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情况经常发生。大人对孩子偷东西无能为力,也不知道该怎么办。
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我正在哄孩子睡觉。怕家长一时冲动给孩子贴上“小偷”的标签,于是赶紧回复了这样一段话-
四岁的孩子没有偷窃的概念。男生晚熟,不一定能分辨出你我的不同。他们只是喜欢它,然后把它拿回去。家长最好不要反应过度,和老师商量,一起告诉孩子,如果喜欢,想带回家,就向老师申请。这不是他们自己的东西,他们不能私自带回家。慢慢建立孩子界限的概念。
还有一个群友,刚从空状态很差的北京逃出来,去了这个天高海阔的美丽城市。他3岁半的儿子也进了当地的幼儿园。刚入园没几天,不知道为什么。孩子们经常把幼儿园的玩具带回家。当他们问的时候,他们说:“我喜欢他们。他们都是我的好朋友。”
群友也有点着急,想让大家帮她出主意。
其实,当孩子离开以前熟悉的老师和伙伴,进入一个完全陌生的环境,心理压力会很大。这时候他们往往喜欢和没有攻击性和危害性的玩具做好朋友,于是就有了“把玩具请回家”的行为。
此时,最好的办法就是向孩子解释玩具的归属,引导孩子正确处理“想要或者想在一起”和“先申请再行动”的顺序。
最重要的是,父母一定要对孩子的这种行为保持平和的态度,不要用成人的道德标准去衡量,让孩子感到羞耻。小时候目睹小伙伴被羞辱,对孩子这方面的心理深有感触。
那时候我大概五六岁,和一个小伙伴去田里玩。她调皮,从别人家摘了一个大南瓜。我也没有把南瓜带回家。刚找了块空地,把瓜砸了,又找了些薄铁片割着玩。记得当时我们模拟了妈妈做汤的场景。
那天晚上,我去她家拿东西的时候,遇到了南瓜的主人,他一直在指责我的小伙伴偷了他们家刚煮好的南瓜。小伙伴的妈妈脸上挂不住,直接叫出了一辆公交车,打了女儿的脸,一边骂“让你便宜还偷人家……”一边给南瓜的主人道歉。
小伙伴惊呆了。当他反应过来的时候,他没有哭。没有一滴眼泪掉下来。先看了我一眼,然后直视她妈妈。直到今天我还记得那个眼神。
后来她跟我说:“我不讨厌别人叫我,我讨厌我妈什么也不问,一上来就打我。”
本来她在妈妈面前就是个“小话匣子”,什么事都喜欢跟她说,但是自从被妈妈乱罚之后,她就渐渐不太喜欢跟妈妈交流了。现在想来,她妈妈就是这样失去了女儿对自己最基本的信任。
未经允许乱动别人的东西,在大人眼里就是“偷”。但对于孩子,尤其是6岁以下的孩子,可能只是大脑产生了“想要”的想法,直接导致了行为反射。很多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还没有完全的行为控制能力,不知道“偷”和“拿”的区别。
小时候我也偷偷拿过我爸的零钱。每次都不多,也就一两毛钱,最多五毛钱。80年代大家生活都比较拮据,很多家庭都很穷,我家也是。因为没有零花钱,而且学校门口的小摊经常卖贴纸、瓜子、饭团,我忍不住被诱惑偷偷拿爸爸的钱去买零食。
有一次我放学回家,听到我妈和我爸在嘀咕我偷偷拿钱干什么。我这才知道,大人是知道拿钱的。但是他们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而是他们商量着从我有限的工资里挤出一点给我当零花钱:每个月在一本地理书里放一些120美分,总量不超过2元,不低于1元。我可以自由使用它。
当我得知他们的决定时,我心里很惭愧,从此再也没有偷偷拿过他们的钱。我也是自己管理零花钱,养成了最初的理财习惯。
