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不吵架的父母。如果有,那也是在冷战时期。比吵架更让父母担心的是孩子会不会受到不良影响。
我们听到很多妈妈的心声:
-有一次我和老公吵架,我们气得没管孩子。在他们面前,我们赌气摔了东西。
那天晚上,儿子拒绝我哄他睡觉(我一般都是哄他睡觉);还哭着要爸爸给我洗澡;晚上睡觉会翻身,会哭会踢。
我也知道自己掉错了东西。我担心孩子受刺激,担心孩子不亲我,就买了很多玩具哄孩子。——以前和老公吵架的时候,女儿们都很可爱,很安静;
现在我3岁了。每次吵架,孩子都会说“太吵了,太吵了!”或者,上来拉我继续说,想打断我们,转移注意力。
我和她爸爸都很心疼,我们决定再也不在孩子面前吵架了。虽然心里也觉得不太可能。-我和我丈夫属于一定要争论清楚的事情。不争论是多么不舒服。
有一次,我们把孩子交给老人,让老人把孩子抱到另一个房间。我们把自己房间的门反锁了,制造了噪音。谁知道孩子哭着敲我们的门!撕裂我的心脏!
隔着门我知道儿子更害怕,这种无形的恐惧更令人恐惧。于是,我打开门,抱起了孩子。此刻,我感觉孩子的心放下了。我紧紧地抱着孩子,安抚着他的后背。我也哭了,但是孩子在我手里,我们要照顾好孩子。慢慢地,我们恢复了理智,开始说实话。
我知道当着孩子的面吵架不好,但只要吵架不升级为暴力,孤立孩子似乎更有杀伤力。
所以,父母吵架,
到底要不要避开孩子?
能问出这个问题的家长,至少意味着两件事:
1。愿意为自己的行为负责,能够和孩子一样,具备基本的“自我意识和反思能力”。
2。我知道“完全避免”是不可能的,但是我没有避免的时候收到过孩子不好的反馈。
比如:情绪紧张,像父母一样乱发脾气,影响母亲或父亲在孩子心中的形象和威信等。
那么,在什么情况下,
我们要避开孩子?
一定是那些冲突大、持续时间长、情绪激烈、言行暴力的时候。
如果一个孩子从小就生活在这样毫不掩饰的争吵中,甚至每天看着父母互相谩骂,互相打架,那这个孩子一定是极度痛苦的。
孩子长大后,很有可能在自己的亲密关系中重复这种“痛苦的经历”。
另外,对于0-2岁的孩子来说,如果语言发展、自我意识和边界发展不充分,不能消化和理解父母吵架中的语言信息,就更容易受到“高分贝”、“狰狞面目”等感官刺激和情绪冲击。所以,家长要尽量避免在0-2岁的孩子面前吵架。
所以,我们更关心的应该是:
如果父母吵架,
完全避开孩子很难,
我到底该怎么办?
假设,父母吵架
没有时间或者条件避开孩子,
怎么办?
下面是一些建议和具体方法:
1。相信“孩子没那么脆弱”。
前提是“吵架”,不是“恐怖袭击”。
孩子可以容忍,不需要父母的过激和暴力言行。
这种对“冲突”的包容,对孩子的成长正好有好处,因为孩子会发现“有冲突是很正常的”,不必特别害怕。
而一些没有经历过父母吵架,或者在“和平”的家庭环境中长大的孩子,对“人际冲突”的容忍度非常低,缺乏面对和处理冲突的经验。相反,他们很容易逃避冲突。
2。如果孩子发出“休战信号”,
一定要尽量委婉地回应。
父母必须注意孩子发出的这些“求救信号”,满足孩子的需求,并给予口头或非口头的回应。
比如抱起孩子安抚后背,抱着孩子走到另一个空房间安抚孩子,帮助自己平静下来。
3。向孩子道歉,划清界限。
反馈孩子的感受和情绪,为自己的“失控行为”向孩子道歉。
“妈妈刚才气得把遥控器都摔了。这种行为是错误的,对不起;妈妈早上喊。你觉得很吵,还有点害怕,是吗?不好意思。”
(PS:道歉的时候最好先抱抱孩子,或者摸摸孩子的头保持肢体接触,)
另一个特别重要的原则是划清界限。
告诉孩子是爸爸妈妈在讨论问题,声音有点大。这是大人之间的事,与你无关。
注意不要在吵架后“拉孩子的队”,比如:让孩子评价谁对谁错?背后说对方坏话,说对方是这样的人。
这是亲子关系中的“禁忌”。
孩子一旦觉得自己被赋予了调和父母关系的任务,就过分地要求和介入父母之间的关系。以后会出现更多的心理冲突和性格问题。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