匆忙赶路的孩子+焦头烂额的父母!陀螺童年里的错位教育

匆忙赶路的孩子+焦头烂额的父母!陀螺童年里的错位教育,第1张

匆忙赶路的孩子+焦头烂额的父母!陀螺童年里的错位教育 家有学龄前小朋友,对儿童教育和成长自然倍加关注,发现这个时代最典型的家庭组合就是匆忙赶路的孩子+焦头烂额的父母。眼见着城市的孩子们奔波在一个又一个早教班、学习班,父母们不仅要上得厅堂、下得厨房,还要陪得了兴趣班、搞得定学区房,我不禁在想,这难道就是我们想要的生活吗?

陀螺男孩,匆忙中,他忘了自己为什么开始

说中国孩子是世界上最忙的孩子也不为过。我在妈妈肚子里就开始接受胎教了。我出生后,更是超重。早教班,兴趣班,琴棋书画都没落下,忙得像陀螺一样。“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在这个邪恶的口号下,一场战斗已经从起跑线上打响。

儿童心理学家埃尔金德(Elkind)曾在20世纪80年代提出一个术语——“忙碌的孩子”(busychildren),用来表示这样一种现象:父母对学习成绩的渴望使他们“推”着孩子度过童年,把他们从一门课程拖到另一门课程,很少给他们休息和玩耍的时间,却忘记了他们只是孩子。忙碌的孩子是对孩子生活状态最贴切的描述。这个时代,不再明确“孩子放学早回来,忙着在东风里放风筝”。孩子背着沉甸甸的书包,被升学压弯了腰,放学后马上转校外辅导班。就连兴趣班,似乎也是父母未完成的童年梦想嫁接在孩子身上。

不过,透支的终究是要补上的。

童年过度透支导致进入高等学校后“逆生长”,是对过去心理上不足的一种弥补。进了大学的年轻人,立马翻身做了农奴,唱起歌来,以为自己这些年失去了很多。一旦他们自由了,他们会立即寻找他们过去失去的东西。那些在高校逃课睡大觉的,大概是童年睡眠不足;那些熬夜打游戏的,估计是童年游戏剥夺了太多时间;整天无所事事是因为之前太饱了。

短暂的高等教育之后就是工作。在英语中,“毕业”被称为庆典,意为“开始”,是人生的起点。而我们很多人都会在毕业的那一天结束一生的学习,所以有些人的口头禅就是“我读书的时候……”。这是为什么呢?因为西方孩子在完整任性的童年里已经积累了足够的能量。整个基础教育通过接触大自然,与伙伴玩耍,与家长交流,在更轻松的氛围中逐渐找到自己的方向,知道自己喜欢什么,需要什么,关心什么,未来要做什么。他们可以独立地赋予自己的生活以意义,也可以通过游戏来实现问题的解决。这些积极的心理是良性的动机,在心智成熟后成为不断进步的动力。

而我们的教育目的性太强,每一步都是为下一步精心计算的。在这种情况下,孩子被灌输了太多解决问题的捷径和套路,也接触到了功利。在挣扎着应付升学的过程中,我没有时间顾及自己的人生经历,也没有机会锻炼自己的生存技能。一旦毕业进入社会,就会出现脱节的不适应,因为成年人的世界是用另一套规则来评判的:处理复杂问题的能力,与人打交道的能力,判断的能力,控制情绪的能力,领导力...但是这些在学生时代根本不是重点!

如果在这里套用“一万小时理论”,相比西方孩子,我们花在学习技能和知识上的时间太多了,花在学习做人和做事上的时间太少了。因此,我们成为世界上年轻医生、成熟儿童和大量巨婴最多产的地方。

直升机父母,错位的爱情

《白鹿原》中陆子霖的“一个英雄的成败取决于他的孩子”,道出了中国人把孩子视为自己成就的传统。另一句老话,“身心俱受影响的父母”,对身体充满了崇拜,却忽略了精神层面的发展。这只是与西方的巨大反差。

西方父母不像中国父母那样关注孩子的吃喝拉撒。在他们的孩子很小的时候,只把安全作为最基本的育儿原则。只要摔倒了,都是等孩子自己爬起来;孩子不吃,就把盘子拿走,让他饿着;哭不是哄,是和平沟通。但是,一旦孩子在精神层面受到干扰,比如被孤立或者被欺负,因为看到意外而产生恐惧,父母就会花很多时间去帮助他们走出困境。

