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活泼好动,你却要求他们安静。这对他们的童年会有什么样的影响?要求孩子在8岁前“安静乖巧”好吗?
案例简介:家里有个“酒保”[h/]
男孩豆豆今年5岁。一岁半的时候,因为工作忙,父母把他交给了爷爷奶奶。两位老知识分子为了避免犯“过度溺爱的育儿经”,给孙子们定下了很多规矩——吃饭不能浪费,饭不能在外面吃;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吃饭睡觉不谈”的原则...在爷爷奶奶奶的管教下,豆豆成了大部分大人和老师口中的“好孩子”、“文静乖巧”、“彬彬有礼”,只是略显羞涩内向。
我四岁的时候,父母带豆豆去了爷爷奶奶的新家。同居后,妈妈开始发现豆豆有时会表现出与年龄非常不相称的谨慎和隐忍的愧疚。比如有一次,一对夫妻为了孩子的兴趣班争吵,豆豆抑郁无精打采好几天。日常生活中,每当遇到伤心的事,想哭,只要爷爷说一句“男孩子别哭,有话好好说!”豆豆会噙着眼泪;在公共场合和朋友叙旧,大声交谈。只要奶奶给个眼神,下一秒豆豆就像被霜打的茄子。
面对这样一个“好”孩子,妈妈可谓是既欣慰又难过。希望他能有时候哭一哭,闹一闹,任性一点,不要整天看大人脸色。才5岁的年纪,感觉自己就像一个穿梭在一群大人中间的“酒保”。
留点“任性”给孩子
妈妈在孩子习惯性的讨好大人后会感到难过,但她并不真正知道问题出在哪里。因为爷爷奶奶的教育方式是“让孩子变得更好”,而且表达方式是温和耐心的。然而,就是这种看似理智的教育方式,却培养了一大批“讨好型孩子”!
真正的问题在于随波逐流的思维模式,用成人的标准去衡量和培养孩子的方式。要知道成人标准下的“好孩子”不等于“身心健康”。此外,“讨人喜欢的性格”的父母也是造就下一代“店主”孩子的主要原因。所以今天就来聊聊。家里有“讨人喜欢”的宝宝。父母应该从哪些方面检讨自己的教育方式,改变家里的氛围?看看你是不是这样和孩子相处的:
“迎合式”家庭教育
很多家长因为潜意识的教育观念,往往处于“逢迎教育模式”。比如:“你看这里这么多孩子,谁让大人抱走的!?"这句话看似很有道理的教育,其实隐含的意思是,别人的看法很重要。类似的说教还有很多,“在学校要听话,好好学习,不然老师不会喜欢你的”,“见到人要打招呼,不然别人会觉得你不懂规矩”……
家长可以参考上面的模式,反思自己是不是在这样教育孩子。如果是的话,当你可以再尝试和孩子沟通的时候,试着帮助孩子体验感受,而不是以别人的感受为标准。
克制,积压情绪
难过或者不开心都不是凡人的状态,何况是小孩子。面对孩子的负面情绪,家长要做的不是消除或阻止,而是帮助孩子表达和发泄,然后再去安慰和衡量。对于幼儿园阶段孩子的哭闹行为,家长要做的不是责骂、威胁、无视,而是陪伴ta,让孩子充分表达自己现在的感受。如果孩子哭的地方会影响到别人,家长可以带孩子去人少干扰少的地方,对ta要有耐心。这个时候,你不需要说“别哭了”。如果非要说什么,可以简单的告诉孩子,“你难过了,哭吧!”大多数情况下,你可以抱着孩子,让ta趴在你的肩膀上,轻拍或爱抚ta的后背。
如果以上两点都是正确的,那就不奇怪为什么家里会有一个“酒保”了。那么为了让孩子拥有良好的性格,做真实的自己,应该营造怎样的家庭氛围呢?
爱必须是“无条件的”
对于8岁之前的孩子来说,ta的爱就是“被爱”。也就是说,这个阶段的孩子并不是自私的,而是身心发展的一个必经阶段。8岁以后,孩子可能会萌发“爱别人”的观念,比如给妈妈做一幅画,给妈妈洗脚,给妈妈搓背...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在成人教育或周围环境的影响下,有些孩子会先有这种行为,但这并不是真正意义上的“爱别人”。父母,尤其是母亲,在与孩子沟通时,一定要避免把爱变成有条件的。正确的做法是,尽可能让孩子感受到无条件的爱——行为的好坏不会影响他们对ta的爱,然后引导或纠正他们的行为。
孩子看似年幼,却对大人的情绪变化极其敏感。当父母心情不好或者对ta不够重视的时候,孩子就会太聪明或者太调皮。所以家长一定要注意,不要把自己的情绪波动和孩子的行为联系起来。比如母亲因为工作抑郁,回家压力小,对孩子避之不及。当孩子讨好的行为出现后,她的情绪平静下来,开始照顾孩子。
赞美要有理有据
肯定孩子的话不能流于表面。表扬孩子不是没有营养没有方向的废话。比如你的孩子考了第三名,他会得意洋洋地回家,给你看他的成绩。过度肯定:“太好了!你想要什么报酬?”,不痛不痒:“是的,不要骄傲”;有效肯定:“第三名,是的,为了得到这样的结果,你做了哪些准备?”在这三种父母的积极回应中,最后一种是符合给与自信、避免傲慢的有效表达。
最后,我想对我的父母说,不管我们从小接受的是什么样的教育,我们被要求如何做人;无论我们为了给孩子更好的生活做了什么,承受了各种外界的压力,用微笑掩盖了我们所有的心情,请给他们空表达真实感受的空间,允许他们偶尔的“放肆”。毕竟孩子就是孩子。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