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父母,你是不是和我一样经常对孩子说这句话?可能不仅仅是家长,就连学校老师都希望有听话的孩子,因为那意味着“少惹麻烦”和“容易控制”。那些不听话,调皮捣蛋的孩子,让家长和老师都很头疼!
我曾经遇到过一个孩子,他总是一个人玩,一个人说话,却对别人对他说的话毫无反应。他的父母很无奈,开始怀疑孩子是不是多动症,带他去看医生。医生不能检查任何东西,但给了他们一些药,让他们继续观察。
之后,事情并没有好转,甚至更糟。学校老师不建议孩子继续上学,因为他根本无法专心上课,总是一个人在角落里,琢磨自己懂什么。
最后,这个才上五年级的孩子辍学了,天天呆在家里打游戏,直到到了该上初中的年龄,又回到小学复读三年级。
那时候我还没当过父母,无法体会父母面对不听话的孩子时的头疼。我只是一直在想:我和他一起玩,他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特别喜欢问各种问题,或者给我讲他的新奇发现!这样的孩子怎么可能是多动症儿童?!我怀疑他只是非常容易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但这个所谓的“不听话”的孩子,却被现行的教育体制所排斥。
所以,我有了自己的孩子之后,他就那么调皮,那么固执,我行我素,不听大人的劝告。我经常有“他这么不听话,以后上学了可怎么办?”
一个偶然的机会,我在Ted上听到一个演讲,“学校会扼杀创造力吗”。无独有偶,主讲人Ken(一位儿童教育研究者)在本次讲座中也提到了一个类似的事件,让我对儿童教育有了新的理解和认识。
Ken提到了一个他认识的8岁女孩。她上课总是心不在焉,最晚交作业,很少管老师和同学。于是她妈妈带她去看医生。
医生问了她妈妈很多问题,然后对小女孩说:“我和你妈妈要走了。你在这里等我们。”他和妈妈躲在门后观察小女孩的动静。
一开始,小女孩四处张望,不肯安静,但很快,她从妈妈的包里拿出一台收音机,放起了音乐,它随着音乐欢快地摇摆着。这个过程持续了很久,直到医生和母亲再次出现。于是,医生告诉小女孩的妈妈:“你的孩子没有任何问题。你应该送她去舞蹈学校。她是个舞蹈家!”
就这样,女孩被妈妈送到了舞蹈学校,长大后成为了著名的舞蹈家。
这个女生,就像前面提到的那个男生一样,非常不适应传统的教育体制。但幸运的是,她被妈妈送到了更适合她天赋发展的教育环境。相似的事件,完全不同的结果,而关键因素只是一个医生的诊断,决定了一个孩子不同的人生轨迹。
为什么在家长眼里,医生,或者老师这类专业人士的判断更权威,甚至比家长自己更了解孩子?Ken的演讲让我反思了之前对孩子教育的看法,开始思考两个非常重要的问题。
首先,作为父母,我们真的了解自己的孩子吗?
家长的第一反应可能是,我怎么会不了解自己的孩子呢?我每天陪在孩子身边,给他穿衣服,给他准备菜饭。我很清楚他喜欢吃什么穿什么玩什么,性格是什么样子。但是知道这些就意味着了解一个孩子?为什么我们总觉得父母或者家人不够了解自己?
成年人之间的交流还是需要文字的,何况大人和孩子之间。由于儿童的语言正处于发展和学习阶段,家长与儿童之间的沟通并不那么顺畅。父母更倾向于单向发布和执行命令,包括孩子该做什么,不该做什么。有多少父母能抽出足够的事件来观察孩子的行为?我们真的知道孩子喜欢什么,擅长什么,感兴趣什么吗?
其实这孩子多可怜啊。他人生中最重要的导师——也就是他的父母——不一定那么了解他。父母总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成长为自己想要的样子,却不知道自己的孩子到底是怎样的。父母总是靠自己的人生经验告诉他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却忘了自己的经验未必那么成功。这些所谓的成功方法,往往只是父母自己的想象,或者只是听别人讲的故事。
其次,孩子除了接受传统的基础教育就没有其他出路了吗?
