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1%的学生既没有天赋,也不勤奋。真正的决定因素是习惯。
很多人对学习的看法是:“成就=天赋×努力;天赋=成就÷努力;努力=成绩÷天赋”,这个简单的公式其实是对学习的肤浅看法。
学习本身是自带加速度的其实很多时候,我们所谓的“人才”应该叫“伪人才”。
有些学生用更少的努力取得更好成绩的因素可以归为两类: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两者的作用如此广泛,又如此隐蔽,渗透到学习的每一个细节,这是一种“天赋”的错觉。
学习习惯有多重要?
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的人,可能从小就缺乏纪律性,对“放弃无聊的事情去寻求娱乐”更有体会。所以,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于从中获得快感,适应高刺激的事物。
一个有良好学习习惯的人可能受教育程度更高。从小适应了枯燥的钢琴、舞蹈、书法、绘画,所以追逐刺激的经验比较少,适应的是低刺激的东西,更习惯于在枯燥中坚持。此外,随之而来的好成绩正积极地激励着这种友好而无趣的习惯。
所以,和刷书遇到无聊的章节是一样的。前者在低刺激环境下容易走神,在随时来袭的走神中度过两个小时,走走停停,勉强迈过这道坎;后者更倾向于专注,二十分钟就能看完。而且他们印象的深浅也大相径庭。
事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天赋和智商。
一个学习习惯不好的人,可能在早期,生活在一个慢节奏的教育环境中,更多体验到的是把学习延迟到沙漠的快感,所以突触的建立让他习惯了拖延。另一方面,有好习惯的人可能会在每一次立即行动后获得巨大的回报。
所以,这种正向刺激的积累使它养成了不拖延的习惯;所以在课堂上讲也有点难。前者更倾向于等到课后消化,然后开始开小差,后者更倾向于直接回应,现在就解决问题。
这样一来,前者不仅上课完全是浪费时间,下课还要花两倍的时间以更低的效率消化,造成极其恐怖的时间损失;而后者可以在课后自由地提高他们的熟练程度,在马平川,这导致三或四倍以上的有效学习时间。
事后很多人会觉得这是天赋和智商。
学习本身就是一个积累的过程。很多人误以为学习这个动作只是在积累距离,这就大错特错了。学习也可以积累学习速度——换句话说,学习本身就有微小的加速度。
越学越适应学习。你越是在“放纵/学习”的艰难抉择中选择后者,你对后者的突触构建就越强。下次你选择继续学习,就不会那么痛苦了。
所以,我一直觉得那些说“能努力也是天赋”的人,要么是想的太简单了,要么是在为自己的懒惰找借口。
学习效率高的人往往有优秀的阅读习惯
再说说这群人的另一种思维习惯。这个因素更重要,同时也更隐蔽。
思维习惯有多重要?当我们在学习一个新的事物时,我们常常依赖于它与已知事物的比较和联系。比如,当我们看到一块由几根木棍支撑的木板时,我们会立刻判断它是“桌子”,因为后天我们看到的所有具有相似特征的东西都被我们归为“桌子”。因此,这类物品是与“桌子”这个词联系在一起的。
类比学习,概率论讲到大数定律那一章的时候,一个听说过价格回归和价值规律的人可能秒懂,一个听说过“路知马力,日久见人心”的人可能更容易理解;物理课讲匀减速和直线运动的规律,可能听过“强弩之末是强弩之末,不能穿”的人更容易理解;说到三阶行列式的沙路计算法,做过智商测试的人往往能瞬间理解。
获得这种思维习惯的一个相当大的方法就是养成阅读习惯。按照《如何阅读一本书》中的方法,书有两个作用,一是提供经验,二是传授理论。
比如,小说就是一系列高度组织有序的经历;一本科普杂志,除了经验,还有一系列简单通俗的理论。
一个爱看小说新闻的孩子,通过这种可以在最早期提升自己经验的阅读方式,可能已经积累了远超其他同龄人的早期经验,而人总是有一种从已有经验中总结理论的倾向。
这个过程就像核裂变中中子的释放——物质体积越大,中子撞击的可能性就越大。一个人的经历越丰富,就越有可能突发灵感,就越有可能从经历中总结出一个理论/联系。面对新知识,更容易举一反三。
一个爱看科普杂志或简单理论的孩子,更容易养成接受外来理论和整理已有经验的习惯。同时,从过去的经验中梳理出来的理论的成功案例,很可能会启发他们从价值观的角度去思考,养成一种强烈的思维倾向。
如果你仔细观察那些学习效率高的人,你会发现他们年轻的时候都有或多或少读书的习惯。无论哪种阅读,都有可能产生精神上的愉悦。而这种快感会成为一种宝贵的早期正向激励,让他爱上吸收外部经验,接受外部理论,或者开始看到一个难题就忍不住去思考和推敲。
细分下来,他们也可能爱上数学/物理/天文/历史等特定领域。兴趣在很大程度上是后天获得的。兴趣对一个人学习的作用不言而喻。
做题的本质优势是熟悉逻辑路径
甚至是公认的天才,其成就来自于常年思维习惯的锻炼。
比如高斯说,在学会说话之前,他会计算。这说明高斯小时候经常接触各种数字,无意中让他在很小的时候就掌握了初等算术。
高斯的计算能力有多强?1818年,我们以高斯为测地线在丹麦工作为例。整个工作历时8年。高斯白天勘测,晚上计算,测绘出来的地图有100多万张。野外实测数据汇总后,高斯负责全部计算,总计算量需要这个人10年无休止地计算!
