朋友昨天转发了一篇文章给我,题目是《一个家庭的悲剧,从从来没有好好谈过开始》。朋友说他们都知道道理,但是和老公意见不合,孩子不听话的时候,情绪上来还是忍不住大吼大叫。目前面对3岁的宝宝,已经开始觉得难以沟通,孩子也在复制大人的行为模式,很难和幼儿园的孩子相处。我该怎么办?
交流的目的不一定是“求同”[h/]
我曾经对沟通有一个很深的误解:我以为沟通的目的是让双方认同自己的观点。
比如苏宝下雨天出门,坚持穿凉鞋。我会用各种套路劝她穿雨鞋。最后,苏宝虽然愿意穿雨靴,但是下雨天出门还是会要求穿凉鞋。“说服”孩子的次数多了,我渐渐明白,其实并不是每一次沟通都要以“一个人服从另一个人的意见”而结束。
沟通和纪律是不一样的。如果孩子有明显错误的行为,需要纠正。但是,在很多不重要的事情上,我们只要发表自己的看法就够了。至于孩子愿不愿意接受,那是一种选择。后来下雨天,我就不再试图说服苏宝她真的穿凉鞋出门了。结果,她的脚又湿又不舒服。现在她要求自己穿雨靴。
现实世界中的沟通很少能达成绝对的一致。很多时候是一个向中间靠拢的过程。君子和而不同。在沟通之前,把孩子当成一个独立的人。他能坚持自己的观点,学会对后果负责。尊重是沟通的起点。
无控制地倾听
前几天带苏宝去图书馆。有一个一两岁的小男孩,不肯坐下来听故事。他妈妈抱着他进了教室,他又跑了出来。整个过程中,妈妈一直在劝他不要哭。后来她用了“转移液”,说:“你看!外面有蝴蝶!”,趁孩子分神,又把他带进了教室。
图书馆的小男孩最后在地上尖叫,边踢边说兔子,兔子。原来他只是想要一个停在教室推车里的安抚玩具。一开始,母亲只需要跪下来,认真地问孩子为什么哭,问题就解决了。
我每天都在听我的孩子说话,但是我们真的听到他们在说什么吗?对于孩子来说,哭往往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大人用自己的“关心”淹没了孩子的声音,试图让孩子不哭,堵住了表达的出口,实际上是在控制。“同理心”在育儿词典中是一个被过度使用的词,但在交流中却是无价的。换位思考父母可以让孩子知道,你可以说出来,因为我在听。
多讲事实,少讲观点
从小学开始,美国孩子就要学习事实和观点的区别,不仅是为了逻辑清晰,也是为了奠定有效沟通的基础。低效的沟通往往意味着两个人都在不断强调自己的观点,最后谁也说服不了谁。
有效的沟通应该以事实为基础。与孩子沟通时,多描述事实,少评判,不要攻击孩子本身。孩子也会从你的讲道理中学会冷静。
有一次和苏宝一起上早教课,她和另一个孩子在教室里把一箱箱玩具打翻,觉得这是个好玩的游戏。我的第一反应是阻止她。但是她的早教老师对我眨了眨眼,我先走到苏宝面前说:“你看,玩具到处都是,别的小朋友走路都容易绊倒。让我们一次只拿一个玩具。”总之,说实话就好,不要贴标签。两个“熊孩子”马上帮老师收拾好所有的玩具。心里都是大写的衣服。
放下权力的游戏
中国的家庭矛盾往往是权力的冲突。比如婆媳之间,父子之间的分歧,在“谁说了算”的问题上,往往是为了输赢。这种有着千年历史的文化烙印,让我们在和孩子相处的时候,常常不自觉的拿出父母的高架子。
“你怎么这么不听话?”
“我怎么养出了你这样的孩子?”
这些问题,表面上是交流,实际上是在告诉孩子“你得听我的”。爱一个人,首先要学会好好说话。孩子虽然是弱者,但当他意识到自己在与大人的交往中始终是弱者时,就会不自觉地保护自己,封闭自己的内心与父母交流。
家可以传递爱,也可以积累伤害。与孩子或亲人沟通时,请记得永远把爱放在第一位。交流的目的是交换看法,而不是输赢。就算你赢了,把你爱的人越推越远,最后还是会输。
沟通能力是一种传承,是通过父母的言传身教和相互包容理解的家庭环境一点一点积累起来的。相信会沟通的孩子,以后的运气不会太差。看着两岁的女儿,我常常想,如果她能聪明敏感,自然是一种幸运,但性格温柔通情达理才是她真正的福气。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