中国的父母恰恰相反,他们有条不紊地照顾孩子的生活,却远没有关注孩子的心理健康。有一本书叫《压力之下:把我们的孩子从过度养育的文化中拯救出来》(压力之下:把我们的孩子从过度养育的文化中拯救出来),书中提到了“过度养育行为”。作者把日夜盘旋在孩子上空的父母比作“直升机父母”,他们把除了睡眠时间以外的每一秒都奉献给了孩子。但是,这种“微观管理”所孕育出来的孩子,最后甚至独立了。一个从小在手心里长大的人,指望全世界都把他捧在手心里。如果没有,他会觉得委屈。通过对“过度养育”的反思,作者将问题归结为父母在某些方面过于逼迫孩子,而在另一些方面又不放手。

这其实是一种急功近利的爱。背后的逻辑是我为你照顾到了方方面面。你现在只需要努力学习。

这种爱的重点是孩子的进步。如果他们表现好,就会受到表扬;如果他们表现不好,就会粘在一起。这种爱是片面的,自私的,残忍的。孩子不是实现我们梦想的工具,他们有独立的人格。作为父母,我们的角色应该是一个陪伴者,一个及时捕捉并反馈孩子心理诉求和情绪状态的朋友;也应该是长辈,分享人生经验,教会礼仪规范,克制不当行为;也是爱的传递者,给予正确的、有界的爱。

功利主义教育的另一个结果是缺乏平等的尊重。有一次,一项研究对美国、日本和中国的学生进行问卷调查,名为“谁是你最尊敬的人物”。美国最受尊敬的人物是父亲,第二是乔丹,第三是母亲。在日本最受尊敬的人也是父亲,其次是母亲,第三是坂本龙马。没有一个中国学生把他们的父母列入前10位受尊敬的人物。埃菲社发了这样一条信息:“很多中国家长认为自己是世界上最好的家庭教育者,但他们无法阻止自己在孩子心目中地位的下降。”想想就难过。

背后的原因:心理惯性+阶层固化+竞争的多样性

罗马不是一天建成的。这种现象是心理惯性+阶层固化+竞争多元化的产物。

一、父母的心理补偿和80后父母的印象。50后、60后这一代人,年轻时就遇到了上山下乡的大时代。很多人错过了正规学校教育的机会,成为终身遗憾。所以他们把学习成绩的希望寄托在80后、90后出生的孩子身上,然而这一代人当了父母之后,如果不反思父母的行为,弃恶从善,他们很容易出于惯性继承这种教育思想,重复老一辈的教育模式,把“一切都不如而学问高”推向新的高度。

二、阶级固化和社会流动的困难。与改革开放初期相比,今天的社会阶层分化日益明显,贫富差距达到了前所未有的程度。富人和穷人之间的对立已经初步出现。过去十年,房地产繁荣本质上不是财富创造,而是财富再分配。在这种情况下,国民老公“王思聪”和一个来自农村的穷孩子,所处的社会境遇截然不同。这个社会的财富分配规则已经出现,无非是权力寻租,收入资本,工资专业技能,工资劳动。如果父母没有政治资本和财富传递给子女,那么唯一的希望就是子女不用靠劳动谋生,而是接受良好的教育,靠知识和专业技能获得体面的收入。

第三,社会的复杂性和竞争的多元化。用“日新月异”来形容中国社会的变化并不为过。随着中国的快速城市化和商业化,社会正在迅速多元化,许多行业正在消亡,更多的行业正在萌芽。除了传统的接受高等教育和获得白领工作的方式,每个人都看到了台球世界冠军丁俊晖,钢琴王子郎朗,篮球明星姚明的耀眼成功。在社会上出人头地的方式也呈现多样化的特点,所谓“一招鲜,吃遍天下”。这也部分解释了兴趣班受欢迎的原因。也许我们孩子的特殊才能可以发挥出来,成为这样的名人!当然,这也是出于功利目的,但在当前的社会结构下,有其自身的合理性。

教育,为了什么?

我们普遍认可的教育目标是培养人才。在人才培养上,受教育者是作为他人的工具,而不是为了自己的生活。很多时候,我们的错误在于过分追求孩子成才。意味着人才是有技能的,要通过成绩、奖项、考试来证明自己的技能出众。在这样的评判体系中,一个只知道真善美而没有任何“闪光点”的普通人,是无法被贴上“人才”的标签的。

但是教育的最终目的仅仅是人才吗?曾经有一位伯克利毕业生的母亲,反思自己孩子的教育问题。“我们经常会想,孩子18岁能考上什么样的大学,但其实我们更应该关心的是,孩子35岁的时候会是什么样子,和孩子会是什么样的关系。”她认为,教育的目的应该是“用宽容的心对待自己、他人和社会,让我们活得不那么尴尬,把一切看得透彻,让我们活得更幸福,不至于累。”

