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爱孩子的父母,只是每个父母爱孩子的方式不同。有人爱孩子,给孩子最好的条件,尽可能满足所有要求;还有的为孩子做一切,帮孩子解决成长中的一切挫折和坎坷。
在我看来,爱一个孩子,不仅要给他一个宽松的成长环境,还要让他自由成长;在适当的时候,我们要静下心来,给他点“颜色”,不要让他失去规则,成为人们口中的“熊孩子”。
孔子云:少是天性,习惯是天性。童年形成的品质往往根深蒂固,影响人的一生。如果你现在不好好教你的孩子,总有一天社会会教训你的孩子。
儿子三岁后,我给他立了十六条家规。当他偶尔打破它们的时候,我会不顾“表示尊重”,用各种“有趣”的方式惩罚他。
经过一段时间,儿子逐渐学会了在规则范围内快乐地生活、学习、玩耍。
以下是我的“十六条家规”的内容,仅供参考。(不仅对孩子有要求,对家长也有要求:)
2。每天定时吃每一顿饭,即使不想吃。如果过时了,就不要等了,饿着肚子等下一顿饭。
3。饭前半小时不能吃零食,会影响正餐的营养吸收。
4。咳嗽打喷嚏时捂住嘴,以免影响他人。
6。在校期间(包括补课),晚上最晚九点睡觉。节假日和周末可以推迟1小时(生病、太累等除外。).
7。睡前半小时不能玩手机,影响睡眠质量和时间。
9。在生活习惯和学习习惯上每发现一次不好的表现,就扣2分钟电脑时间。如果连续三次犯同样的问题,要加倍扣分。如果你发现性能良好,每次增加2分钟的电脑时间。
10。当孩子们做作业时,其他人被禁止看电视。
12。你不能闯红灯。乘车时必须系安全带。如果你不舒服或者不愿意,你就得遵守。
十三。你不能拿别人的东西。如果你想看或玩,你需要事先征得同意。耐心点,排队等。你不能随意插队。
14。做错事的时候要勇敢,该道歉的时候要道歉。如果别人冒犯了你,要有勇气说不,并制止它。
16。孩子的家务包括:帮父母做饭前准备、洗碗、洗衣服、打扫卫生等。我还得洗我的内衣和袜子,整理我的书桌。
2~6岁是儿童秩序和行为发展的关键期。家长可以有意识地培养孩子理解规则,6岁以后的孩子可以从中学习。毕竟制定家规是改变陋习的好方法。
很多规则的建立是一步步加强的,不是一蹴而就的。孩子的行为规则确实需要家长付出很多努力去引导,以身作则。
帮助孩子学规矩,家长还要注意这些同时,不要因为孩子心情不好就轻易改变规则,还是温和坚定的执行。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他们的一言一行在日常生活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如果父母行为良好,情绪控制良好,孩子通常更容易学会这些东西。
所以,父母之间要好好沟通,和孩子的教养保持一致,让孩子学习到的规律是一致的,这样会大大提高孩子的学习效果。
我坚信世界上从来没有不受约束的自由。
规则下的自由探索是符合社会标准的,也是一个人修身养性的根本途径。幼儿并不知道这些道理,所以需要家长从细节上耐心、坚持不懈的引导。
我们爱孩子,但不宠孩子。给我们的孩子探索的自由,制定明确的规则来界定他们的行为,让树苗不会长歪。每一条规则的制定和遵守,都有爱和鼓励的支持,并内化为自律,而不是强制。
规则与自由的统一协调,是父母给予孩子智慧的爱,是负责任的爱,可以滋养孩子一生。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