这种后天思维训练的魔力是巨大的。例如,解决一个难题或理解一个困难的概念至少需要七层嵌套逻辑。一个训练有素的人,对前三层逻辑烂熟于心,第四层和第五层逻辑对之前做过的题目和看过的书都很熟悉。剩下的工作只是介绍剩下的两层逻辑:
而一个没有受过高度逻辑训练的人,可能只熟悉前两层的逻辑。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他不得不占用巨大的工作内存空空间,经历无数次的试错,承受大量不熟悉逻辑的痛苦,才能把逻辑树撑到五层。所以你解决不了很正常。
我们每做一个题目,理解一个概念,努力思考,都在不断地熟悉其内容下的逻辑路径。对这条逻辑路径的熟悉,会转移到我们以后会遇到的类似底层逻辑的问题上,从而举一反三。
换句话说,做题的本质优势是熟悉逻辑范式,缩小推理的“可能性空”,让自己的逻辑习惯更贴合实际问题的路径。
习惯的上升空间太大了上面列出的每一个具体习惯,只是习惯、天赋、努力、环境、经历、方法等诸多因素集合中的一个因素。一个人可能只需要拿十分之五,就已经很了不起了。十分之七的“天才”会有两三个缺点。但总的来说,决定学习效率最根本的还是后天养成的习惯。
无数的学生,按照从小到大的习惯,积累了一点点经验,复杂的成长环境,不同的个人经历,参差不齐的天赋,主观能动性,分布在这个国家的每一个学生身上。
而前1%的那些同学,要么在天赋、习惯、方法、努力上很突出,要么一般,很好。而那些在这个分布最右端的人,往往在所有变量上至少达到“优秀”水平。
我知道,很多人会反驳说,到了顶级,就只能拼天赋了。换句话说,就是广为流传的所谓“努力决定下限,天赋决定上限”。但是我们也要明白,在无数个变量产生的高斯分布中,越接近极值,短板效应就越严重。在上位,习惯,天赋,努力,方法等。已经不可或缺。至此,所有的高权重因素基本都会成为必要条件,天赋也没有区别。
我曾经认识一个高考省状元。她集拔尖的天赋、强大的策划能力、最好的教育资源、从小刻苦的天赋训练、对特定学科的热爱、每天准确的6小时睡眠时间表等优秀因素于一身,让她拥有了顶尖的成绩。
所以,所谓“天赋决定上限,努力决定下限”也是不准确的。所有因素共同决定了上限和下限。天赋的唯一特殊性是不可改变的。以大多数人习惯的差异,不知道上升习惯空的差距有多大。
智商带来的能力差距比习惯带来的差距要小得多
不否认天赋的重要性,智商造成的能力差距确实存在。
但你的归纳能力再高,也比不上爱读书的孩子积累的相当多的经验和理论存量;无论你的反应有多快,你都比不上一个意志坚强的孩子的耐力,他从不把注意力从讲课上移开。你的工作记忆再强,也比不上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孩子轻松集中注意力两个小时的好习惯。
但是这篇文章不是来给你灌鸡汤的。我想说的是:学习习惯和思维习惯是阶层固化的另一种形式。
无数的习惯,像一系列坚固的高墙,从小就在钢琴绘画和电子游戏之间,在数学和物理的启蒙文学名著和网络上无脑的漫画之间...
在巧妙的引导鼓励和粗暴的填鸭式教育之间,在科学的言行和过度的家暴之间...
在环游世界和广泛阅读和无所事事之间,在热爱推理和编程和热爱游戏和购物之间……
在一贯的三好学生与跌宕起伏之间,在竞赛班的璀璨灯光与普通班的嘻哈玩法之间...悄然建立。
等你意识到这一切的时候,普通人和学霸、学神之间高耸的壁垒,已经变成了无形的、难以逾越的壁垒,残酷地把强者和弱者有序地分隔开来,不可逾越。
我对现在盛行的“鄙视链”的风气相当反感:不谈对学科的热爱,不谈对学习的坚持,却要拿自己的成绩和努力的成绩比,“商”是高是低,用它排出一、二、三、四,讨论a、b、c、d.
如果一个人学习努力,成绩一般,就应该被鄙视。如果他成绩好,能天天打游戏,那他就应该被奉为至高无上的神——这是一种多么病态的氛围。
当然,学习效率还有其他因素,比如学习环境:在一个处于冲刺状态的重点高中的晚自习班,学习效率当然比期末考试前半个多学期的大学常规要好得多。在好的环境下,很多习惯性的缺陷是可以弥补的。所以,选择好的环境是很有必要的。这也是环境和出身能带来的巨大优势。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