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背景:从今年7月起,北京市各大医院就出现“血荒”,有的患者在北京一些大医院动手术,家属却被告知要先“自筹”血液,甚至有些手术因为血液无法得到保障而暂停。近日,在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一场手术中,本来用血量很大的婴儿心脏手术,整个过程却没有用“一滴血”,为节约临床手术用血做出开创性探索。
专家简介:李守军, 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小儿心脏外科主任医师2011年11月30日晚,北京阜外心血管病医院的急诊科来了一个出生仅3个月的先心病患儿,孩子随时都有生命危险。
小儿心脏中心李守军主任接诊之后,并没像以往一样马上手术,而是组织了体外循环科等科室的专家进行讨论,讨论之后他们决定用一种特殊的方式动手术。第二天,三个小时的手术后,李主任走出手术室,兴奋地说,我们创造了一个纪录。
这个孩子接受的手术,是我国第一例婴幼儿重症、复杂先心病“无血”心脏直视手术。“整个手术过程中,我们没有给孩子用‘一滴血’。”李守军说。
溯源——宗教催生的新型“无血”手术“李主任说的‘一滴血’都没用,并不是真的没用血,而是通过特殊循环装置使用患儿自己的血进行体外循环,没用一滴其他人的血。”参与此次手术的该院小儿体外循环科副主任刘晋萍解释。
这是一种非常复杂却又能使患者术后恢复很快的心脏手术方式,这种手术的诞生和美国的一种宗教相关。
“在美国,有一个名叫‘耶和华见证人’的基督教非传统教派,他们不允许教徒输血,体内有一滴别人的血液都不能活着,所以美国的医生就发明了这种用自己的血液进行体外循环的复杂手术,但后来证明这种手术既能节约用血量,患者的恢复效果也大大好于手术时输血的相同疾病患者。”
优势——省血更避免了异体输血并发症心脏手术的用血量非常大。在我国,心脏手术的输血率在80%以上,而小儿心脏手术的输血率则超过了90%。但目前我国人口献血率只有8.7%。,血荒经常发生。
“阜外医院原来做10个心脏手术,至少7名患者需要输血,但自从2009年开展这种心脏‘无血’手术之后,现在只有三个患者要输血。”该院输血科主任纪宏文告诉记者,原来医院每天要用200个单位的血液,现在只需要50个单位。
这种手术可以节约用血,很大程度上缓解了血荒对医院手术的影响,更重要的是输入大量血液可能导致患儿内环境紊乱、输血相关性肺炎等并发症,严重影响着患儿预后,特别是对于一些年龄小、病情重的患儿,术后往往合并呼吸功能衰竭,手术死亡率极高。这才是“无血”心脏直视手术的意义所在。
康复——术后重症监护时间缩短了一倍按常规,手术后患儿可能会在重症监护病房待两周左右。“但实际上,孩子只待了24个小时。”该院小儿恢复室(PICU)主任王旭说,同样的疾病、同样年龄的孩子,术中如果输异体血,至少要监护48~72个小时。
据了解,目前由于技术所限,对于特别危重的患者或需要较长时间手术的患者,还不能采用这种手术方式。“但将来,对于一些复杂的、耗时较长的心脏手术,也可以做到‘无血’。”李主任说。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