为了研究小时候偷父母钱是不是个例,我在一个群里做了一个调查。很快会有几位妈妈分享她们的经历-
这里只能发布部分消息。60%以上的人都有偷偷拿父母的钱或者亲戚的东西的经历,证明孩子有时候真的没有任何伤害的意思。只是想要糖和美好事物的想法占了上风。
但是,这并不意味着当孩子私自拿别人的东西时,家长可以坐视不管。然而,我们必须找到一些方法,根据我们自己孩子的个性给予适当的指导,而不伤害他们的自尊—
探究孩子拿东西的深层原因
6岁以下的孩子,无非是模糊的界限感,看到喜欢的东西就想拥有。
这个时候,作为父母,我们需要耐心的引导。不上幼儿园的话,注意引导家里的孩子明白“即使要在家庭成员之间移动东西,也要得到主人的同意”。
上过幼儿园的孩子需要和老师商量。一方面,家长要明确家里的产权概念,让孩子养成拿别人东西要征得同意的习惯。另一方面,老师在学校也要多加注意,发现孩子往书包里放东西,不要粗暴地给孩子贴上“坏孩子”、“小偷”的标签,而是告诉孩子,如果孩子愿意,需要和老师商量,看看能不能带回家继续玩。
对于6岁以上的孩子,要看家里给的零花钱是否够用,孩子合理的物质需求是否得到满足。除了根据实际情况增加零花钱,更要注意引导孩子合理使用零花钱。
千万不要把羞辱当成教育
孩子私自拿东西,有些家长会打骂孩子,让孩子记住。但我还是觉得这不是最合适的方法。就像文章开头提到的小伙伴,母亲打她骂她,导致失去孩子的信任。
别说绝大多数孩子都是无意中偷别人东西的。即使孩子真的打算去偷,作为孩子的监护人,也要先理性思考孩子的现实,再大发雷霆。是什么让孩子在有需求和困难的时候不去找父母帮忙,而是想尽办法自己解决?
比如我的一个朋友,他上小学的时候,学校要交信息费,不多,只有5块钱。但她不小心弄丢了,怕被骂,偷偷从爸爸口袋里拿出5块钱给了老师。结果她原来的五块刚放在家里,就突然出现了。她妈把她臭骂了一顿,说“不知道她什么时候有偷鸡摸狗的毛病”。
听她讲这个故事的时候,我听到更多的是她对父母的失望,因为从小到大,她每次发出求救的信号,都会得到父母的责骂,比如“笨、粗心、穿着臭、乱扔垃圾”,这些都是被亲生父母贴上的标签。
所以,当孩子出现行为问题时,不要急着发火。先想想原因。
如果因为孩子的行为导致商品损坏,一定要赔偿
很久以前和一个读者朋友聊天。他说他小时候从来不喝汽水,有一次他忍不住偷了一个小卖部的汽水。他妈妈知道这件事后,没有打骂他。她只是问他有没有勇气和自己一起还钱。八岁的时候,他太骄傲了,不想去。她妈也没逼他,只是表示理解,然后自己去给食堂老板道歉。
他说:“从小到大,妈妈为我做的很多事,我都记不清了。但是那个夏天,妈妈的背影刻在了我的心里。她没有打我,也没有骂我,但从那以后,我再也没有偷过任何人的钱或东西。现在,我有了孩子,带她去商场。如果她损坏了什么东西,我会要求工作人员主动赔偿。”
这位母亲,传递给孩子的是对自己行为负责的态度——只有学会负责,才会由内而外充满力量。
当然,如果采用引导、暗示、提醒等各种方法,孩子还是改变不了私自拿别人东西的毛病,所以需要当面批评教育。虽然养育孩子需要温柔呵护他们幼小的自尊心,但在必要的时候,我不反对对吃不饱、吃不饱盐的孩子采取过激手段。
孩子的童心是一张白纸,可以用来行善,也可以用来作恶。养孩子最难的地方,就是一定要把孩子面前的恶的一面收起来,让孩子更快乐地往美善的方向跑。在这个过程中,我们自己也成长为更好更善良的人。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