学发言,抓住重点、难点、疑点,认真听讲的同时积极思考。
即使已经提前学习了,也要认真听讲,尽量把老师的想法和自己的进行对比分析,找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法。
(3)积极思考的习惯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分析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分析问题的难点,得出正确的答案和方法。培养积极思考的习惯可以让学生受益匪浅。
(4)善于提问
“学习知识。如果你不知道,就去问”。如果孩子遇到不懂的问题不去问老师和同学,最后只会害了自己。家长要鼓励孩子学会提问,这样也能增强孩子的学习能力。为什么不呢?
(5)独立工作的习惯
很多孩子的态度不是很端正,认为知识掌握了,做作业就是一件烦心事。所以做作业的时候心不在焉,敷衍了事。而有的孩子做作业目的性不明确,做作业的时候很懒,会抄就抄,不会就不做。这些坏习惯严重影响了学习效果。
家长要鼓励孩子养成独立完成作业的习惯。因为做作业的主要目的是巩固学过的知识,培养独立思考的能力,所以独立做作业是有好处的。
(6)认真审题的习惯
很多时候,孩子原本在考试中掌握的知识点,因为粗心而丢失。平时孩子养成认真审题的习惯,可以在考试中准确把握问题的关键词和关键点,快速准确地想出解决办法。
(7)复习总结题
复习其实就是消化知识。孩子在课堂上听懂了老师说的话,课后可以通过复习加深理解和印象,从而达到举一反三的效果。而且复习还可以把零碎的知识点和记忆串联起来,通过时间的积累,实现“点-线-面”的演变。
(8)整理错题集的习惯
在学习中,有一种方法叫做“记错了,不记对了”。孩子在学习中的疑问和错误都记在本子上。想想自己为什么做错了,怎么解决,这样以后遇到类似问题就不会重蹈覆辙。
△
除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陶笛老师还总结了2016年高考状元成功的五大原因,作为家长和孩子的参考。
◆他们热衷的不是学习,而是思考。
安徽状元说,“享受学习是最高境界”。理科状元往往热衷于逻辑和推理;文科生尖子生爱好读书和表达,和不同的人聊天也可以是他们的爱好之一。
这种善于思考、渴求知识的习惯,源于从小父母的启发。比如安徽状元孙萌的妈妈说,“如果是一个场景,我们会尽量带孩子去体验,让孩子‘感受’,而不是去编造”[h/]
◆懂得劳逸结合
在枯燥的学习生活中,他们无聊了就画画,累了就唱歌,压力大了就跑步...因为他们知道,只有劳逸结合,学习才能成为一种发自内心的享受。
◆及时调整心态
京考状元梁思齐说:她见过很多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因为没考好,长期无心学习而郁郁寡欢。但这种情况不会发生在她身上,因为她知道,没有人能避免考试不及格和犯错,无论学生有多优秀。所以,放松自己,冷静对待学习才是对的。
◆父母懂得以身作则
安徽状元董继阳说:“偶尔会厌学,不想学。我爸妈看到也不说什么。他们关掉电视,坐下来看书。我看他们都在读书,我不好意思不读书。”(以身作则,最简单的方法,最有效的方法。)
◆家长懂得因材施教
国徽广东省状元滚动说,他从小就是个自信的孩子,有时候会膨胀自满。但是,当他做出一些成绩的时候,虽然父亲偶尔会给予他肯定和鼓励,但更多的时候还是会给他泼冷水。这种“批评和审判”的教育真的很有用。
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采用正确的学习方法,是成为优等生的必由之路。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