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文章的关键词是“记忆”,这是所有宝妈都熟悉的。记忆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学习知识需要记忆。很多孩子上学后,学了新单词记不住,总是什么都忘,大大影响了生活和学习的效率。
说到记忆力,大家都心知肚明的知识,比如均衡饮食,注意休息,多运动,劳逸结合,今天就不讨论了。今天我想讲一个容易被大家忽略的盲点,就是短时记忆的重要性。短期记忆和肌肉一样,从学龄前就需要启蒙和锻炼。
短期记忆力是什么
我们学习的时候,首先用的是短时记忆,然后通过复习、做作业来强化,变成了长时记忆。可见,要提高记忆力,首先要提高的是短时记忆,这是一个“进口”。如果导入量很小,那就算了,长时记忆几乎没什么留下。
那么到底什么是短时记忆呢?打个比喻,很多人都有记笔记的习惯,防止自己忘记某件事。他们把它们写下来,用完后扔掉。短期记忆就像大脑的“便利贴”,暂时储存一些信息。
举几个例子帮助你更好的理解。刚出生的婴儿根本不认识陌生人,谁都可以抱。那是因为他们的短时记忆容量太小,根本记不住谁是陌生人,谁是亲人。
一个1岁左右的孩子,你对他说“把车开到那边去”,他就能执行这个命令。但如果你对他说:“把车开到那边,放在这个篮子里,然后把篮子放在纸箱里”,大多数孩子都做不到。也是因为他们的短时记忆容量比新生儿大,但还没大到可以记录这么多信息。
到了学龄,我们很多所谓的学习上的“差生”,其实就是“短时记忆”差。老师上课内容记不住,回家自己开小灶也补不回来。
可见短时记忆是基础。今天和大家分享三个日常生活中可以随时使用的小技巧,帮助学龄前儿童提高短时记忆,为未来做准备。
教会孩子如何观察专注-“我看到了什么”游戏专注力差的孩子,短时记忆肯定差。
短时记忆的输入方式主要有视觉和听觉两种,其中视觉起着重要的作用。很多孩子,甚至成年人,都处于“看见等于没看见”的模式,直接影响视觉输入,从而影响短时记忆,而这是为了从小引导孩子形成习惯。
看绘本的时候,不要急着看完绘本讲的内容,而是引导孩子多观察绘本中的细节(这也是为什么我更喜欢字少图多的绘本给年龄小的孩子看);做拼图的时候,不要试图先完成。而是先花时间带孩子去看完整图形的细节,然后在你做拼图的时候通过对比细节来引导孩子找到拼图。
这些都是在告诉孩子如何观察和专注,有助于训练他们的视觉输入敏锐度。
2岁以后的孩子可以玩一个叫“我所见”的游戏。拿一个新的玩具,一个孩子不熟悉的家庭物件或者一幅画(根据孩子的年龄选择一个她会感兴趣的物件),让孩子先花时间仔细观察,然后把物件拿走,让孩子试着记住刚刚看到的物件是什么,是什么细节。
这是帮助孩子训练一种常见的短时记忆的技巧:视觉记忆法。以后,当孩子需要记下很多信息时,她会学会在脑海里画一幅画,并通过画面记忆。
教孩子如何处理大量复杂的信息——“我们下一步要做什么”游戏
学过速记的朋友一定有这方面的经验。如果你想写下一个很长的段落,你不能一个字一个字的写,但是如果你把每个句子都变成一两个关键词,一个段落就很容易记住了。训练短时记忆也是一招:把大块的复杂信息拆分成多个独立的简单信息。
比如像上例一样给孩子下指令。其实我们可以这样引导他们,“第一,把车开过来;然后,放在篮子里;最后放在纸箱里”。一开始,你甚至可以等孩子完成每一步后,再给出下一步指令。其实这是给孩子看如何拆解复杂的信息来帮助他们记忆。
2岁以后的孩子也可以玩一个游戏,叫“我们接下来要做什么”。想象一个场景,父母和孩子一起,比如出发去动物园,然后一起讨论从家里到动物园需要做什么。一切都保证是独立简单的任务。把它都写下来。
然后一起复习,看看孩子能记住多少。为了增强趣味性,记得放一些好玩的任务,比如宝宝拍手,妈妈加油,带娃娃等。
教会孩子扩大短期记忆的容量-“回顾生活”游戏学龄前儿童还不需要记录很多知识。他们边玩边学,生活就是最大的课堂。回顾人生是为了帮助孩子扩大短时记忆的容量,让大脑中的“便签”变大。
通俗点说就是“事后检讨”。随着年龄的增长,你把“回顾”变成了“回顾一天”。做这样的回顾时,尽量具体一些。
家庭教育启蒙的本质,不是在某个时间、某个时段跟孩子“学”,而是无时无刻、随时随地的“润物细无声”。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