我完全同意这位妈妈的观点。我们的教育缺少一节关于人的课,特别是与自己、他人、问题相处的能力。这三个方面简直空白。和自己相处是一件非常困难的事情。有些人一生都在和自己斗争。他们不知道自己的喜好和需求,不知道如何控制自己的情绪,无法与自己的缺点和解。如果你不能和自己相处好,你怎么和别人和社会相处好?在与人相处方面,道德、规则、同理心、协同和领导力尤为重要;在问题的相处能力上,需要有对挫折的抵抗力,积极乐观的心态,自我心理引导。可惜这些最有用的技能是兴趣班和考试学不到的。

教育的最终目的应该是回归“人”。这听起来像是老话和废话,但仔细想想,没有比这更贴切的了。一个完整的人应该具备感知和把握幸福的能力,关爱生命的意识,理解和关爱生命的能力,最终完成自我实现。

作为家长,我该怎么办?

社会的大趋势是个人难以改变的,但也是每个个人选择的积累形成了社会风气。作为父母,我们都需要明白,和自然界的万物一样,孩子有自己的发展日历,这种提前跑的伤筋动骨的行为,不一定是对孩子最好的爱。生活是一场马拉松。如果你开始跑得很快,你可能会跑不完。所以,如果我们每个人都能稍微放慢育儿的脚步,追求教育的真谛,整体氛围可能会轻松很多。

想从优质公司入手。陪伴,其实不在乎时间的长短,在乎的是有意还是无意。通过陪伴建立相互信任和认可的亲子依恋关系;通过倾听,洞察孩子的情绪,发现孩子的缺点,接纳孩子的全部;通过交流,真、善、美可以在情境游戏和日常对话中渗透到孩子身上。这种“燕无声,水无缝”的有爱的教育,往往是最有效的教育。

第二,关于比赛延期。竞争意味着比较,意味着有赢有输。这是竞争社会生存的必要规则,但对年幼的孩子来说却是一场噩梦。直到现在,我们还是很讨厌父母口中的“看别人xxx”这句话。在孩子人格不成熟的时候,过度引入竞争会导致他们认为“我的好应该建立在别人的不好之上”,这种阴暗的心理会成为成年后很多问题的根源。有一种说法是,如果以一条鱼爬树的能力来评判它,它会认为自己一辈子都是傻瓜。我相信每个孩子都是独一无二的,没必要各方面较劲。父母应该帮助孩子反省自己,建立自信。如果学校不能推迟竞争,至少家长可以停止在家庭教育中强化“竞争”的概念。

第三,真正的教育不在于口头教导,而在于实践。这里我想提一下“终身学习”。1932年北京大学毕业典礼上,胡适先生把毕业后最容易堕落的陷阱分为两类:一类是放弃学生时代的求知欲,一类是放弃学生时代的理想追求。为了防备这两种理想追求,胡适先生还开出了三个药方:第一个药方是“值得研究的一两个问题”,第二个药方是“必须发展一两个非专业的兴趣”,第三个药方是“一点信心”。这个演讲很经典,耐人寻味。应试教育让我们在学生时代就已经提前用尽了我们巨大的力量,透支了我们的潜力,所以很多人,包括我自己,毕业后的一两年都会不堪重负。更多的人毕业后过着退休的生活,用毕业证把上进心埋在了箱底。为人父母是又一次重生,因为对于一张人生的白纸来说,一个人的一言一行都会产生巨大的示范效应。所以年轻的父母也要捧着书,轻声细语,从头学点新东西。总之,你希望你的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你自己要朝着这个方向努力。

还有关于读书。绘本中的故事塑造了孩子对真善美假丑的初步认识。除了读书,读书后的讨论更重要。一家人围着桌子讨论一本书里的人物和情节,其实可以成为步入社会前的预习课。通过阅读,我们可以了解复杂的人性和社会进化,这是我们能为孩子提供的最好的捷径。

最后,给孩子一些空白的时间去做一些无用的事情。空白时间是什么?想想那些没有硝烟的简单时光。有时候,一个人蹲着戳个蚂蚁洞,和朋友玩一天弱宅,就是一个下午。但就是这些看似空白的时间表,却在不经意间传递着如何与自己、他人、自然相处的秘密。给孩子足够的时间疯狂玩耍,在他童年的画纸上留下一些轻松空的白色。这些空白是画面中营造美感的关键点。我相信那些慵懒轻松的亲子时光,我们爬山时牵着手说的心里话,骑爸爸自行车的记忆,都会化作力量和信心,让我们的孩子发自内心地热爱生活和生活,用爱更从容地成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原文地址:https://54852.com/yuer/358767.html

(0)
打赏 微信扫一扫微信扫一扫 支付宝扫一扫支付宝扫一扫
上一篇 2022-11-02
下一篇2022-11-02

发表评论

登录后才能评论

评论列表(0条)

    保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