在孩子成长的道路上,绝大多数家长更愿意把孩子送上传统教育学习的道路,因为这条路更安全,更有保障。
父母想象中的成功,一个保住自己位置的成功轨迹应该是这样的:知名幼儿园——重点小学——重点中学——重点高中——重点大学,然后是知名公司。这样,一路专注,一路知名,似乎获得了最大的成功概率。
在这个过程中,父母和孩子都觉得累。家长需要付出很多钱才能进入这些重点学校,孩子需要付出超常的努力才能留在这些重点学校。更可怕的是,在这个过程中,孩子的创造力逐渐被扼杀,最后成为流水线上培养出来的模糊符号。
也许在中小学,很多学校也开发了兴趣课程,但更多的是为了升学的加分。在家长看来,这些兴趣课程未来的发展方向值得怀疑。
学音乐,孩子有可能成为音乐家吗?学舞蹈,孩子能成为舞者吗?学美术,孩子能成为画家吗?这些好像都不太可能,学着玩就好了。如果孩子花太多时间和精力在这些上面,就会变得“无所事事”!
但有意思的是,有很多家长愿意让孩子上奥数课。虽然孩子更不可能成为数学家,甚至孩子对此毫无兴趣,但父母还是想尽办法让他学习。
在高等教育体系中,数学占分数的比重较大。好像奥数学得好的孩子比别人聪明。也是家长和学校一直在灌输这种思想。所以在孩子的意识里,艺术生就是那些拿不到低分去学习的人。优秀的学生要尽量去重点大学,热门行业,管理,咨询,金融。但他很少问自己,你真的喜欢吗?
仔细想想,其实我们可以发现,现代基础教育学校是为了培养工业化人才而生的。就像所有追求效率的工厂一样,逐渐实现了流水线作业。统一课程,统一教学,统一考试,然后给培养出来的学生盖上毕业证,顺利出货。
孩子成功就业,父母的心才能落地。好像只要自己的孩子有一份好工作,这些年的教育就没有白费。这就像一个生活的悖论。父母为了让孩子不输在起跑线上,不惜破坏孩子的兴趣和个性,奋斗了16年,但最后的结果往往只是让孩子成为某个公司的小白领。
父母往往会因为“我已经尽力了”而坦然面对结果。似乎只有孩子自己要对结果负责。没有人会说基础教育体系有责任,孩子家长有责任,好像这一切都是他长大后才发生的。
只是,在孩子生长发育最重要的阶段,有没有人告诉他,你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他都要好好想想。他一路受教育,“听大人和老师的话”,然后一路冲向大学。面对就业的压力,父母开始记得提醒他:你可以去实习了,你可以想想你想做什么。
当他想到问这些问题的时候,往往他已经被模式化了,兴趣的痕迹被抹去了,或者岁月流逝了,最好的时光都在迷茫中度过了,剩下的,就凑合吧。
我在新加坡的时候,有时候打车的时候会碰到一些懂行的司机。有一次,我遇到一个司机,他曾经是一家公司的老板。他说退休后无聊,就开车去找人聊聊。
他说他从来不要求孩子学得多好,只要不不及格就行。与其花那么多时间在迟早会被遗忘的知识上,不如培养他们的兴趣爱好,这是他的成功经验告诉他的!
他的生意伙伴没有一个是高学历的,有的连自己的名字都不会写。只要他签字,大家都会认出来,因为肯定有错别字,但那又怎样?成功与你是否受过高等教育无关,但与这个人的性格和明确的目的有关!一个成功的人必须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想做什么。
回到儿童教育的初级阶段,是三四岁的孩子不断形成创造能力的时候了。他的不服从就是他探索的过程。在犯错的过程中,他知道自己能做什么,喜欢做什么。如果孩子特别不听话,可能是因为孩子特别执着于自己的事情,这是他性格的一个特点。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有的孩子善解人意,善于沟通,有的孩子固执己见,善于研究。没有哪个孩子能面面俱到。就连通用汽车前首席执行官杰克韦尔奇(JackWelch)小时候也口吃。当所有的孩子都嘲笑他的时候,只有他的妈妈告诉他:“孩子,那是因为你的大脑比你的舌头转得快。别担心,你会慢慢学会用脑子把舌头抬起来的!”这句话让他受益终生。作为父母,我们需要做的是给孩子更多的耐心。
所以,在孩子还小的时候,给他“不听话”的机会,就是给他认识自己、试错的机会。如果父母总是事事干涉,希望孩子“守规矩,做个好孩子”,那就想想吧。当他还是个孩子的时候,我们确实可以确保他总是做正确的事情,但这扼杀了他试错的机会。他可能永远没有机会知道自己喜欢什么,能做什么。
我们常说“年轻真好”,是因为年幼的孩子充满了各种未知。他们有各种发展的可能,机会就藏在自我探索的过程中,藏在他们所执着的东西里。父母已经永远失去了重新开始的机会,所以必须时刻提醒自己给孩子多一点耐心,多一点犯错的机会,多一点“不听话”的机会。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