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有人问你“你的英语有多好?”我相信大部分人都会拿自己的英语成绩和同年龄同水平的人比,因为没有人会和英语老师和幼儿园小朋友比。
进入小学的孩子,通常在明白自己有多大能力的时候,就开始使用同样的推理方法。
在学龄前时期,他们通常以自己擅长或不擅长什么来判断自己的能力,比如幼儿园的跳绳、画画。如果他们对自己的表现不满意,他们会认为自己不擅长。
进入学龄阶段,他们开始用社会比较的方法,通过与其他孩子的表现进行比较来判断自己的能力水平。
社会比较是指通过与他人的比较来评价自己的行为、能力、专长和观点的期望。
根据心理学家费斯汀格首次提出的理论观点,当某项能力无法被具体客观地测量时,人们就会转向社会现实来评价自己。
社会现实是指从他人如何行动、思考、感受和看待世界中衍生出来的认识。
显然,开始社会比较的孩子证明了他们认知的成熟。通常家长也会用社会比较来评价孩子,尤其是班级排名来衡量孩子的学习。
但是父母的比较方式会和孩子的比较方式产生冲突。
因为在和相似的人比较的时候,尤其是自尊心受到威胁的时候,他们会选择向下的社会比较,也就是和明显比自己差的人比较。
比如一个孩子可能会和一个排名比自己低的孩子比较,说“他考得比我差吗?”;而家长通常会拿比自己孩子优秀的同学比较,说“你怎么考得没他好?”
从家长的角度来说,拿孩子和优秀的同学比较,是鼓励孩子上进;但站在孩子的角度,这是对孩子能力的否定,是对孩子自尊心的伤害。
如果这种冲突长期得不到很好的解决,孩子就很难成功度过埃里克森所说的“勤奋对抗自卑阶段”,甚至放弃努力。
因为这个年龄段的孩子不能正确理解勤奋是否能保证成绩的提高,别人在努力的时候自己也在努力,如果下次考试还是考不好,就会对自己的能力产生怀疑。
也许家长认为孩子比同学差,但研究结果恰恰相反。
例如,研究发现,一些教学水平低的小学学生的学业自尊高于教学水平高的学生。
因为教学水平低的小学普遍学得不好,孩子比较后发现自己还行,可能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以保证自己的主体地位。
所以,如果从学术自尊的角度来看,选择一个教学水平不是最好的学校,也许并不是一件坏事。很多时候,孩子的学业自尊对成绩的影响比老师更重要。
这正是“宁为鸡头,不为凤尾”的意思。
欢迎分享,转载请注明来源:优选云
评论列表(0条)