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人父母,需要自己的孩子怕自己吗?虽然父母需要一定的威信,但是你希望你的孩子害怕自己吗?
带宁宁逛小区,路过物业管理中心。还没等我反应过来,小妞就直接跑进了别人工作的门。
房间里传来一个低沉的男声:“孩子,别进来!”
我赶紧想跑过去把宁宁拉出来,她却一下子扑到我怀里,小声嘟囔着:“妈妈,我害怕。”
我早该被这种奇怪的玉米吓倒了。我把她抱起来说:“哎呀,宁宁有点害怕,你赶紧走吧。”
回到家,我和阿姨聊起这件事,她居然笑了起来:“你看小丽,小孩子有个担惊受怕的人多好啊。以前,我不让她进去,但她坚持要进去。保安的一句话抵得上我的十句话。”
我有点惊讶。原来宁宁不止一次想进物管中心,我就问阿姨“那宁宁为什么要进去?”
阿姨愣了一下,似乎有点不好意思的挠头:“我也不知道,小孩子怎么这么多话?”
我笑了笑,不说话了。
这不是我阿姨第一次跟我说,孩子一定有害怕的人。
我妈的观点和她不谋而合。她觉得我和爸爸对孩子太温柔了。孩子们不怕我们,总有一天我们管不了他们。
记得在报社工作的时候,听男同事侃侃聊过他们的教育理念。
有个爸爸说,我回家就对着调皮的儿子吼,他就不喘了。言语中,颇为父亲的威严自豪。
如果时光流逝,我想问那位父亲一句话。你儿子和你的关系怎么样?
让宁宁怕我很简单
小区又一次逛宁宁,路过物业管理中心。这次宁很聪明。她在门口探头,听到一个阿姨的声音:“小朋友,怎么了?”
她的身体停顿了一秒,走了进去。我看着门,想弄清楚宁宁要干什么,却看到她指着房间的角落对我说:“妈咪,喵来了。”
真相终于大白了。原来她想看看那只猫。
我进去蹲下来对她说:“这只猫很可爱,但是阿姨在这里看书写字,我们会打扰她。我们去滑梯看猫好吗?”那里似乎有更多的猫。"
宁宁点点头,顺从地跟我走出了办公室。
然后,我宝宝走路任务的后半段,我去“上蹿下跳找猫”了,累得我感觉像是在玩猫怪游戏。
如果我妈在的话,她可能会说:“怎么了?你不是只要喊一声‘别进去’就什么事都没有了吗?”
她不会想到最后一个陌生玉米的威胁,只是制止了宁宁的行为。一旦他走了,未解决的问题仍然会发生。
如果是妈妈的威胁,肯定比一个怪玉米有效好几倍。因为我是她的养育者,关系到她在这个世界上的生存,我自然有一种权威感。
但这并不意味着我可以滥用职权,随意对她大吼大叫。
其实让宁宁怕我挺简单的。事事不妥协,不给好脸色,对她吼几次,强硬几次,甚至打她几下。2岁的她在我面前肯定是不敢奢望的。
但她只是因为害怕我而屈服了。我说的就是我说的。因为这种恐惧,她自己很难理解这些规则,并将主动遵守它们的意愿内化。
在巨大恐惧的阴影下,孩子无法建立独立健康的人格。
为了生存,孩子有时候不得不让步。你会屈服多久?屈服,直到她终于可以独立生活,不再需要我为她花钱。
北京大学毕业的留学生王蒙,勒索父母6年,12年不肯回家,是一个孩子成年后逃避恐惧和控制的报复计划。
不想屈服,打算反抗怎么办?小一点的孩子会尖叫哭闹,大一点的孩子会反抗,甚至酿成无法挽回的悲剧。
有多少孩子在等着父母说对不起
前段时间我给月经老家打电话,她告诉我她家小区楼上有个13岁的孩子。
她妈妈才三十多岁,一直是全职妈妈。她父亲常年不在家。警察挨家挨户调查,说是骂了孩子做作业,孩子气得从阳台上跳了下去。
我想起12岁江苏女孩跳楼前写的遗书。大概也是如此
我听了都起鸡皮疙瘩了,问做妈妈是不是把我逼得太紧了。
月经不屑的回复我“她妈妈很凶,但是管教不听话的孩子不一定要凶吗?为什么现在的孩子都这样?多少孩子在打骂,他们不好吗?”
我只好给她发了个省略号。
有多少父母在等着孩子说谢谢,又有多少孩子在等着父母说对不起。
过去,孩子跳楼事件引起公众热议。现在连媒体都懒得报道了,只有公安机关在事发地区贴的一张冷冰冰的通告。
一个生命悄然消逝,有拒绝,也有解脱。
孩子反抗父母的筹码真的不多。最重的是一条生命
北京大学心理学博士李松蔚曾写道:
在很多大人眼里,孩子就是这样一个物种:脑子不成熟,还没记事就要打骂。
每当出现问题的时候,中国大部分家长的思维不是去想“一定有别的办法解决这个问题”,而是去想“为什么非要走得更远?打骂到位,一切问题都解决了。”——这是一个难以反驳的自证循环。
脑子里总有这个逻辑链的人,自然容易成为吓唬小孩子的人。
一段亲子关系,如果恐惧占了大多数,那么“爱”必然会被强行占据。
没有爱的连接,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容易滑向失控,父母成为毁掉亲子关系的刽子手。
孩子最需要谁
你问,什么是完全没有恐惧的亲子关系?
我记得我和小派曾经约定周六是“妈妈派日”,也就是我和她独处的时间。
但是有一个周六,我终于约到了偏头痛的医生,于是和小派商量:
但是没想到,周六早上一起的时候,我又头疼了。刚开始只是有点疼,渐渐的,整个大脑都疼了。
我打起精神准备吃早饭,这时小派突然走到我面前,垂下长长的睫毛,用手撩了撩衣角,撅着嘴问我:“妈妈,你又头疼了吗?现在去看医生还来得及吗?”
她不敢看我,但我能感受到她的愧疚和纠结。
我摸着她的头,轻轻叹了口气,“傻孩子,我就知道你爱我。”
孩子,你最需要的不是你害怕的人,而是你爱的人。
只有当你有一个爱你,在乎你的人,你才会发自内心的愿意为这个人做出改变,孩子也不例外。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