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学真的有那么可怕吗?
我来告诉你,数学不仅不可怕,还很有趣!试想,当一门课程成为了升学考试的拐杖,又有多少人会真正喜欢它呢?你应该见过很多同学问“讲课我能听懂,但做题我不会。怎么了?”
这其实就是问题所在:
1)你只了解浅层次的知识,没有深入,掌握的东西达不到应用的程度;
2)有的同学尝了一段时间,稍微了解了一下,就觉得都可以了。比如,一个例题老师讲了三种方法,懂了一种,就不听其他解决方法了;
3)懂了知识,却记不住,或者不懂如何应用;
4)缺乏数学思想方法的指导,如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等,这些都是重要的数学思想方法;
另外,有些同学因为信心不足,觉得数学很难,干脆就不听了,从而失去了入门的过程,所以无法深入。我们都想学好数学,但是“如果我们想学好,为什么不呢?”学好数学的必要条件:学习中的“三好学生”,三好学生,一好学生(成绩好),缺一不可。
一、好习惯
良好的习惯是取得优异成绩的必要条件,可以事半功倍。什么是好习惯?
1。勤奋
手工:多记笔记(课堂笔记、好题、好解、错题),多做(习题),多总结(知识和方法的总结)。
眼睛:多看课本、课外书、笔记、错题本。耳朵:仔细听。
守口如瓶:多问问题,有问题及时解决,不留后患。
NaoQin:多想想。我们不仅要搞清楚知识和题目是什么,怎么做,还要多想想为什么?最重要的是动手动脑。
2。深入到
你不仅要记住你学过的东西,还要弄清楚它是怎么来的?怎么用在解题上?不要满足于知道如何做好一些问题,还要考虑如何拿出解决方案。哪种方法比较好?
有不同层次的“知道”:知识:知道→理解→记忆→运用→促进问题解决:知道一个问题→知道一类问题→灵活运用和创新
3。刚性
数学是最严谨的学科。求知严谨,解决问题严谨。不会,遇到问题,要么不会做,要么不能彻底解决,所以不会得满分。
第二,良好的基础
1。基础知识要扎实,想得分必须有资本
举个不恰当的例子,就像做生意。如果你把钱投在1块钱上,哪怕利润是100%,也就是1块钱的利润,如果你投1万块钱,哪怕利润只有10%,也是1000块钱的利润。所以,想要提高学习成绩,一定要有扎实的知识储备。
所以,如果你有一个20分的基础,100%的提高,到40分的时候才会给一些建议:
a)自我补偿:简单的知识可以自我补偿。随着年龄的增长,你的智力会提高。过去很难学的东西,现在可能一眼就懂了。
b)个别指导:对于较难的知识,可以找老师进行针对性的指导。但要明白,个别指导只是应急措施,不能依赖。
c)资料:借助一些资料,可以快速补充基础知识。我经常跟学生说,基础知识不是万能的,没有基础知识什么都做不了。这是关于知识和解决问题的关系。如果你知道知识点,你不一定会解,但是如果你不掌握你用的知识点,你就不会100%解。
2。努力走出恶性循环
良性循环:解决问题更快→时间更少→解决问题更多→能力更强→解决问题更快
一个恶性循环:解题慢→时间多→解题少→能力差→解题慢。一旦陷入恶性循环,学生很苦恼。
一般解决恶性循环的办法是“赶”,也就是别人休息你不停,别人少玩或者不玩。
通过一段时间的努力,会逐渐形成良性循环,以后出问题就容易了。尤其是以前好好的突然变差的那种。这很有用。
三、好方法
1。预习很重要
经常被忽略。原因:时间不够,不理解,没必要等。预习是学习的必经过程,也是提高自学能力的好方法。
2。听力是学来的
听分析,思路,应用。关键内容一字不漏。注意记录。
3。做错书
每个能学的学生都会有。最好再加一本“好书名本”。我发现很多同学不是没有错题本,就是没有用。这样学习效果不好。
4。好好利用课外书
正确认识网络课程和课外书是副食,是吸收的良药,绝对不能代替课堂学习。
5。注意总结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